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10.8万义教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学生都忙啥?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21-09-24 | 责编: 刘佳

中国网北京9月24日讯(记者 刘佳)“双减”即将迎来“满月”,新学期,学生下课后的时间都用在了哪儿?根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共有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其中96.3%的学校已提供课后服务;共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达85%。课后服务都能干点啥?演话剧、吟古诗、割水稻、弄笔墨……这些学校示范“教科书级”的课后服务打开方式。

北京一零一中:在地化教育 学生“初见纳兰”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醉人的诗词、动情的演绎、真实的场景……9月23日,北京一零一中大型原创校园舞台剧《初见纳兰》上演,该剧讲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一生的经历,由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师生们参与剧本原创、独立排练与演出。据校方介绍,参演演员多为初二年级学生。受益于“双减”的政策福利,他们的课后服务充满“传统韵味儿”。

“以前放学后,我们着急赶往校外的补习班。现在,放学后的时间我们能自由支配,喜欢戏剧的同学就可以来排练了!”初二学生高知鱼同学说。“双减”政策开始后,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积极推进政策的实施。在开学时的集团大会上,校长陆云泉向全体教师提出“双减”工作要求,明确划出提高教学效率,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等多项重点。集团成员校结合本校实际、自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的传承,将“双减”校本化落实,此次《初见纳兰》舞台剧的成功上演,正是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第一份成绩单。

据校方介绍,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一贯倡导“在地化教育”理念,即通过利用学校、学生所处的环境推进真实的学习。学校地处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故居桑榆墅旧地,多年来持续推广以纳兰诗词为载体的“兰文化”,每年开展“纳兰诗会”活动。老师们创新形式弘扬传统文化,结合纳兰能文能武的人物特点,通过诗词将一个个纳兰故事桥段串联在一起,将学校开展的舞龙舞狮、中国鼓、武术等传统文化教育融合进来。此次创作、排演《初见纳兰》舞台剧,也是对“在地化教育”的另一种探索。“我们采用舞台剧的方式,是希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北京一零一中音乐教师、舞台剧负责人朱向近老师介绍,学生们在演出的过程中,不仅是需要学习舞台表演知识技巧,还要去背诵大量纳兰性德的诗词、其他著名诗人的诗词,学习音乐的旋律并将诗词唱出来,这样的学习既是跨学科的、知识容量很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前我对纳兰性德的印象是一个风流倜傥公子哥的形象,自从演了这个角色之后,我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高远志向的人。”初二学生卢云鹏同学说。这种认知颠覆主要是因为他主动收集纳兰性德的生平资料,研读纳兰性德的诗词文后有了自己对角色的认知。

北京市八一学校:京西稻里庆丰年 师生共开镰

“开镰啦!开镰啦!”伴随铜锣响,北京市八一学校的丰收节在校内京西稻田内正式开始。昨天,时值秋分节气,也正是我国的传统农耕节日——丰收节。八一学校小学部61名五年级学生齐聚校内京西稻田,以沉浸式演出的方式,还原我国农耕文明,师生挥镰挽裤体验丰收的快乐。这也是“双减”以来,八一学校课后服务一种特有的打开方式。

海淀公园工作人员为学生示范割稻(图片/中国网记者 刘佳)

此次活动主题为“八一稚子敬神农,御稻开镰庆丰收”,活动共分为4个环节,分别是八一学子敬拜神农;八一学子颂赞御稻;宣布开镰,唱起丰收歌;以及八一学子挥镰挽裤。在环节二中,学生身穿古着,信步游荡在金色的京西稻海中,依次演绎《敬拜神农》《天工开物》《康熙选种》《当代神农》《情结八一》等情节,将我国的农耕文明生动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的农耕文化,弘扬民族自信,同时也能融合多学科,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次话剧编剧、五年级语文教师孙新乐告诉中国网记者,去年起,为落实五育并举的政策,学校加大劳动教育投入,在校内开辟“农耕实践基地”。也正是同时,当时的五年级学生在这儿种下了第一批水稻,今年再逢丰收年,新五年级学生接过农耕接力棒,在海淀公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收割水稻。

海淀公园工作人员为学生示范割稻(图片/中国网记者 刘佳)

劳动教育之外,学校还以此为背景,自编教材,面向全校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分层、分段讲授“农耕课程”,小学部侧重动手实践、自然科学,初中侧重学科整合,高中侧重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些课程都安排在课后服务或社会实践时间段内开设,为学生提供丰富且营养的课程选择。”孙新乐说。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