成都华兴小学:树魂立根,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3-03-15 16:39: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杨 | 责任编辑:闫景臻

中国网3月15日讯(刘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2022年12月,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第七批新优质学校名单,其中,成都市华兴小学榜上有名。华兴小学始创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武侯区窗口学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900余人。

华兴小学结合办学传统与特色,以贯彻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实现育人目标为学校课程建设总体思路,建构了“修己”课程体系,分“修心课程”“修能课程”“修身课程”三类。“修心课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学会自律,健康成长,培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精神自强。“修能课程”强调开启学生智慧,获得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得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学会自理、自护,增强自信。“修身课程”重在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必备品格养成,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审美素养。

学校拥有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室、信息技术室、舞蹈室、健身房、图书室、心理咨询室、非遗传习室、国防教育陈列室等各种多功能教室,满足了学生学习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为武侯区高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创新思政课,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蒙以养正,圣功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华兴小学校长刘伟明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小学教育应以‘成人’教育优先,给予孩子‘成’的力量、尊重孩子‘长’的过程。”而“成”的力量源自立德要求,“长”的过程基于树人规律。刘伟明谈到,华兴小学以“作风成学,肝胆立人”为校训,在办好思政课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融合育人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民,爱军学军拥军。“希望华兴小学学子们坚定信念、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学习本领,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面对践行思政课这件大事,华兴小学提高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将针对性作为改革方向,努力改进手段和方法,让思政课活起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据了解,华兴小学强化党建引领,将践行大思政理念的融入内化,自主探索,特色形成与“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工作一体化思考,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治理优化、教育改革等不断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实现新跨越。

厚植家国情怀,点燃学子强国梦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华兴小学于2006年创建少年军校,开展国防教育至今17 年。作为小学国防教育的先行者,学校积极推动与驻地军队的互动机制建设,通过联动共建,实现了让军营进学校,让学生进军营,通过“看、摸、训、练、比、写”等形式,增强学生实地化军营体验,加深对新时代军人和军营的理解。

知国防、爱国家、端品行、健身心、强本领是学校体验式国防教育最基本的育人目标。“华兴小学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学段细化了课程目标和内容,低段学生侧重国防意识的启蒙培养,中段学生侧重国防技能的体验学习,高段学生侧重国防观念的初步形成。主要通过‘少年军校课程’‘情景体验课程’‘学科融合课程’来实施。”刘伟明介绍。

不断探索与论证,推动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统整少年军校、校园环境、国防活动、学科教学等国防教育内容,形成了以“家国情怀”培育为核心,“一核三翼”结构的“小学体验式国防教育”校本特色课程,推动了学校国防教育系统性,常态化、可持续开展;以融合课程读本《爱我中华·兴我国防》为依托,通过国防教育和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采用跨学科,项目式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思、议、练、编、演、创”等多感官参与下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形成国防技能,提升综合国防素养;以学生情境体验为核心,围绕国防主题打造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国防活动、学生社团、部队军营五个方面的情景体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与认同感。

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而聚焦国防教育,华兴小学把“含英咀华,修己达能”作为办学核心文化追求。学校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国防教育情境体验课程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新生来到学校,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一路一墙一廊一厅一室四园”的国防教育氛围。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国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引擎、人格的摇篮、素养的平台、精神的家园,使其发挥“以军养德、以军益智、以军健体、以军创美、以军促劳”的作用,在知识学习、情感认同、人格塑造方面为小学生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将军事技能训练融入体育课程,坚持“国防教育进课堂,军事训练上操场”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强健其体魄,锻炼其意志的同时,感受军人优秀品质,牢固树立“强国强军,军强国安”的意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路喻雯谈道,“国防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这不仅仅是对身体、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心灵、情感的净化。”“树魂立根”是学校大门口一直立着的文化石,它时刻都在警醒着学子们要树民族之魂立爱国之根。路喻雯表示:“以后将努力学习,好好锻炼,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强健的体魄来扛起国防建设的责任,为社会做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华兴小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为己任,通过非遗文化民俗技艺传习为途径,开设了面塑、剪纸、书法课程,除了通识性课程和社团活动实施外,还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如“我们的家 我们的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典型的PBL项目式学习活动,该活动包括:自主组建策展团队,思考策展主题、介绍策展背景,形成策展思路,进行作品创作,撰写解说词,录制解说视频,打造策展效果等项目任务。学生策划创作的《传承优秀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六组作品,被四川省博物院评为“优秀策展团队”,并受邀在四川博物院布展2个月。2021年学校被评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承办了“2022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学校希望从小在孩子心中播撒下文化种子,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培德铸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这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一直以来,华兴小学围绕“学高身正、志远行端、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师发展目标,通过优化完善激励机制、评优方案细则,开展“三会一课”、专家培训、“华兴讲堂”等多种方式,培德铸魂,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课堂变革,提升专业水平。学校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优化修能课堂建设:应用《提升小学生核心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研究》课题成果,开展能力课堂教学研修,通过核心问题设计,带动教学活动,辅以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效益;以大单元整合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2021年起语文、数学学科组开展了“大单元整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老师执教的研究课,示范课在武侯区及成都市第三区域教育联盟展示,并就“大单元整合教学”进行交流分享,得到与会专家同行高度评价;加强“作业(练习)设计”研究,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双减”。2022 年形成的作业设计案例在全区推广,并获得“双减”背景下成都市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小学组) 一等奖。

夯实阵地研修,提高专业能力。依托学校搭建的“修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平台:借助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跟岗访学,名师指引,专家培训,“五课展示”(名优师晒课、青年教师赛课、新教师入门课、师徒互动课、行政督导课)等多种途径,夯实学科组,教研组阵地研修,经过“集体备课-个体优化-团队磨课-试讲试教--专家指导-再次实践”的形式,以点(个体)带面(团队),点面结合,提升教学效益,促进专业成长。

借助课题研究,助推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有利于增强教师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分析问题的评判力,解决问题的创新力,综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由教育者向反思者、研究者、成功者提升。近年来,学校以全员卷入的龙头课题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如两项市级立项课题《提升小学生核心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国防校本课程建构实践研究》等。此外,教师以学科组,研修团队为单位申报立项了省市区级课题共7项,涵盖语文、数学、艺术、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诸多学科,参研教师占比93%。2022年学校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成都市科研先进单位”。

凝心聚力来时路,砥砺前行向未来。在未来的办学路上,成都市华兴小学将继续秉承“硬作风赋能慢成长”的办学理念,践行“作风成学,肝胆立人”的校训,坚持“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五自少年”的育人目标,守望成长,静待花开,踔厉奋发、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