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张志勇:配优配强校长乃振兴县中教育的关键所在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曾瑞鑫 | 时间: 2022-02-28 | 责编: 曾瑞鑫

近年来,随着“县中困境”等对县域整体教育警示信号的出现,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面对曾经的“被掐尖”,教育资源的跨地区流动,一些县中“塌陷”,根源在哪儿?振兴县中当务之急是什么?从“县中困境”到“振兴县中”,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困局如何破解?校长及教育工作者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针对“县中困境”的一系列问题,2月25日上午,“振兴县中的难点与路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博鳌教育论坛联合主办,中小学教育之声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教育部基教司高中处处长李静波,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杜晓利,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广西自治区政府督学、柳州市教育局原局长撒忠民,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旋,江苏省海安中学校长吕建,山东招远二中校长孟祥胜,广西鹿寨县鹿寨中学校长蓝树民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 主办方供图

本次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公共教育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导致县中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形成了以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和教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为突出表现的“县中发展困境”。

张志勇强调,要深刻认识县中振兴的战略格局意义。他认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将县中教育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大视野中,从国家治理、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多元综合视角和多维关系中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选择,明确其在国家治理和教育现代化中的战略格局地位,才能破解“县中困境”,全面振兴县中教育。

张志勇认为,要稳定县中教育,必须将县中教育纳入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适当强化大中城市特别是地级市对县中教育的统筹管理权。

此外,还需要健全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中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提高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必须尽快健全县中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机制。应借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做法,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适时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省、市两级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区经费投入,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

张志勇认为,稳定县中教师队伍、强化县中人才支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县中校长队伍建设省市统筹机制。优秀县中校长向大中城市流动,也是导致县中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配优配强校长,这是振兴县中教育的关键所在。国家要在更大范围内统筹优秀校长资源,由省级或市级人民政府统一为县中统配校长资源,让这些有经验有情怀的校长们带出好县中。二是要为县中优秀人才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将县中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逐步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实施县中优秀校长、教师岗位津贴制度,用大幅度提高待遇留住优秀校长和教师。三是要为县中振兴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师资。在这方面,不仅要通过制度安排“止血”,更要大规模地持续“输血”。中央和地方师范大学应联手实施“优师计划”,持续为所有县中培养输送优秀师资。可以在国家现行的公费师范生制度中加大对县中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强化本土人才培养,从县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部属师范大学学习,通过定向就业的方式为县中输入高层次人才。四是要为县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切实做到事业留人。

张志勇指出优质生源的流失是县中教育衰落的最直接原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率先纠正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停止省市高中到县中争抢优秀生源。关键是要厘清公办高中教育的公共服务边界,按照办学主体划定高中学校的招生边界,严禁跨市、跨县招生。同时,按照中央文件要求,民办高中实施属地管理,在审批地所在范围内招生。

张志勇认为实施优质高中优秀人才县中支教工程,试点启动大中城市优质高中优秀教师支教县中行动。长期以来,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内地教育支持边疆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支持薄弱地区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振兴县中,归根到底,要让县中就读的广大学子看到希望。遗憾的是,不少研究表明,随着所谓超级中学的崛起,他们对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垄断越来越严重。精英大学生源分布过度集中,被极少数中学高度垄断。这意味着在弱势群体子女越来越依赖县中向上流动的同时,却越来越无法通过县中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对弱势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行补偿,这是教育公平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提高县中学子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既要靠练内功,全面加强县中教育,提高县中教育教学质量,也要靠政策,在重建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的过程中,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县中相应的政策保障。正是基于此,张志勇提出了扩大县中学子就读国家重点高校机会的建议。(记者 曾瑞鑫)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人民教育2022第3、第4期合刊《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公共政策选择》一文,作者:张志勇 史新茹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