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故事 | 文津小学:从“阅读”走向“悦读”,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贺苗苗 王甦萌 | 时间: 2021-07-30 | 责编: 罗天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文人笔下韵味悠长的杭州,沿拱墅区月亮路前行,可闻书声琅琅,细嗅纸墨含香,路侧便是杭州市文津小学。

文津小学由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引领,创办于2013年,占地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8年来,文津小学在继承卖小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教师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开辟出一条具有文津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

能质疑、擅表达、会合作 建成一个完整的课堂

“最后一颗豌豆有什么愿望?”“为什么小女孩见到豌豆花病就好了?”孩子们带着许多“小问号”凑到一起聚精会神地讨论着,这是由沈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孩子们正在讨论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有个词叫‘能说会道’,现在不少孩子越长大越不爱在课堂上发言,而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学会沟通。”唐海琴校长这样说道。

在文津小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提问、回答的场景。这种“能质疑、擅表达、会合作”的课堂文化影响着孩子们,文津课堂也由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变成如今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出的“合作课堂”。唐校长表示,希望每一个孩子在小组合作中展开提问策略的学习,在阅读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唐校长指出,合作只是一种形式,而她更注重的是合作的本质。什么才是合作的本质?她认为,孩子们学会遇到难题时主动寻找帮助,并且能顺利和同伴沟通解决问题,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孩子们正在上课

进入文津小学的课堂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节只有35分钟,区别于传统的40分钟课堂,那么每节课省下来的5分钟去了哪里?

副校长张萍说,省下来的5分钟,学校为孩子们安排了“大阅读课程”,这也是构建完整教育的一部分,“大阅读课程”的建设是希望学生们有一个完整的阅读经历。

从“阅读”走向“悦读” “大阅读”课程引领文津风尚

当今时代获取知识的方式非常多样,“阅读”二字的内涵也比从前要广泛许多——“阅读”不再仅仅是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欣赏一场音乐会,参观一座博物馆、一场画展等,都属于“阅读”这一概念的延伸。张萍副校长说,“大阅读课程”本质上是增加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世界的独特思考。

她介绍道,“大阅读课程”以学年为单位,涵盖所有学科,不仅有完整的阅读内容,教学团队还设计了完整的阅读形式——每个月都会制订不同的学科主题,并在相应时间里完成相关阅读任务。例如,涉及加减法的数学阅读书目《汪汪的生日派对》、涉及光谱的科学阅读书目《神秘莫测的光》、涉及葫芦丝乐曲的音乐阅读书目《竹林深处》等,而从常规课堂余下来的时间,就成了周一到周四每天中午25分钟的大阅读时间。

为了让大阅读活动顺利落实,在每一个主题学习结束之后,学校还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展示的形式也很多样,有的孩子站到台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报告,举手投足自信满满,像是一个“小小演讲家”;也有的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跟自己的朋友伙伴来一场与阅读书目相关的戏剧表演……

展示的成果会被投递到“文津之声”投稿箱,后续由老师们对投稿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并将展示成果发往不同的平台。如此一来,孩子们就可以在公众号上、网页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

除了线上发布学生创编的作品,走在文津小学校园里,还会看到一个写着“录制中,请勿打扰”的黑色小亭子,虽然与商场中的“K歌亭”长相相似,但校园内的这个“小黑亭”可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功能——这是“文津之声”的朗读亭。

推门入亭,在大门合上的瞬间,孩子们便拥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朗读自己在大阅读课程中喜欢的书目,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相关作品。

在这间小亭子里,孩子们尽情释放自己,而朗读亭也成了一位忠实的“记录官”,见证无数文津学子的成长。学校贴心记录下每位学生从一到六年级每年的音轨,汇编成“童年留声”,让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有迹可寻。

当阅读成为学校盛事 文化也应运而生

到了每年11月,“大阅读课程”就迎来了丰收季,整个11月都是文津小学的阅读节,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

整个阅读节分为四部分,在第一个星期里,孩子们会参与“择优表达”活动。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津教学团队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部分,为了鼓励每个孩子踊跃展现自己,故而制作了“自选单”,让孩子们自选科目进行表达,擅长语文的孩子可以展示《西游记》戏剧片段,擅长数学的孩子可以演绎《数学真美妙》……其他同学则担任评审官,将“大拇指”贴到公布栏上,然后根据“大拇指”的数量进行评选,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最终评出优胜者,由学校颁奖表彰。张萍副校长笑言,“这种奖励机制提高了孩子们的荣誉感,也给了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到了阅读节的第二个星期,学校会组织“大咖故事秀”。每个年级各办一场,除了外请作家、专家等担任“大咖”,孩子们也可以毛遂自荐,分享自己的故事。

张萍副校长解释,“大咖秀”意在让孩子与大咖有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所以每场活动只能容纳30个孩子,实行的是抢票制,而“大咖秀”的入场券和礼品全都由学生设计,发放给获得入场资格的学生,非常有纪念意义。因此,每年的抢票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家长和孩子们热情十足,参与度非常高。即便没有抢到票也没有关系,学校会贴心安排直播,孩子与家长都可以线上参与进来,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

第三周是“阅读之星”的评选,从班级推荐到年级推荐,最后推荐出来1名校级“阅读之星”。校级“阅读之星”的照片会被放入文津校园内一处“阅读星空”,点亮灯光,抬起头就能看到星星在暗色背景上闪烁,成为文津小学一处独特的美景。“等到孩子毕了业回来,还是可以看到自己的照片。”张萍副校长说,“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等到了阅读节的第四周,盛大的“阅读盛典”在文津校园拉开帷幕。孩子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打扮成书中角色的模样,走过红毯。每当这个时候,老师们也会穿起漂亮的礼服,站在红毯旁边,红毯上依次走过“小悟空”“小白雪公主”“小黛玉”“小猪唏哩呼噜”……孩子们雀跃着与老师击掌,脸上洋溢着笑容。

操场上,各个摊位被布置得像游园会一样,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规划出“摊位”,还会精心设计各种小活动,有的孩子表演节目让其他人来猜角色,有的孩子让大家来猜这是哪一幅画,甚至还有孩子扮成美术石膏像,一动不动的可爱模样将周围的家长、老师都逗得笑了起来。

“就像前面说的,‘阅读’两个字的内涵不仅仅是看书。”张萍副校长回忆起阅读节的画面,露出微笑,“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书籍带来的快乐,从‘阅读’走向‘悦读’,孩子们自然就会爱上读书了。”

文津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精气神都特别足,这样的氛围不但来自各种活动的举办,更是来自学校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阅读节上,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制作一份数学思维导图,孩子们的闪光点都会被老师和家长们看到。

除了阅读节,文津小学还提供了将近20个种类的社团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如果对某一方面格外有兴趣,还可以参加精品社团活动,着重培养。

张萍副校长说,之前有个小男孩,虽然数学成绩一般,但是艺术天赋特别好,每次学校开展的歌唱活动都有他的身影,被老师们笑称是学校的“艺术积极分子”。“孩子能有兴趣爱好,我们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多去培养他,不要压制孩子,等以后孩子走上社会也能多一种选择。”

充满活力的团队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唐老师,早上好!”“唐老师,您辛苦啦!”“唐老师,昨天课上讲的故事叫什么呀?”漫步于校园中,欢声笑语从小池塘上的木桥上传来。孩子们一句句亲昵的“唐老师”,让唐海琴校长不禁露出笑容。

2016年,文津小学从杭州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中独立出来。新学校、新环境、新团队,崭新的一切,也注定了学校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唐海琴没有被打倒,反而表现得相当乐观,“年轻学校也有年轻学校的优势,它就像是一张白纸,留给我们去创造的空间很大。”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文津小学的教学团队也相对年轻化。“年轻并不代表弱势。相反,它代表更加有活力的氛围和更大的可发展空间,同时,年轻教师也更容易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唐校长介绍,文津小学会定期举行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对成熟教师也有梯度式的培训。

她深知,每位教师的发展对学校发展都很重要,因此,在课改进程中,她关切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骨干教师带头,年轻教师跟上。

在唐海琴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团队立足学校师生现状,经过深入实践调研,为学校发展规划出一条新的道路,并确立了对文津学子的培养目标: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出具有“健康”“自主”“独立”“担当”品质的当代少年,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健康、自主、独立、担当 培养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人”

何为健康?除了生理健康之外,唐校长认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同等重要的。于是,唐校长邀请医生入校为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和感统训练,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全体班主任举行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筛查……

她表示,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过多压力和长期紧张会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受损,健康的身心是孩子们成长的前提。因此,“健康”在所有教学目标中是摆在第一位的。

何为自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也是如此。“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提出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做一个会自主学习的人。”唐校长这样说道。

何为独立?在文津小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在一张“学习单”下方写下自己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可能是一两个关键词,而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开始有了深度思考的角度,甚至有些对课堂知识的质疑也会被写在“学习单”上。

每每看到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唐海琴总是觉得很欣慰。她认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只是课堂中的一部分,后续还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辨析是非,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

何为担当?唐校长说,她希望孩子们成长为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人。为此,作为杭州市拱墅区垃圾分类示范点,文津小学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不但如此,在校内各项活动中也发扬着“绿色教育”这一概念,例如在午餐时间面向师生开展“光盘行动”等,校内还特意组建了一支“绿马甲”志愿者队伍,促进相关环保活动的开展。

“小切口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大道理。”唐校长这样说道。无论垃圾分类还是“光盘行动”,生活中的小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津学子。现在,孩子们除了会亲自参与环保行动,还会带动家人、邻居一起完成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有不少家长表示,在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他们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许多。

“健康”“自主”“独立”“担当”,这四个词汇不仅仅是文津小学的校训,更是在全体文津师生的努力下,形成了一种校园文化,如同春雨润苗,滋养着孩子们向上生长。

在采访过程中,唐校长提到最多的几个字就是“我们的孩子”。她说,“学校的发展成果也好,探索出的新改革方式也好,我们希望最终都要惠及到孩子们身上,我们也希望能培养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文津团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文/贺苗苗、王甦萌 图/文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