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故事|泰山庙街小学:看打工子弟为主的学校如何逆袭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姜丽丽 滕闻轩 | 时间: 2021-08-05 | 责编: 罗天林

2017年,一个寒风彻骨的冬日,王晓瑞由一所示范校调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泰山庙街小学担任校长。没想到,前任校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她大吃一惊,“瑞姐,你得赶紧找教师,要不然咱们春季开学你就开不了套(开不了学)!”

原来,近几年,榆次区作为太原和晋中共建的核心城市发展迅速,涌入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公办学位需求快速增加,泰山庙街小学所在的榆次老城面临着旧城改造及扩充教育教学资源的迫切需要。因此区委、区政府从“五大中心”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投资一千多万元扩建了学校,泰山庙街小学一下子由两轨制(每年级两个班)变成六轨制,学生数量激增,但教师编制一时间却无法快速增加。无奈下,前任校长只能聘任了20多位代课老师,奈何薪资不高,代课教师纷纷请辞,这让刚上任的王晓瑞心里犯起了难。

不仅如此,学校80%的学生都是打工子弟,学生习惯、家长配合度在王晓瑞到任之初尚不能与示范校相比,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回馈榆次广大的务工人员和本地百姓呢?

王晓瑞根据学校特征,改变了原先在示范校的办学思路,从培养学生习惯、细化管理、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家校互动、营造诗意校园、创建特色课程等方面入手,使泰山庙街小学办学水平稳步提高,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心。

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已超过1400万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到上亿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依然任重道远。让每个打工子弟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虽然不足2000人的学生数量之于1400万人只是沧海之一粟,但是泰山庙街小学的全体教职工都将每一位学生视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悉心栽培。在晋中市教育局、榆次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王晓瑞带领着泰山庙街小学的全体教职工敬业奉献,默默为实现教育公平添砖加瓦。

校长王晓瑞近照

好习惯为学生打基础

刚来学校时,王晓瑞竟然屡屡看到家长穿着拖鞋、敞着怀进校园。怎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呢?为此,王晓瑞设计了一整套方法来规范孩子们的习惯。

每当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会发给孩子们一整套学校编的礼仪教材,在课上放儿歌、视频,通过反复地熏习,让孩子们讲文明、懂礼貌。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在一二三年级的课堂里,每次老师在写板书时,班里的小干部会提醒大家:“身坐直脚放平头竖正,一尺一寸一拳头。”

很多家长终日风里来雨里去,甚至来不及整理孩子内务。于是每次开家长会时,学校会将对孩子的洗漱衣着等方面明确告知家长。在学校持之以恒的要求下,家长的面貌也有所改善。

每周二、周四的下午,学校的校园书店阅览室人来人往,他们是被邀请来参加亲子共读的家长。为了养成孩子们阅读的好习惯,学校教导处与校园书店协同,为家长们提供亲子阅读的场所,每个班有近一半的家长参加,看不完的书还可以带回家阅读。王晓瑞提倡低年级孩子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家长陪读时间,高年级的家长也尽量陪孩子一起读书。

不仅如此,每个周六晚上,家长和老师们还在钉钉上共读一本书。慢慢地,在学校的引导下,家长们也开始放下手机,拿起一册册的图书细细阅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们都拥有了阅读的环境和家长的陪伴,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读书。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一旦养成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细化管理以诚服人

这两年,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很多“安静“的校园,有的学校怕孩子们嬉戏出安全事故,课间也不允许孩子们随意出教室。而在泰山庙街小学,孩子们下了课就会到操场上玩耍。为了既保证1800个孩子适当地休息,又消除安全隐患,王晓瑞做足了管理工夫。

下课铃一响,静谧的校园顿时沸腾了起来。只见在各班体育老师的带领下,36个班级的1800位学生在楼道里排好队、有序地离开教室,孩子们分别从西门、东门、中门鱼贯而出,奔向宽阔的操场嬉笑玩耍。10分钟后,每个班级的孩子又分别从不同的门进入教室。精细化的管理让孩子们既能自由释放天性,也足以保障安全。

日复一日,王晓瑞明天早晨七点出门,晚上八点半到家,30年如一日。她认为,学校除了制度化的管理,还要对教职工给予人文关怀,对老师们的贴心关爱让她赢得了“大姐”的称号。每次的评比、考核,王晓瑞都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选,教师们自然口服心服。作为校长,她始终坚信要身先士卒,以诚服人,用人品、能力、专业素养引领老师发展,她用行动践行着“学高身正仰泰山北斗,行端礼明显泰然自若”的校训,在她的影响下,教师群体也变成了一支务实勤勉的战斗力很强的团队。

“师带徒“培养好教师

王晓瑞初来泰山庙街小学时,区教育科科长曾对她说:“你们学校的体育,可是坐了十好几年的红椅子了(最后一名),你得想办法转变。”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王晓瑞实施了“师带徒“的方法。

无论是学校自聘而来的代课教师,还是占学校一半教师名额的青年教师,王晓瑞一视同仁。她首先为代课教师和青年教师定制了三年发展计划;其次要求年纪稍长、有经验有建树的老师与年轻老师结对子,用“师带徒“的方式引领年轻老师进步。年轻老师每月要听导师一节引领课和汇报课,还要与导师进行一次班级管理方法策略研讨,每周听一节提升课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不仅如此,王晓瑞还以身作则,在百忙之中与青年教师一同讨论教学方法。每当有青年教师要讲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达标课,她都会不厌其烦地指导,大到教材的处理、把握,小到教学中的神态、动作、语言,细致点拨,耐心指导,同时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比武”活动,督促青年教师通过比赛获得成长。

在榆次区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数年来,学校解决了十多位代课教师的编制问题,为老师们吃了“定心丸”。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泰山庙街小学有11位青年教师获得市区优质课一、二等奖,宇锦花老师参加全国语文教学大赛获特等奖,还有许多教师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2021年,泰山庙街小学所有的体育项目在榆次区体育比赛中全部拿了奖。

家校互动力量大

近年来,榆次西北部兴建了大量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人才。而租住在老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关注往往也不够充分。如何增强家校互动?为此,王晓瑞使出了一套“组合拳”。

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都会成立宣讲团。宣讲团的老师和学生引领着新生家长,为家长讲述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目标,让家长第一次与学校接触,就能对学校的文化定位有初步的认知。

每学期,学校还要分年级进行家长学校的学习研讨活动,每一位校级领导都化身为宣讲团成员,针对孩子的表现和折射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家庭教育的短板和欠缺,让家长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为了让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家长委员会。其中,校级的家长委员会成员能够和学校领导在一起讨论事务,在引导全体家长的成长发展和育人导向上发挥了很强的作用。班级家委会则主要针对班级问题,与班主任一起商量解决。

针对上下学学生安全问题,学校成立了家长护学岗,并邀请交警大队队长和家长代表三方座谈,顺利解决了校门口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现象。家长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却毫无怨言,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合力,共同保障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诗意校园润心灵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诗意的校园文化,泰山庙街小学启动了“诗意校园”创建工作。漫步在校园,诗意氛围颇为浓郁,庭院梯间诗歌浸润,廊道尽头辞赋飘香,室墙壁绝句诱人。

为了提升师生文化底蕴,学校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书中的古诗细化为泰山庙街小学每学期各年级的必背古诗词。通过晨诵、午读、课间吟、放学背的方式,孩子们每周至少熟读背诵一首古诗。

除此之外,学校开设了多元诗教课程,校园诗意日渐丰盈。课堂上老师引用诗词、名家名句做课文学习的开场或结束语,课中采用诗句来评价学生。

每周五下午的古诗主题社团活动中,有的孩子仿写古诗,有的孩子为古诗配画,还有孩子把古诗唱出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

2020年7月,侯瑞香老师在区语委办组织的暑期国学公益讲堂作了《吟诵与吟诵教学》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参与学习的教师达三百多人,好评如潮,展现了泰山庙街小学教师对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研究成果。在王晓瑞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也积极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2021年4月,李慧珍老师作小古文教学示范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受到晋中市教研室武志萍老师的好评。

特色课程开发孩子潜力

虽然身处充满浓郁古建风格的榆次老城,但学校的特色课程却紧跟时代潮流。为了让进城务工子女也能开阔眼界、落实教育公平,泰山庙街小学为学生们开发了多元的校本课程。

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孩子们定制了56个校本课程。每学期一开学,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除了校本课外,每周五下午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社团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好自由选择社团。数独活动社团、古诗研究类、英语活动类、美术类、体育类、音乐类、科技类、特色活动类社团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乐在其中。

丰富教育资源的汇集,让孩子们成长的舞台越来越宽广。也许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在学校的大舞台上,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一展所长。

再过几年,王晓瑞就要退休了,从这位朴实的校长身上,依稀能看到晋商们叱咤商海的法宝——诚信,无论是在示范校还是以打工子弟为主的普通校,她始终踏踏实实搞教育,对得起一方百姓,对得起天地良心。

教育公平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就在泰山庙街小学日复一日的课堂上。(文/姜丽丽、滕闻轩 图/泰山庙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