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校长说|人大附中分校徐利:学校的最终使命是育人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2-11-16 | 责编: 曹杰

编者按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变革与创新离不开一个好校长。虽然每所学校都有未来,但能否走向教育者所瞩目的那个“未来”,校长的影响与实践是关键。

中国网教育频道开启《校长说》栏目,邀请全国名校校长分享办学、治学经验,针对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梳理学校办学成果,展现学校办学特色。

为助力第七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全方位展示未来学校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成果,未来学校实验室力荐多位未来学校项目校的校长,中国网教育频道与未来学校实验室共同打造了《校长说》未来学校大会专辑。让我们听听这些名校长们的个人思考与工作感悟,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未来学校,如何践行未来教育理念的。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校长徐利的视频采访。

嘉宾介绍

徐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校长

Q | 中国网

分享学校在体育育人方面的故事

最近公布了义务教育新课标,让我们感觉到素养导向是学校应该着力追求的一个方面。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从“以体育体”不断地向“以体育人”方向转变。以体育人是要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在育人中的价值,充分的把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把学生充分带动进来,实现让学生能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我们初一年级举行了“团结杯”排球啦啦操比赛,这次比赛初一年级全部的学生和老师都有参与。同学们不仅在排球场上进行比赛,课下他们围绕着排球文化进行心得分享;数学课上,老师带着他们排赛程,竞猜球赛的结果;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形体老师帮助他们一起设计比赛,烘托气氛;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带着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现每个孩子的风采。这次比赛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在体育活动过程当中可以带动所有学生,也能够成就所有学生。我们看到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巨大价值。

Q | 中国网

人大附中分校的亮点

人大附中分校是一所占地面积很小的学校,我们学校有一句口号叫:有限校园,无限梦想,师生都共同的把它作为我们的一种信念。在未来学校大方向的引领下,我们思考的就是怎么样让这一方小小的校园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把未来学校的探索归结在建设一种开放性的未来学校这样的方向上。

所谓开放,我们把它总结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课堂开放。首先我们立足于学科课堂,也就是传统的课堂,这个课堂我们要转变它的形式,用更多的技术对它赋能以产生更高的效益。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到学校的各种展示中去,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地学习,让他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校里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用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学生,这是我理解的课堂开放。

第二个方面是学科开放。过去我们学习体育就是在体育课上,学习语文就是在语文课上。现在我们打造了特色课程,比如说排球特色课程、国家安全特色课程,食育特色课程等,把多个学科融合了进来。

比如排球特色课程,生物老师带着孩子们研究课题“每一次比赛之前,运动员究竟应不应该吃东西以及要吃什么东西?”生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研究生理的需要、营养的结构、膳食的能量供给等等,把一个看似平常的课题做成了一个探究性的项目。通过这些学科的融合,实现了孩子全方位成长。这次新课标也提到了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我觉得也是给我们的一种鼓舞和肯定。

第三个层面在家校之间。学校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我们知道现在的学习是泛在的,孩子们有多种学习途径,不仅是从网络上,还有很多社会的教育资源。比如说,我们现在让初三、高三的学生在他们中高考前夕去参观党史纪念馆。同时,我们给学生们设计了学习手册,党史纪念馆的同志当时提出来说,你们学校设计的党史学习手册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发。我们想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教育素材,这就需要学校主动地去想怎么样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我认为家校社的合作需要学校向外走一步,也需要社会往前再深入地探一步,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就变得很宽。

Q | 中国网

分享好的经验

我们学校叫人大附中分校,社会上把它简称为“人分”,我想以人和分的关系讲一讲我们学校的培养理念。

首先,我们学校工作指向是育人,最终的工作目标也是育人。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育分是育人过程中的一部分,育分实际上是对于我们育人成果的一个方面的评价,我们的工作侧重是育人为先的。

但是在现在的中高考制度下,我们的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有诉求,这种合理的诉求,我觉得作为学校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我们不关注分数,家长的焦虑也得不到缓解。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探索如何对课堂提质增效,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获得更多。我们期望在育人的过程中也育分,让家长能和学校有一个同向的情感支撑,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工作做起来。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最终的使命也是要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这些孩子就不能只是在小我中活着,他们需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我们说满分,并不是说只是让他的学业成绩最终得到满分。我们是想用满分这个词让孩子们体会到,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发展的领域,学校的任务就是如何发现并且激发这些孩子的特长,同时,给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自己能够发展和愿意发展的方面走得更远、发展到极致。

Q | 中国网

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这几年我见证很多优秀学生从人分毕业,经历了学校里很多大事小事,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也对我们做未来学校工作有很强的启发性。

2021年初三年级拍毕业照这天,孩子们很早就来了,他们站在架子上等老师,我们每个老师也都穿得很靓丽,表示对学生毕业的祝贺。当时我坐在第一排,这个时候我突发奇想,就提了个建议,我说今天我建议我们坐在第一排的所有老师集体起立,往前走,然后向后转,面向我们站在拍照席上的所有同学深鞠一躬。

我为什么说要鞠一躬?因为在我们学校,师生之间关系很融洽,孩子们特别有礼貌,他们见到老师以后会鞠躬,发自内心地向老师打招呼问候。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些孩子整整三年的问候和尊敬,我想我们老师鞠一躬回去也算回礼。

其次,我对学生们说,我们学校的目标是要培养成功的人,要培养受人尊重的人。你们这几年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老师们去尊敬你们。我们今天深鞠这一躬,是要让你们知道,你们就是这个世界上值得受人尊敬的人。当时我是突然提议的,但是老师们非常认同,我们齐刷刷地深鞠一躬,而且鞠了很长时间,学生们报以非常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很多学生流眼泪,我们的老师也掉眼泪,还有老师在我讲完之后,拿过话筒去和学生再去分享这个时刻。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说给我的一个很强的启发。不管是未来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学校,归根结底的使命还是育人,最终还是要指向人的。那么,在学校里面,我们是要赋予学生什么?我认为要赋予学生爱与尊重,这也是我们学校的创校校长刘彭芝校长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用深沉的大爱尊敬这些孩子,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成功的人和受人尊敬的人。

Q | 中国网

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校长

我觉得应该成为三个角色,首先要做老师。所谓老师,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给予孩子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们看到我们的老师是可以追求、模仿、学习的对象。

第二个是要和同学们、老师们做朋友。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的人,学生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我往往都是去做观众。老师们组织一些活动,很愉悦的时候,我都愿意和他们去分享。我觉得只有走到师生当中,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平等,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学校里面,他们也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样的话,大家就有建设学校,为学校争光的心理,而且也体现了学校的温度。

第三个方面,作为校长,我觉得更应该成为一个学生。我们经常讲“干到老学到老”,面对未来学校或者学校的未来,不确定性是极大的,我们不可能用经验去管理学校,我们不可能用过去的东西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校长必须要充分思考,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陪着学生一起成长,我们要亦师亦友亦学。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