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网“公民”学校“中外校长共议‘未来学校’”主题思享会在顺义举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5-27 | 责编: 罗天林

5月24日,中国网教育频道与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北京市顺义区“‘公民合作’校长论坛暨中国网中外校长共议未来学校”主题思享会在北京市顺义区第二空港小学(以下简称“空港二小”)举行,来自空港二小、北京市新英才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的中国网小记者对本次活动全程采访报道,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微电影社团小记者进行了现场拍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军堂、中国网教育频道学校部主任乌磊等出席会议,与来自北京海淀、顺义地区的近20位中外学校校长共议“未来学校”。

在中国网小记者站基地校授牌仪式上,空港二小校长刘强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对空港二小“中国网小记者站”的成立表示祝贺,用六个字向与会嘉宾介绍学校——“小规模、大梦想”,刘强勉励学校小记者站的小记者要“学有所获、快乐成长”。

中国网教育频道资深媒体人介绍了中国网教育频道并寄语中国网小记者。中国网教育频道的定位是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为了讲好青少年的故事,中国网发起了小记者活动,让小记者们掌握基本的媒体素养、人文素养、审辩精神和创新思维。希望中国网小记者通过各种采访、采风活动,锻炼自己,讲述校园故事,做中西交流的桥梁和小使者,让世界看见中国学生的优秀,看到中国教育真实的样子。

在授牌仪式上,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军堂、中国网教育频道学校部主任乌磊为空港二小、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北京市顺义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五所学校颁发了“中国网小记者基地校”铜牌。

空港二小小记者分享了从“菜鸟”到“化茧为蝶”的历练过程。

小记者牛煕声情并茂地说:“记得第一次大师直播课上,我拟定的采访问题有幸被选中,作为小记者走到镜头前与大师对话时,心中如揣着一只小兔子,砰砰乱蹦,我努力让自己激动的心平静下来。通过一次次的大师直播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聆听着每一位中外大师的故事,思考着来自不同地区小记者团队与大师的对话,使我更加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不仅收获了知识与阅历,更多的是带给我成长的快乐。”

小记者杨景雯颇有见地地说,“这学期我们加入到了审辩式思维课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边听边想边讨论,逐渐认识到审辩式思维就是让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可以用12个字概括为‘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审辩式思维课让我们学会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学会在阅读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判断事实与观点的小技巧,培养了我们学会质疑、善于思考的理性、求真品质。”

空港二小的中国网小记者还表达了心中的美好愿望:做到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审辩思维能力,谱写空港二小多彩的校园故事。

在顺义区“公民合作”校长论坛主题思享会现场,中外学校校长共议“未来学校”。

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作了《教育4.0时代的未来学校建设》的主题分享。她指出,教育4.0时代,学校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要重新定义学校,构建教育新生态,教育资源供给将进一步社会化,学生的学习涵盖了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习等多种新式学习类型,学生体验性、实践性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增多。与之相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将会更加丰富。

王素接下来简要介绍了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设立于2014年,随后,相继设立了未来学习中心、STEM创新中心、艺术创意中心。2016年,未来学校实验室启动了基于大数据的评价项目、发布了《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2017年研发了未来全息教育云+端系统。2018年发布了《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在深圳福田开展了未来教育云+端系统实验。2019年,建立了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2021年,推出了未来学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案例研究。未来学校实验室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塑造新型研究学习生态。

思享会上,与会校长针对未来学校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了交流讨论。

提出困惑

探索智能时代的课堂形态


北京新英才学校副校长刘炜表示,5月20日新英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业委员会,来自全国的13所学校和6家科技企业如科大讯飞、字节跳动、腾讯教育等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发展。

刘炜关注技术如何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关联,人工智能如何落实到日常管理、每一个课程教学评价、学业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问题。2020年,新英才与科大讯飞的合作中,探索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是老师学会运用新技术;第二是如何让老师学会读取新技术所获得的数据;第三是如何让数据赋能教育教学实践。在信息浪潮下,如何让学生合理运用技术去学习而非运用技术去玩,也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顺义空港第二小学校长刘强指出问题:学校在打造空中课堂、打造双师课堂、融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网络设备故障、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对于小学而言,学校应该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变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姚宇堃提出,在未来学校的模式下,如何构建教育评价体系,用什么方式、哪些工具、从哪些维度进行评价。随着教育4.0的变化,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否也需要个性化处理?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助理薛丽芳表示,从2010年开始,学校尝试一对一的数字化探索。在积累了一定的学生在线学习的经验之后,如何利用大数据将信息整合在一个完整的平台内,从而对学生进行更为个性化的评价,这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构建未来教师能力框架


北京市顺义区光明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裴艳玲认为,关于未来学校建设的理念已达成共识,关键在于老师是否做好充足准备。很多学校在使用新技术之后,反而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老师需要思想、技术、信息技术素养的准备和提升。今年,光明小学将完成智慧校园一期和二期建设,在硬件设施准备好之后,学校调查显示,95%的学科老师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很感兴趣的。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将智慧校园课程体系落到实处,学校应该进一步为其提供平台和活动。

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教育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吴迪说,学校在2020年率先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试点校,在推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时候,遇到教师队伍老龄化的问题,需要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体制机制多管齐下,鼓励老师进行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提出了很多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对现有的硬件、场地、设施、师资队伍进行改造,以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受到学生视力健康问题的制约,孩子在作业帮随手拍的帮助下简化了做作业的过程,但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否真正有益?技术虽然能够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技术能否让学生学习收获更大,则需要更完备的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保障。

解答支招

未来学校的经验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主任孙宇分享了未来学校的探索经验。学校结合海洋文化的特色,探索美丽教育。建立了“七彩课程”体系,通过多种课程形式给予学生学习“大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三海课程”凸显了海洋文化特色。未来学校的新生态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到身心的快乐和学业的成长。

北京市鼎石学校运营副校长刘千里介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着三块基石,一是沉浸式双语教学,二是在寄宿生活里塑造学生思想品德和社区归属感,三是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中国身份认同。学校每年不断更新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这三块基石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内,而且体现在学生评价体系中。

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认为,作为海淀区师德教育基地,学校应该以高尚的师德精神塑造孩子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宽广。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助理薛丽芳指出,学校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建校之初就开始对整体的信息化作出规划;二是先由感兴趣的老师在自己课堂上展开探索,见效之后,学校的课程和科研中心定期组织这些老师对其他老师进行培训和分享,从而带动更多的老师进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三是从团队建设、方案制定、师生培训、家长体验式工作坊等多个维度进行推动,加强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四是学校依托人大附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成立课程研究中心,每隔两年会邀请国内外数字信息化专家来校交流。

丁凤良表示,学校在探索未来学校时将学校分为四大系统,第一个系统也是最核心的是目标和价值系统,第二个系统是“育•树”模式系统,包括“育•树”若水德育、“育•树”阳光课程、“育•树”生态课堂三个支点。第三个系统是制度管理系统,第四个系统是办学资源与条件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充分建立学校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教育


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海嘉中文学术校长伍丹履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实践经验。

一是学校网课运用微软的Microsoft Teams系统,使学生同步运用世界五百强企业员工的沟通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探索人工智能与主动学习教育的结合方式,学校每周给老师培训3个小时,老师去学习如何掌握Active Learning、Experience Learning、Role Play、苏格拉底式讨论的方法并且运用到线上学习中,探索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了解如何运用IT技术促进孩子主动思考;三是可以借鉴欧洲数字共同框架模式,包括如何平衡电子产品与视力保护、如何让孩子学会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网络世界的伦理教育,都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刘强认为,信息革命背景下,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班级授课制,要转变成以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主的未来教育形态。空港二小在落实未来学校的过程中,着力打造三个课堂:优化空中课堂,打造双师课堂,探索融合课堂。双师课堂包括中国网小记者的审辩式思维的培训、与新英才合作开展的外教课程、与机器猫合作的编程课程等。

王素指出,教育目标的变化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因此需要引入项目式学习、沉浸式体验的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从两个方面改变教育,一是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在美国,A New Model评价模型可以取代SAT作为录取标准之一,记录学生日常的关键性行为。我们要推动从单纯的学业评价到对学生素养的综合性评价的转变。除了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开发对老师的综合评价。去年教科院搭建了一个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框架,在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开发出对学生日常常态化表现的记录工具,将大大减轻老师负担、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人”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政府事务部副校长牟鑫梅指出,因为是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所以学校以培养浸润中国文化,拥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为目标。她认为未来是人机交互的未来,人和机器最核心的差别,就是情感体验,因此人的身心健康是核心基础。身心健康要落实到对一线教师的关怀当中。学校一直对一线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学、教练式辅导、关注身体健康的培训,夯实一线教师的尊严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让一线教师一直被看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校长任志梅认为,关于教师能力模型的构建,不仅要关注技术,更要回归人文关怀。未来教育要关注人的理想志向、身心健康、终身学习。教育的现代化重点是人的理念的现代化,必须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和课程。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校长王晓芳表示,未来教育中,人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人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教育的方向,只有把人的智慧和积极性发挥到最大,教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未来教育中,学习空间是个性化的,泛在化的,融合化的,教育要创造更多的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依托信息技术,依托网络环境,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教育适合生命成长,人人向美,美美与共。

王素认为,与会嘉宾对于未来学校的认识基本能够达成共识,教育是培养人的,要回归教育本质。技术能够赋能教育,我们要解决的是技术如何去做教育。把握住这两个原则性的问题,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非常多样的。在学校建设中,理念的引导者是校长,最终的执行者是老师,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理上去关怀他们、从能力上去帮助他们。解决好教师的动机问题和能力问题,学校一定能够办好。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干训科科长李君美从做校长培训的经验出发,指出大数据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我们要积极拥抱这种变化。

顺义区教委教育宣传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士文认为,应该为未来学校的发展多多宣传,大家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互相分享,以此带动更多学校关注和支持未来学校建设。

顺义区教委小学教育科科长黄秋凤指出,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具有智能化设备的学校,而是要关注如何把未来学校的研究理论转化为真实场景、精准教学和精品课堂的建设,如何利用学校的智能化空间和教师的能力素养,来推动学校从传统教育向未来教育的转变。

张军堂对本次“思享会”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赞扬了“思享会”的活动形式与活动内涵,并呼吁更多教育人为教育评价改革做出努力。他强调,未来学校要关注“变与不变”,立足于传统进行创新,对教师的关爱是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评价也要随之调整。他指出,教育要积极拥抱信息化时代,处理好信息化与教育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整体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他希望,公办学校与民办校、国际学校,以及教科研部门、媒体要加强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区域教育新发展。

未来已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变了,我们一脚踏在现在,一脚踏在未来。张军堂呼吁更多教育人为探索未来学校做出努力。

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