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潭州教育借势突围开新局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7-27 | 责编: 闫景臻

2021年6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近年来,在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校企合作、互联网+、终身教育等理念,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难看出,相关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的出台,更进一步表明了国家要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鼓励和支持其发展的决心。

环境利好,职业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

事实上,当前社会各界对办好职业教育的期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合格劳动力供给,也包括对当下教育焦虑进行“疏解”的期待,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优质职业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与K12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这个赛道,由于市场过于分散,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头部企业。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通过资本孵化成长起来的规模化职业教育公司极少;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存在多元化特点,职业技能的覆盖面也非常广,涉及财会、设计、外贸等传统行业,也有编程、电商、新媒体等互联网新职业,比如多品类纯线上教学的潭州教育。处在不断更新换代中的职业教育,其规模化发展也遇到了一定障碍,还需漫长的周期来促进头部企业的形成。

正处于发展初期的职业教育行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以及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不少人预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即将迎来春天。而职业教育如何在利好环境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各企业又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围绕职业教育的系列话题,成为当前人们讨论的焦点。

image.png

突显自身特色,强化内涵建设

面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受市场服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对教学体验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利好环境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企业也要持续发力,助推职业教育行业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机构需要立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差异化、优质的课程产品与服务打造自身特定优势。”一位深耕职业教育行业多年的创始人表示。

凭借成本低、碎片化、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需求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对企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少职业教育行业人士表示:“职业教育迎来重要窗口期。但只凭借单一的课程品类,在职业教育这一领域已经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唯有跨学科,不断探索出多品类的课程,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企业才有可能进一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人群更为丰富。以年龄层次来说,从大学生到老年群体都是职业教育的目标群体,年龄跨度从18岁到60岁。从教育需求和目的来说,职业教育受众对内容深度的需求层次不同,行业跨度也极大,这就使得职业教育所提供的内容非常多样化。

以潭州教育为例,最初专注于SEO课程的线上教学,年龄层次以30岁为主。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潭州教育不断进行新课程的探索与拓展,用户群体从此前的30岁左右逐步向18岁与60岁两端扩展,构建了多年龄段的消费矩阵,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课程产品的关联性复购。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好的教学服务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应该追求后续的续费复购,也就是内涵建设,精准化营销,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服务。而教育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上持续改进。所谓产品广度,即课程品类是跨学科的,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而产品深度则在于同一科目,需要将课程的颗粒度更细化、更具体,即同一个SKU课程下的产品能符合越来越多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潭州教育播音课程,不只包含播音主持、普通话声音美化,同时还能满足配音学习需求。

“虽然潭州教育有众多的线上课程品类,但是不同品类之间并非完全脱节,有些课程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比如绘画课程和服装设计课程,这两门课程其实就有很大的共性,服装设计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用户在学习服装设计的同时,往往也会学习到绘画相关内容。”潭州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提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在线教育行业15年的潭州教育,始终积极主动求变,以高质量发展适应新时代转型需求,开设了涵盖IT互联网、兴趣艺术、农业生产等众多课程品类,打造了属于企业自身的类型特色和定位。

“当下,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一位职业教育的创业者表示。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实施,重视和认可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在对行业加强洞察的同时,应选择更难但是更长远、正确的方向,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及时调整教学和育人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