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共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2-05-06 14:24: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范辉 | 责任编辑:闫景臻

中国网5月6日讯(范辉)2022年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六年,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思政教育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省针灸学校)副校长李前华所主持的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绩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工作室成员获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参与厅局级重点课题,在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成果斐然。

围绕立德树人,理论结合实践探索新路径

“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时效性,共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同心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李前华表示,工作室成立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校训文化、医者楷模等重要内容,探索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在校园中催生了新风貌,在师生、家长和社会上树立起了品牌。

在理论教育方面,该工作室通过网络载体积极推送教育教学内容,涵盖“四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课堂思政与思政课教学及疫情防控教育等内容。“我们把原创内容集辑成了《李前华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手册,分为《学习篇》《教学篇》《实践篇》《创新篇》《成果篇》五部分。”李前华介绍,工作室多次举行了思想政治教学公开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学公开课和学术讲座,指导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据了解,李前华本人还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邀请为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有关领导作课程思政学术讲座。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李前华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注重以实践活动加深感受、提升感悟,并举办了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组织1000余名学生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在学校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并开设“劳动教育体验课”,带领广大学生种植花卉、蔬菜,藉此举办了“思政工作室师生党史教育暨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政教育与美育结合,开设了思政美育课堂;开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开展制作银杏叶手工艺品课程思政、熬制枇杷膏等等一系列课程思政活动。谈及于此,李前华特别提到,“去年5月24日,我们工作室组织师生前往郫都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并在现场开展了思政教育活动。”

积极探索创新,构建校本课程思政体系

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李前华率领工作室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了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四川省针灸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谈及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李前华表示,课程思政的显性功能是提升课程的内涵和提高课程的质量,而隐性功能是给知识和能力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他认为,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感悟、反思与成长;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但也不限于课堂,从课程与教材一体化设计到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一体化设计紧密相连,重点突出“融”字,一定要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落地见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大思政课”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融入到专业实践中,融入到祖国中医药文化中,融入到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

李前华总结道:“课程思政既不高深也不稀有,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更是师生专业课教学互动中的常态、要求和趋势。让我们人人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都‘能’、课程思政都‘好’、课程思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