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钧剑领衔唱响“丰收硕果” 《小白杨》等经典曲目萦绕城市音乐厅

发布时间:2022-07-11 16:25: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李科 | 责任编辑:闫景臻

中国网7月11日讯(王李科)民族音乐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之一。当民乐之风拂过成都夏夜,当极为洪亮的歌声透过激昂的乐曲响彻长空,一场激情澎湃且又宛转悠扬的民乐盛宴在成都市民面前拉开了序幕——7月10日晚,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二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结业暨第三届研修班开班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著名歌唱家、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领衔唱响丰收季节的硕果——《小白杨》《说句心里话》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萦绕成都城市音乐厅,引来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相关师生,及1000余名市民到场聆听。

这场无比精彩,且又极具特色的中国民乐文艺“盛筵”,不仅为成都市民送上了一份“民乐大餐”,在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二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画上完美句号的同时,也为第三届研修班开班献上了一份厚礼。

师生同台同唱民族声乐主旋律

千余观众齐声跟唱《小白杨》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当日晚上7时30分,成都城市音乐厅的歌剧厅里高朋满座,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二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结业暨第三届研修班开班音乐会在此举行。音乐会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师生们大合唱《我爱你中国》高亢嘹亮的歌声中拉开序幕。记者在现场看到,气势磅礴的旋律、豪情万丈的歌声迅速“燃”起了观众们的热情,让他们瞬时陶醉在大气磅礴的歌声中。

《峨嵋酒家》《三月桃花心中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二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结业的学子用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以独唱、联唱等方式诠释了一首首经典的民歌歌曲。同时,该高研班导师刘和刚、姜丽娜、吕宏伟也应观众的热情呼声,分别演唱了相关民歌,其中,不乏《撸起袖子加油干》《父亲》《共和国之恋》《莫尼山》《扎西德勒》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据悉,整场音乐会100多位师生同台,共演唱30多首民歌,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

“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郁钧剑压轴登台演唱了《小白杨》《说句心里话》自己的两首成名代表作品,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他嘹亮动情的歌声催人奋进,响彻音乐厅,感染了现场千余观众齐声跟唱,场面一片壮观、气氛热烈。

市民纷纷盛赞民乐盛会

大师云集授课的高研班屡获“金奖”硕果累累

“这次音乐会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听完音乐会的市民李建刚告诉记者。“本次音乐会的质量非常高,学员们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市民王玉瑶意犹未尽地说道,“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带着我们一起跟着节拍走,让大家沉醉其中,希望这样的音乐视听盛宴能多举办,期待下一次的盛会举行。”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首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于2019年6月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凤凰山校区开班,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郁钧剑作为领衔专家亲自授课,姜丽娜、吕宏伟担任班主任,邓玉华、邹文琴、孟玲、张也、吕继宏、董文华、万山红、李丹阳、刘和刚、王丽达、王庆爽、黄华丽等一批全国知名艺术家及艺术教育家组成教师团队,对学员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与指导。课程采用理论拓展、思维训练、名家示范、艺术实践、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突出特色、切实提升,体现了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的“小批量”“高层次”的培养目标。

从2019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歌唱者,满怀着梦想与期待走进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与名师们一起,共同研讨学习民族声乐艺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便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绽放各自的光芒。据了解,在第十一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中,郁钧剑公益教室学员于海洋、曾勇、孔庆学荣获“金奖”;在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中,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研班更是屡获大奖,取得了无比傲人的成绩——学员毛一涵、张明旭、张宇、冯金伟斩获“金奖”,袁筱璇、杨西音子、李传龙荣获“优秀奖”,郁钧剑公益教室学员李佳蔚荣获“金奖”。

“让民歌唱得更响亮,把真正的“民族唱法”振兴起来是高研班举办的目标和使命。”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小骥向记者介绍,民族声乐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一直代表着中国音乐的艺术特色,展示着我国的璀璨文化。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将此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高研班对学员也做出了高标准要求,并提出了作为艺术家的‘三要’(要追求艺术精神,要提高人文素质,要培养慈悲情怀)进行对标。在课堂上,名师们带领着各位学员走出迷茫,解除困惑,而且总能在大家的身上发现各自的闪光点。”

五湖四海名校拔尖学子涌入学校

高研班将于国庆期间再次开展集中学习

“第三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于今年3月开课,期间受疫情影响停课,又于7月1日至8日集中授课。”周小骥向记者介绍,这届高研班共招收了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苏、青海等地的65名学员和10余名旁听生。“其中,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等高校青年教师占比达到40%,研究生学生占40%,还有来自北京歌剧舞剧院、原空政文工团、武警北京总队、中国铁路文工团,以及全国高等院校、艺术院团的歌唱演员与师生,也有在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工作的中国民族声乐爱好者。”

“第三届高研班全体学员将于国庆节期间在北京郁钧剑公益教室开展集中学习,预计11月下旬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高研班结业音乐会。”周小骥告诉记者。“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越办越好,高研班的举办很有意义和必要,这是对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著名声乐教育家、高研班导师孟玲表示,民歌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全国各地有各地的民歌,具有当地特有的文化特点,不能被洋化和不伦不类的东西所取代。“我们不仅要继承它,还要让我们的孩子、子孙后代传承下去。郁钧剑院长举办的中国民族男高音音乐会也是一个对于民歌的传承、发扬的举措,同时给了学习民歌的年轻一代一个很好的演出平台。”

“这一届学员让我眼前一亮,学员的质量高,嗓子条件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漂亮,演唱的作品一届比一届有深度。”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黄华丽作为第三届高研班的导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到,“高研班越办越好,生源质量也越来越高,得益于郁钧剑院长的影响力以及高研班在全国做开了。我也推荐了两个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来参加高研班。”她还表示,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在唱中国作品的时候要唱出‘中国味’,比如我们喝的是‘西湖龙井茶’,不要唱成‘咖啡’,要把中国音乐音调唱好、感知到中国音乐的魅力和审美,才是唱好中国音乐作品的关键。”

“非常高兴又一次参加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感谢恩师郁钧剑教授多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感谢高研班为我们提供难得的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有幸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民歌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积极传承、保护和发展,任重道远。”连续三届高研班学员、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得主冯金伟在音乐会上演唱了歌曲《陇川沙窝泪》,他表示,“我将牢牢把握自己的演唱风格,挖掘、搜集和演唱更多的传统民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唱好中国民歌,讲好中国故事。”

“参加高研班对我来说,时间虽短,收获很大。尤其是郁老师对于目前音乐学院中所谓统一的演唱方法形成的‘千人一声,万人一面’的现象,提出的‘语言决定唱法,歌曲决定唱法’的理论让我印象深刻。”在音乐会演唱了歌曲《梨花颂》的第三届高研班学员肖爽表示,“除了传授演唱技巧,在生活上,郁老师也给予了我们刻骨铭心的教诲。”“中国民歌是流淌在我们中国人血液中的音符,因为它发的是中国人的声,表的是中国人的情,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第三届高研班学员郭海良说道,“通过来到高研班学习,不但让我学会了演唱民歌时的歌唱技巧,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从艺术家们身上真正体会出了真善美和对艺术的这份挚爱,让我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