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吧“后浪”!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7-19 15:0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钟传亮 | 责任编辑:闫景臻

中国网7月19日讯(钟传亮)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科技支农‘U’你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响应时代召唤,以国家科技帮扶政策为指引,以松潘县无人机草原森林防灭火实际需求为导向,于7月10日至16日开展了为期一星期的三下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11位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怀揣“强国有我”的豪情壮志,肩负“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辗转松潘13个乡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无人机基础操作技能培训。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耳鸣失眠、呼吸困难是志愿者进入高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但困难远比预料的多,在川主寺镇,无人机因磁场干扰无法定位起飞,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经过团队多次调试,无人机定位成功并顺利完成航拍任务;在岷江乡,政府工作人员迫切希望团队用无人机帮忙监测地质报警点情况,但团队成员都没有全程飞行山体监测的经验,此时志愿者张雨骞担起重任,虽然紧张到手抖,但还是凭借自己的学习经验,手动飞行完成任务并成功避障返航;在青云镇,应政府要求对青云镇进行航空摄影测绘,到达起飞点后无法完成航线规划,团队回到政府讨论后再次驱车前往起飞点,成功规划航线并完成任务;在红土镇,大风阻碍飞行,队员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航拍任务。“知者行之始,行者知其成”,正是因为遇到一次次的困难,经历一次次的磨砺,才能让志愿者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本领,以出色的能力迎接各种挑战并成功圆满完成任务,超越自我赢得出彩。

乡村要振兴,科技要先行。在技术帮扶过程中,志愿者们随机采访了20位培训人员,培训人员纷纷表示,无人机应用于森林防灭火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自己愿意深入学习无人机操作技能知识并考取相关证书,但目前培训较少,无法真正掌握飞行知识;同时针对当地夏季防汛冬季防火的实际工作需求,希望能够将无人机技术应用拓展至更广的领域。“乡村要振兴,科技要先行,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能够感受到各乡镇对无人机操作技能的渴求。”志愿者们表示,此次三下乡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培训人员的需求,并就之后与松潘县政府深入合作、推动无人机操作技能深入松潘进行探索,以求突破无人机技术合作仅限于林草防火的局面,探索无人机在地质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等具体应用,希望进一步探索出“科技+教育”帮扶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成航力量。

埃溪微团课,心灵大触动。行程最后两天,志愿者们前往了成都航院定点帮扶村——埃溪村,看望了学校驻村第一书记毕士丽老师。志愿者们感叹于毕老师对工作的了如指掌,也惊叹学校为埃溪村带来的变化。期间,毕士丽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方面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学校帮扶给埃溪村带来的新变化;讲述自身经历和学校帮扶历史,为志愿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团课,并嘱托志愿者们要发挥青春力量建设美丽中国。在真实看到毕老师的工作环境、了解到毕老师的工作和学校定点帮扶给埃溪村带来的整体变化后,志愿者们内心十分触动,更加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纷纷表示要传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此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秉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将满腔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为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传授了无人机操作技能知识,并尽自己所能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际行动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团队深入松潘县13个乡镇、共计行程566.3公里、服务200余人、培训时长2700分钟、飞行90余次,成功进行疑似滑坡山体监测1次、航空摄影测绘2次、航拍6次,真正解人民之所需。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的志愿者们还将继续发挥自己的青春之力,将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