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翔通航杯”第五届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2-11-28 14:1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杰

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锐翔通航杯”第五届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决赛于11月26日上午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拉开帷幕。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以航空航天工程为背景,来鼓励未来飞行器智能化应用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和演示验证的推行。竞赛以成果展示和实践交流为主题,力求实现我省研究生之间创新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此次竞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筹备和宣传,共收到来自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14所高校共443名研究生的151件作品,有效作品数量较去年增长9.3%。经形式审核和专家评审,共17个代表队进入总决赛,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代表队伍斩获一等奖。本次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6项,优秀奖47项。

本次竞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决赛采用线上答辩评审方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崔楠教授主持开幕式,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润东教授和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审专家、竞赛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代表队参加了开幕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润东致辞

决赛选手合影

评委合影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润东致辞。李润东在讲话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李润东认为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全体参赛师生的鼓励,也为我们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指明了方向。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实用性强,题材多元化

一等奖作品是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选送的作品“空射型无人机”,此作品在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中,具备快速部署、快速编队的优势,将无人机任务能力由单一的前出侦察监视向远程瞄准、攻击、诱骗、电子战、通信中继等方向拓展,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作品的机翼采用浸渍过光固化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制作,系国内首次将充气机翼应用到空射型无人机当中,充气机翼具备可折叠、体积小等特点,并且通过环氧树脂的光固化特性来增强机态气翼刚度,设计理念前卫、设计概念新颖;尾翼和旋翼采用可折叠结构,便携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物制作验证了该无人机的可行性,旨在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空射型无人机

一等奖作品是由大连理工大学选送的“大行程可膨胀作动器可变体机翼”,适用于未来宽速域高超声速飞行器,其可在复杂多变的服役环境中自适应改变机翼外形,以提高飞行器的机动作战性能。大行程可膨胀作动器驱动的智能可变体机翼有着较高的结构密度和良好的安全稳定性,驱动柔性结构变形,保证了气动外形的光滑过度。可变体机翼的设计与研究是国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新一代的宽速域飞行器研制提供一种新方案。

大行程可膨胀作动器可变体机翼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航天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飞行器设计作为指导飞行器研制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2018年以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五届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本次大赛正值学校建校70周年校庆之际,为更好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创新人才的要求,以此项竞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加强作品后续孵化及培育工作,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进一步吸引省内外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扩大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创新竞赛的影响力,在发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