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故事|齐方国:以适性教学改革引领育人生态建设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贺苗苗 | 时间: 2021-08-24 | 责编: 罗天林

走进东营区黄河中学的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行醒目的大字“教育即是适性发展”。何为适性发展?黄河中学的校长齐方国说,“适性发展就是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们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18年7月22日,齐方国从当地办学规模最大的东营区第三中学调到新建的东营区黄河中学任校长。这所新建学校是在合并原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中心初级中学的基础上成立的。作为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校,学校每年招生情况很不理想,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每个年级招4个班,每班只有30来个孩子,来自哪儿的学生都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留守儿童数量更是占到学生总数的1/3。

“校长,讲一元二次方程,发现这些孩子一元一次的方程都不会解,这怎么教?”学校刚刚稳定下来开始上课,齐方国就接到了几个老师吐槽,学生基础不牢,课堂实施困难,课程进展得也很缓慢。

齐方国眉头紧蹙,黄河中学的学生是个什么状况,他心里最清楚。他的心里也很坚定,绝不能放弃他们。

多年前,齐方国在东营市范围内首创并实施了学生“分层次作业”和“免作业卡”制度,使学生“减负”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自主发展、适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东营区三中推行适性教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看到黄河中学的情况,齐方国觉得适性教育也可以移植到黄河中学。

“黄河中学的适性教学改革,不仅为学生

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为育人生态建设

提供了重要支撑。”

——齐方国

“拣尽寒枝不肯栖”是齐方国对于教学评价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写照。“上课前,必先确保老师对教材把握透了,还要看看有哪些知识点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齐方国带着老师们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课程研究,推进基于“导·学·评”一体化的适性课堂教学改革,设计了“导·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适性课堂学习目标,还制定了《黄河中学基于“导·学·评”一体化的适性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全体教师的专题培训,统一思想,明确教改方向。

黄河中学的“导”要求老师们深入研读课标、明确目标,研读教材、分解目标,研究学生、设计导学案,突出个性化,另一方面,老师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我分析、自我定标,突显了学生个性化的“学”。

齐方国挑选了几个学科带头人,带着他们从六年级语文入手,先研读课程标准,再研读教材明确单元目标,之后研读文本分解课时目标,并深入分析研究学情,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综合制定导学案。

老师们不仅要有效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还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预习教材、自学文本、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课上要怎么学?黄河中学构建了独立的学习模式,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黄河中学开展小组学习的形式。经过科学研判,齐方国认为8个学生一个组不利于讨论,要求4人一小组。小组以成绩划分,各个小组要做到均衡分布,让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都能够吃饱,进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而且每个学科之间尽量使用不同的小组,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多地合作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课堂上学生们要提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的问题,老师们根据这些问题来搜集资料,然后引领学生探讨研究。齐方国说,这样的课堂学习模式是黄河中学“导·学·评”中“学”的关键,是课堂的根本。

没有评价就没有质量,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了配合课堂教学,齐方国首先要求老师们对学生做及时评价。“你的字写得真漂亮。”“朗读声音特别清晰。”仔细看老师们的评语,评价都落在不同的维度。面对这么多学生,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评价每个学生,可不是个小工程。

“校长说,不能泛泛评价,不能说‘你很棒’‘你很优秀’,必须要落在实处。”黄河中学的语文老师张丽丽如是说,“这是齐校长对老师们的要求,因为,这些评语能让孩子们逐渐找回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

其次,齐方国还要求对小组表现做出评价,老师们要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做出评价。

“今天,卓越组的同学写300字的情景作文,超越组的同学写200字的景物描写,奋进组的同学整理好课堂笔记。”这是老师在针对能力不同的孩子布置作业,也是黄河中学的评价体系中的第三个维度。在黄河中学,每个班级都划分出卓越组、超越组和奋进组,布置作业也坚持分层施教,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动态调整。

齐方国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吃饱,那些想吃好的同学,够一够能吃到更多。齐方国也坦言,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老师们做起来太难了!

“再难,也必须要做!我告诉他们(老师),咱们的努力孩子们都会看见。”齐方国说得坚定。

苦心人,天不负。自2019年起,东营区黄河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大步提升,连续三年创造低进优出的奇迹,得到周边社会和居民的高度认可。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从2018年的700名学生增加到2021年9月的3500名学生,对于齐方国和黄河中学的老师们来说,是个不小的鼓舞。

“黄河中学的适性德育实践,不仅让品德

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也为学生适性

成长提供动力源泉。”

——齐方国

“我要找八年级的那个孩子算账……”一位家长气冲冲地跑到了齐方国的办公桌前。这本来是两个学生的矛盾,却上升到了家长层面。家长的言行让齐方国有点担心。

打工、赚钱、买房子、孩子成绩……齐方国发现,黄河中学的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忽略了习惯养成、价值观教育等问题。齐方国心里着急了,家长们不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关注目标、不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孩子怎么能一撇一捺做人?‘人’字是相互支撑,如果学不会这些,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如何能学会相互扶持?看到这些情况,齐方国放了狠话,“孩子该养成的习惯家长不注意,学校帮着养,但是你们必须跟着我干,否则不要进我的学校!”黄河中学建立了一支家校协作共同教育的队伍,开设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实现家校共建共育。

2019年,在黄河中学汇德楼的五楼成立了一间“小法庭”——学校在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信箱,学生间有任何矛盾都可以写下来、投进去,“小法官”们负责整理这些信息,每周五的下午准时开庭。

齐方国说,孩子们正值青春期,有点小争执都是正常现象。“小法庭”的设置就是希望他们遇到争执可以冷静思考,不要开口骂脏话,优美的汉字绝不允许被学生们用来说脏话。

“你们为什么吵架?”周五的“小法庭”开庭了,由学生扮演的审判长有模有样地问道。“小法庭”内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的阐述、回答、辩论井井有条。齐方国看到学生们能够冷静辩解,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适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适性德育,在学生德育的培养上齐方国一点也不含糊,他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要整理好书包,课本、水杯要带齐。他说好习惯要从小养成,规则感、秩序感要逐渐培养。

黄河中学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吕剧传唱”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积极聘请心理教育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呵护学生心灵。

齐方国在初中每个班级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校长助理。每周齐方国都要给“校长助理们”开个会,问他们班级和不和谐、分层德育目标能不能实现。他还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他们带领大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说话做事有礼有节,一起爱护环境,做真正的“文明学生”。学生们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归属感大大提升。齐方国说:“经过两年的尝试,我感觉从顶层到基层打通了,德育工作也真正落地了。”

“黄河中学开展的师本适性研训,不仅为

教师成长搭建适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也

为适性教学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

——齐方国

2019年,黄河中学搬入新校区,占地面积约170亩,建筑面积61266㎡,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就读,成为东营区学校中占地面积最大、规模最大、配备最高的学校。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了,学校设施也得到大力支持,但是齐方国的焦虑一点也没有减轻。

黄河中学现在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仅有201个教师。听起来教师规模还可以,但是很多老师是临时雇用教师。每天都有老师来到齐方国的办公室请假,理由或是去面试,或是去上辅导班,齐方国看到这种状况也有些无奈。对于这部分老师,齐方国也不好过分严格要求,“薪资待遇摆在那儿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面对这种情况,说不头疼都是假的。”

学校要发展,学生要成绩,没有老师就像是上战场没有枪,齐方国在办公室陷入沉思。如何稳住这些心思不定的老师们?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经历了疫情和脱贫攻坚,齐方国感受到了组织的力量,他更深刻地受到启发: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好党的战斗堡垒作用。

当时的黄河中学党总支有三个党支部,齐方国从党支部建设开始,带着党员亮明身份、竖起标杆,从头干起,从党的基本知识到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各项工作一样也不落。齐方国说,要让老师们从心里认同,党员教师跟普通老师是不一样的。

齐方国还重点打造了“汇德*黄河”的党建特色品牌,他要让每一个党员要知道自己是党员,要具备党员的基本要求,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提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口号。“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第一要求老师们有承诺,第二要求对年轻老师实行双导师制。

“我包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家庭有些问题,我去家访了几次,效果……”

“班里有个学困生,我对他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辅导,目前他的情况……”

这是黄河中学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老师们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进展。每个党员老师承诺一学期踏踏实实为学生办两件事,汇报内容不能说空话、说大话。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落实,与孩子们亲密接触,逐渐爱上班级、爱上了孩子,心定了,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

不仅如此,为了稳住老师,对于学校年轻老师的培养,齐方国倡导双导师制。在每一个年轻教师的发展道路上配一名党员教师,引领思想进步。另外,还配一名业务教师,来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问题。每个月和年轻老师进行1-2次有针对性的谈话,引导老师针对年轻老师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比如:这段时间孩子们调皮捣蛋怎么解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告诉孩子爱的含义,课堂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业务教师对这些教学中的细节一一进行解答,年轻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在“汇德*黄河”的品牌号召下,黄河中学逐渐推出音乐党史课、党史训练团,还将一间教室设计为党员们的活动场地。齐方国说,学校有32名党员老师,在给予老师们任务的同时,也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样老师们更有干劲儿。

解决了年轻老师的问题,黄河中学还存在老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黄河中学实施教师梯级培养工程,构建了“合格教师——教学新秀——教学骨干——教学名师”的梯级攀升机制,通过校级名师选拔、骨干教师认定、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教师全面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起教师发展共同体49对,老师们通过这个体系有了评级,真切感受到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

齐方国创设各种条件和途径鼓励老师们参加教学通用基本功的各种比赛,原来的老教师多年没登过讲台,看到这些比赛都来了激情,人人都要来讲课。“这些老教师多年的教学功底还是有的,在区里直接拿了教学一等奖。”说到这儿,齐方国脸上是掩藏不住的喜悦。就这样三年下来,黄河中学拿下了市区优质课一等奖86人次、一项国家课题、省市区课题50多项。

“黄河中学实施的适性管理,不仅让

学校内涵发展更具人本特色,也为适性教

学改革提供了激励性制度保障。”

——齐方国

为了做好管理,黄河中学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管理运行架构,建设了三支队伍:第一是竞争上岗的管理队伍;第二是逐级评选建立名师队伍;第三是建设班主任选聘队伍。

2021年,齐方国向东营区教育局汇报情况,争取将成人自考、中考考点放在黄河中学。齐方国说,将这些活动引入校园目的在于锻炼管理队伍,如何保证管理?齐方国用“两条腿走路”来形容,第一条腿是行政线校长室、科室,第二条腿是业务线校长室和教研组。通过这两条线的配合,他和老师们打成了一片,理念也能够层层落实下去。

2021年,东营市中考的一个考点放在了黄河中学,齐方国激动地说,“对于一个新校来说,能给我们这个机会,我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校队伍。”在齐方国心里,校长最大的作用就是给老师们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校长就应该是“孩子王”,不过是老师中的“孩子王”而已。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齐方国的心性正是在这些坎坷的经历之中磨砺而成。短短几年时间,经历了新老学校融合、城乡学校合并、教师调整、校址搬迁、集团化办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理念、办学成效上,黄河中学均实现了质的飞跃。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齐方国说,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学校教育要想取得高品质发展就要始终围绕着一个轴心转,那就是“适性发展”。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文/贺苗苗 图/黄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