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故事 | “新生代”校长唐晓勇:面向未来,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想教育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林屿 | 时间: 2021-07-16 | 责编: 罗天林

近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启航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20位校长入选该项目首批学员。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科大二实验”)校长唐晓勇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深圳特区的创新校长,47岁的唐晓勇用“新生代”来形容自己。他口中的“新生代”与年龄无关,用他自己的话说,指的是那种永远满怀激情做事、不断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始终葆有学习能力的状态。

这位说话语速极快、感染力极强、对教育充满干劲儿的校长,一直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先后获聘教育部“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并入选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等,带给身边人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力量。

而作为一所新创学校,南科大二实验建校之初便将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DNA,在短短六年内,先后获得“深圳教育创新示范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十大教育改革创新领跑学校”,连续三年被蒲公英教育智库评为“中国年度风向标学校”等殊荣。

教育改革创新的密码在哪里?未来教育之路该如何走?今天的中国故事带您走进“网红校长”唐晓勇,一起聆听他的治学办学之道,为未来教育寻找发展路径。

寻梦“深漂”,摇滚青年从巴山蜀水走出

对于“70后”而言,中师曾是初中拔尖学子的首选,唐晓勇就是这一时代的中师生。1992年,毕业尚不满18岁的他被分配到家乡县城一所学校当上了教师。

这位来自四川彭州的少年,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和一股子韧劲儿,通过几年努力,在当地教育界崭露头角。课余时间,他经常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玩摇滚,他喜欢这种充满强烈节奏感以及富有激情的表达方式,一如充满朝气、热情洋溢的他。

然而,1999年夏天,唐晓勇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当时的一切,只身来到深圳,迈进南山实验学校的大门。他说,对于“不安分”的自己而言,那个退休后在学校门口看报的老头儿不是他所追寻的职业画像,他想探寻自身的最大可能性。

来到新学校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唐晓勇完全“懵”了。在南山实验学校,几乎所有教师的课堂上都会用到电脑,而他当时只会简单的开机关机。他记得,在他之前所在的老家的学校里,唯一一台电脑是拿红布罩着的,平时只用来打打字和打文件。

一切必须从头学起。唐晓勇废寝忘食地钻研学习电脑知识,不断在班上尝试计算机和语文教学的融合实践,他把语文课都放在电脑教室来上,带着学生们共同创新。

如何结合语文学科进行创新?比如在教授《颐和园》的课文时,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他就让学生化身为导游,通过查找资料做PPT的方式,来介绍昆明湖。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

唐晓勇的融合创新实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学科。当时,恰逢南山实验学校在李先启校长带领下,掀起了闻名全国的“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变革”,唐晓勇被委派接手一个“创新电脑实验班”。

这些学生1997年入学,每人家里配备一台电脑,每周在学校网络教室上课不少于3节,开展Web Quest(网络主题探究)和基于真实世界的探究性学习。这批孩子中多名同学入读世界名校,并能参与国际一流教授的课题顶层研究,问题意识、跨学科学习以及自主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思维底色。

而正是基于这一教学变革,南山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八岁儿童能读会写”实验日益声名远播,被誉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革命,深扎基层的唐晓勇似乎看到了“互联网+”的美好前景,义无反顾扎了进去。

从语文学科到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从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安全主任,到分管集团教科研工作,在南山实验集团15年的成长经历,为唐晓勇走上管理岗位、专注于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厚重的基础。

空间重构,用设计思维打造教育“梦工厂”

2015年9月,乘着南山区政府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的东风,唐晓勇参与筹建的南科大二实验开学迎新。

而学校在成立之初,却面临着很多问题。这所学校最初由深圳地铁集团选址建设,校园设计不合理,极像一座工厂,建筑结构教学功能不完善,周边被各种交通的主干道包围,异常噪杂。

面对严峻的考验,唐晓勇没有放弃,而是带教师走上了变革之路,首先进行的就是重新思考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育设计,努力用设计思维来改善学校空间环境。

在唐晓勇看来,当下学校里的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70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触的信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儿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儿童面对怎样的未来,数字原住民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

变革首先从空间开始。学校封闭走廊过道,安装了新风系统、智能化开窗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噪音,同时让空气自然流通。

空间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交流对话以及合作机会。与传统学校不同,南科大二实验教室没有讲台,课桌椅也不固定,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设计学生座位。

“单人单桌”有利于独立思考,“四人小组”有利于组内成员充分表达,“U形座位”有利于展示学生个体,“Wi-Fi形”及两人同桌型座位有利于提升学生注意力,“六人小组”圆桌式座位更有利于学生小组合作商讨……在南科大二实验,每间教室的座位布局都可能不一样。

唐晓勇是一个非常关注设计感的人。行走在南科大二实验的校园里,很容易发现,学校风格设计以简约留白为主,墙上很少张贴宣传画。阅读中心、STEM学习工坊、跨学科学习空间等每一处空间都以顺应课程需要为标准,重新设计。

在南科大二实验的图书馆,书最高的位置是小孩能摸到的最高位置;每周六学校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大家可以用自由的姿势阅读;在办公室,教师的设备、物品的摆放也要讲究工匠精神,每一个细节都有其背后的深意。

学校没有食堂和餐厅这样的概念,而是用“教师生活空间”这样的理念代替。学校建设多个“世界咖啡屋”,这种工坊式的生活空间门口,贴的标语都是“教育创见未来,未来无所不能”。一名教师说,“世界咖啡屋”不仅是一间屋子,更代表了头脑风暴式的思考文化。大家经常在世界咖啡屋开头脑风暴会,围坐在一起进行思考和对话,创意的火花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碰撞中产生。

每天早晨,唐晓勇和学校的值周同学、值周老师都会在学校门口,通过击掌的方式迎接同学们到来。在唐晓勇看来,其实击掌这一过程,就是让校长、老师和孩子之间有温度的传递,让孩子们进入校园时,就有一种安全感,带着温暖和爱开启一整天愉快的学习。

一位来校参观的专家说,学校最初的建设格局可能像个工厂,但学校团队已把它打造成一所为学生和老师造梦的“梦工厂”。

课程统整,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

在唐晓勇办公室的书架上,一幅巴西儿童的原创油画十分醒目,而这其实是2009年11月他从巴西萨尔瓦多捧回来的一张“微软第五届全球创新教师大赛·最佳合作奖”第三名获奖证书。

该赛事被誉为教师界的“奥林匹克”,唐晓勇也是我国参加该赛事以来首位获得专业领域奖项的教师。获奖项目《蚂蚁行为探究》是他带着南山实验学校的学生与甘肃的孩子们,历时半年利用网络共同研究蚂蚁的项目式学习的成果。

“这次获奖让我看到了欧美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变革力,也让我更坚定地用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我的老师和孩子们,并把它作为教育变革的源动力,推进学校创新。”唐晓勇说。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一名词在国内并不新鲜,但很多学校的探索常浅尝辄止,除了缺乏系统性设计和科学的方法论之外,唐晓勇认为校长的认知和坚持是主要原因之一。

唐晓勇在项目式学习上摸索了20余年,在南科大二实验,探索更进一步。为解开传统线性教学的困局,唐晓勇带领团队进行“主题式”课程开发,统整项目课程在2015年应运而生。

从1年级到8年级,他们打造了21个基于“互联网+”的主题统整项目课程,这些主题涉及水的世界、茶文化、丝绸之路、一棵树的价值等,将阅读、学科教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完美融为一体。

什么是统整?唐晓勇介绍,统整包括学科内统整、跨学科统整、以及超越学科的主题统整。授课方面,学校采取教师合作制、项目负责制,打破了各科老师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唐晓勇认为,分科教学让人变得专业,跨学科学习让人发展得更完整,两者需要协同发展。如在七年级的“黄河颂”课程中,语文教师带着学生研读语文文本,历史老师带着学生探究黄河历史,音乐教师则带着他们颂唱黄河相关歌曲……这种做法克服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弊端,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统整项目课程时间跨度为两个月时间,占用16至18个课时,与传统的学科教材学习并行、融合。开学时,学生们会上一次集体大课,让他们对整个主题、不同的分组有所了解,并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分组。

在整个过程中,技术就承担着脚手架的作用,比如涉及“水的世界”这样系统的课程,水系就可用技术来彰显。每个学生还可以通过PPT来展示自己的探索,他们也可以拿着 iPad在学校任何一个屏幕上自由交互,这也需要学校在设备系统上形成联动。

那么,统整项目课程之下如何来评价学生?唐晓勇给出的答案是采用成果汇报及开放性评价方式,而且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低年级的评价主要是集体秀,用艺术方式进行展示。而3到8年级主上PBL课程,会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专业老师和家长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还可以互评。“越简单、越开放,你的评价效果可能就越好,要用未来的时间来检验今天的教学成果。”唐晓勇说。

打开校门,让学习与真实场景深度联结

在唐晓勇看来,未来课程的关键特征是联结真实世界的课程,把学习放在真实世界当中去,解决真实问题,不是仅仅在教材里学习,这样才能思考。

“围墙把孩子们围在里学校里,但校长、教师可以打开窗户、打开门,让学生看到美丽的风景,了解更多知识,这都是浸润式的发展。”唐晓勇说。

在南科大二实验的统整项目课程中,基于真实场景的学习是课程的底色,教师鼓励学生们带着学习的渴望走进生活。

比如,在“城市与自然”特色课程中,教师们带领五年级的学生以自己生活居住的城市——深圳为起点,从城市河流到湖泊、水库、水岸再到湿地生态系统,学生们从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出发,采用PBL课程形式,通过学习、研究与讨论,分组完成“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设计。

2017年底,唐晓勇带着团队开始做暑期研学旅行课程,作为统整项目课程的一部分,让孩子走进大千世界,走进不同的城市和场景中去学习。根据自愿原则,在暑期,二年级的“美丽中国”课程安排孩子们走进贵州、内蒙古等地,感受祖国风光的绮丽;三年级的“水的世界”课程则选择广东的东江水系;四年级的“茶文化”课程行走福建茶园、云南茶马古道;五年级的“丝绸之路”课程则到西安、敦煌;初一年级的“黄河颂”课程从郑州出发,行走11天,沿途研究黄河的人文历史……

同时,学校每一学年都会邀请20至30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各个专业的教授来学校,为孩子们进行教学。比如,在实施“水的世界”统整项目课程时,学校就会请海洋科学与工程系的老师来学校一起探讨课程内容,给孩子们讲海洋知识。

在南科大二实验的校门口,每周末会有两辆“博物馆大巴”载着孩子们去深圳的各大博物馆学习。学校则在周四、周五安排学生网上抢课,每次安排50多人参加,整个参观过程由学校出经费,家长全免费。

这一做法源于唐晓勇去欧洲、北美考察教育时的发现——在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里,都能看到有很多孩子在老师或父母的带领下参观。“目前中国的博物馆教育很缺失,包括深圳,我们中国孩子应该也要享受到博物馆的教育。”唐晓勇说。

唐晓勇有个梦想,他期待每个周末,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去博物馆学习,让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让自身人文的积淀越来越深厚,不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由相信,“博物馆大巴”将会成为南科大二实验经久不衰的美丽风景线。

“教师第一”,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

唐晓勇始终认为,对学校来说,坚持“教师第一”的立场很重要。教师的思想境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保证。

在南科大二实验,对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体现在细节上:学校给老师们开季度生日会,为年轻的妈妈们设计了温馨的“母婴室”,教师洗手间里都是全自动消毒马桶,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新风系统确保空气的清洁流通……很多来学校参观的人都有一个直观感受,教师们眼中有爱、身上发着光,学校的“人气”很旺。

作为一所成立不到6年的新创校,南科大二实验从最初的4个班增加至现在的42个班级,教师也在源源不断增加,教师的平均年龄是29.5岁。从学历层次来看,教师50%以上是硕士,其中不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毕业的学生。当教师的起点很高并且年轻教师越来越多的时候,该如何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唐晓勇认为,好的校长要能够为学校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把教师心里的火都点燃,让每个人都想要熊熊燃烧。年轻教师的优势在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勇于创新,但也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难题。因此,南科大二实验对教师的培养与学校的统整项目课程结合起来,突出在实践中学习,在课程中提升素养和能力。

在课程的开发层面上,主要聚焦课程质量的标准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两大问题,因为唐晓勇有经验,所以第1轮、第2轮都是他亲自参与带着做,老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反馈,在学校设计的咖啡屋内随时进行头脑风暴。

统整项目课程采用项目负责制,每个学期中每个主题都有一个项目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带领推动课程,每一年级的每位教师都要选择一个分组,与小组其他老师合作授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角色是引导者,进行课程设计、资源准备,并协助学生。

一位年轻教师反馈,结合清单管理等工具,主题式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自身教学的专业性也得以大大提升。

教育需要学术打底,作为学术型校长,这些年来,唐晓勇独立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撰写了13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并出版了多本专著。在教师培养中,唐晓勇把学术思维这一品质看得格外重要,鼓励教师们用学术思维来提升专业能力。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南科大二实验的教师们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已达160余篇。

“首先我是一个引领者,那么多座山峰,我带领团队攀登哪一座很重要。其次我是一个组织者,攀登的团队很重要。再次我是一个示范者,榜样作用胜过很多语言和制度。在要求老师时,我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唐晓勇说。

创新课程、发学术文章、参加教育论坛……唐晓勇总是忙碌的,他怀揣着激情,以摇滚青年的精神来做事。他把这看成是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也希望通过这种学术“高调”,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让更多人参与到“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技能”这种教育理念中来。

“做为教育人,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感受到教育对于我个人生命的价值。既然做了老师、校长,我们就要有尊严地行走在这片热土上,这是我自己赋予自己的尊严,也期待赋予更多教师以尊严。”唐晓勇眼角微微折起皱纹,笑意在脸上荡漾。

面向未来,把人的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唐晓勇回忆,在建校之初,南科大二实验就把信息化作为底层支撑,互联网就像空气一样,浸润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但学校从来不特别强调硬件,更关注学习的变革。

在每一次的新生家长会上,学校都会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选项就是:“你支持还是不支持自带终端进行学习?”近几年有98%的家长都选用自带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创新。

在外出走访、考察一些学校的时候,唐晓勇发现,对于使用信息技术,不少学校存在一些极端做法和误区。

——有的学校对新技术不闻不问,尽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里做教育的人无视甚至阻碍这种变化在学校里发生。

——另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只把技术叠加于传统的基于教材的学习上,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大多数是浅层化的学习,并没有认真思考技术在课程上的作用。

——还有一些信息领导力差的校长,某些专家一讲某个模式好,就引进来全面推广,甚至把新技术引入作为政绩工程,最后是一片惨状,造成资源浪费。

在唐晓勇看来,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人的需求”,要把学生和学习放在最前面,而不是把技术放在前面。“未来教育”首先是课程的重构,其次才是学习环境、学习技术、学习方法的创新。

“我们或许跟不上时代,但学生是要生活在未来的。只有为学习者构建统整式项目课程体系,让学生浸润在开放的、探究式的课程中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建构,真正的‘未来教育’才能成为可能。”唐晓勇说。

为此,南科大二实验的统整课程目标的设计有三个维度:本体知识、学科知识和素养目标,其中素养目标是最关键的考量。同时,学校还打造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时代的特质的全新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所有孩子都可以手持移动终端,每位老师拿着手机进课堂,所有教学资源,所有互动都通过手机轻松的完成。通过这样的改变,让学习内容呈现更多样化,互动更个性化。

同时,学校里每个角落都能移动互联,比如学生想要了解一种花,就可以拍照扫描,通过网络进行检索,这是借助大数据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有是基于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可视化学习,让思考看得见,这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很有裨益。

唐晓勇认为,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校长的信息领导力尤为重要,这考验着校长的远见和坚持。“如果哪个项目做不动的时候,你要反思的是学校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不是管理的能力问题。校长一定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思想去迭代。”唐晓勇说。

谈及理想教育的形态,唐晓勇说,他心中理想的教育应该像森林的样子,在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里,所有的生命都自由舒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朝着阳光向上而生长。

“曾经的梦想,在执着的追求下会成为现实的!”这是学生时代,唐晓勇写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话。身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唐晓勇从基层教师成长起来,慢慢汲取力量,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追求,始终把学习者始终放在中心地位,用爱来滋养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并不断去学习、实践和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

如今,唐晓勇团队所进行的“跨学科统整项目课程”收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与认可,在全国20多个省市150多所学校进行推广与实践。让学校服务教师、让教育服务学生,“未来教育”在他的带领下正在慢慢变为现实。(文/林屿 图/南科大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