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两会超话 | 王素云端对话邵志豪:项目驱动式的劳动教育如何实施?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3-08 | 责编: 曾瑞鑫

今年两会,中国网特别推出了《两会超话》线上对话节目,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与教育专家对两会提案或者议案进行交流探讨。

《两会超话》第二期,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与全国人大代表邵志豪就“劳动教育和未来教育的关系”等教育话题进行了对话。以下为《两会超话》线上对话文字实录,以飨读者。

嘉宾简介

《两会超话》特邀嘉宾王素

王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实证的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未来学校研究、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监测研究、学校建筑与学习空间研究等。

《两会超话》第二期嘉宾 邵志豪

邵志豪,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邵志豪2021年两会建议

★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两会超话》第二期内容

王素: 邵校长,您好!目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网合作,联合在中国网教育频道开设了《未来学校》栏目。我们也希望,借两会的机会和相关的代表、委员们探讨一下关于未来学校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相关话题。

话题一:

劳动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王素: 近年,教育部、国务院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动教育改革。比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其实是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

改革过程中,大家非常注重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现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劳动教育成为“五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推进劳动教育,为如何正确地理解劳动教育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劳动教育提供指导性纲领。

这次两会期间,您也提了相关的建议。我了解到,您就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对今后开展劳动教育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与建议。今天,我想就劳动教育和未来教育之间的关系和您进行一些交流。

今天是为未来培养人,无论学校的教育目标如何变化,教育永远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也能够适应个人发展的人。今天的培养目标之所以发生巨大的改变,最主要还是因为社会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过去需要人做的工作,将来机器就能完成。

因此,今天培养的人进入社会时,更多的工作可能都会由人工智能、自动化去完成,这时劳动者的概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到底什么样的劳动是未来所需要的的劳动?而我们到底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技能?这些是现在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以我想请您谈一谈,在您心目当中,您觉得劳动教育在整个未来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邵志豪: 今天也特别高兴在两会期间的休息时间,和王老师、中国网教育频道一起来探讨“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这肯定是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

前几年,我在关注学术界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从2018年到2020年初,这一年左右时间里,学术界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概念、本质意涵谈了很多,都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追求。

从国家提出理念、到下发指导意见、到学校具体落实,我特别关注学校能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什么程度?

因为所有的教育理念和政策都需要落到学校、落到实际的行动当中来,才会对人的培养产生意义。所以,我以吉林省为蓝本,在吉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全省选择了200多所小、初、高、大不同阶段的学校,做了一些基本调研,有喜有忧。

比较欣喜的是,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所有的学校都行动了起来。

其中也引发大家的思考:这个时代抓劳动教育,抓什么呢?大家很自然地就会和之前的德智体美劳结合。

1951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一周年时,就提出了“五育并举”。当时的“五育并举”叫“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我向老教师、老校友了解到,那时的学习要下工厂、下农田,要从事最基本的生产劳动。

可见,那个时代的劳动教育是真正去劳动,而新时代即使想给学生找劳动的场地,也不便实现。

以学校的学农活动为例,一方面,很多农村已经实现机械化劳动,近年很难找到能让学生真正劳动的农田;另一方面,劳动场地并不适合大量学生同去。以前学校规模不大,学生数量相对偏小,现在学生“浩浩荡荡”地去,有可能把地里的庄稼都给踩坏了。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这个时代的劳动教育该培养学生什么?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的培养外,更多的是否是一种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些都是必须要坚持的。

我也和学生交流,如果未来真的走到了人机共存的时代,最基本的劳动都由机器人完成,那人做什么呢?人除了享受机器人提供的劳动成果,是否还应该指挥机器人、创造机器人?是否应该有新的创造任务?

这个新的创造任务,便是走向人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是,人们是否应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价值理念?

无论何时,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这个世界还在发展,人永远离不开劳动。将来,劳动的内容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人的劳动品质不会消失,只是将更多地转向创造性劳动。

所以,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关注:

第一个,更加注重综合劳动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一项技能。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应该是综合的劳动能力,能处理社会生活当中面对的复杂问题。

第二个,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的劳动能力。

第三个,更加关注创造性劳动。更多的劳动成果,不单单是我们想象的狭义的体力劳动,而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创意性劳动。

最后,劳动教育更多地还是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真正把总书记所说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样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和精神,根植于内心,然后在自己对未来的创造、奋斗中践行。

王素: 我觉得您谈的特别好!随着时代发展,与几十年前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相比,现在劳动教育的内涵有很多的扩展。

话题二:劳动教育形式 

王素: 我也特别注意到,您在整个调研中有很多具体的数据。

您的调研显示,尽管目前我们期待劳动教育在内涵上有所拓展,不是过去的简单劳动,但是实际上,学校真正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所以,当前学校的劳动教育,基本还是以简单的劳动或较复杂的科技活动、职业体验、服务性劳动等为主。

在未来教育、学校教育中,我们非常期望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关注到知识技能,更多地要关注到高阶思维等的培养。对于当前学校教育现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说,东北师大附中有什么好的实践,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样本?

邵志豪: 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确实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好的想法不一定能实践下来。究其根源,是劳动资源比较匮乏。

现在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最基本的是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

第一个如最常见的值日生。

第二个,学校有一些空间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比如公共区域的公益劳动。东北师大附中组织两周一扫除,公共区域有扫除任务。

第三个,东北特殊的劳动形式——扫雪。我们学校里,每年的下雪天以“雪停”为令,雪一停,第二天中午全校师生便会扫雪,30分钟之内校园里的雪便会扫干净。此外,我们学校到现在坚持了30多年“值周班”活动,即一周一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学校的公共卫生等活动。

这些就是最基本的生活劳动,帮助学生养成生活习惯。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些在未来拓宽一点?把它变成校园公益性劳动。

未来社会需要人们更多地承担公益性劳动,有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助人为乐等活动。我们也在尝试,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类似的公益性、服务性劳动。

还有,我国社会现在逐渐走向老龄化,年轻学生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多地承担老龄化社会当中的社区服务?

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VC志愿者社团”,专门在节假日的时候去敬老院、孤儿院服务。公益性劳动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去参加图书馆的志愿者、义工等劳动服务。在走向未来社会中,特别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劳动服务将越来越多。

我在寒假和学生座谈的时候了解到,有的初中学生参加了交通岗宣传站岗的义工;有的学生参加了图书馆专门管理书籍的志愿者。

高二的学生还向我介绍,现在网上有志愿者相关的APP,想当志愿者在网上注册申请即可。寒假返乡时,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参加了过年期间社区的疫情防控服务。日后,这些劳动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学校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校园里的公益性服务劳动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参加校外的社会化公益劳动。最后,学校也应有意识地创设条件为学生开设创造性劳动和创意性劳动的空间。

东北师大附中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有很多上述尝试。比如,学校初中的生物课开设了一个社团活动:从植物当中提炼精油、进行包装,最后将劳动成果进行校园义卖,所获得的资金捐给慈善机构。

我想,这是一种劳动价值的体现。虽然金钱数额很小,但是这样的创意劳动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很大。

学校高中的美术课也输入创意劳动:学生参加美术课的雕塑课,动手制作清明上河图的模型,捏塑、烧制,学生们齐心协力,一年一届学生完成了1/4,今年已全部完成。

我问授课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多学生来捏里面的陶人?”老师说,每个学生捏出来的表情是不一样的,放在一起细细地看,清明上河图里的每一个小人儿都是有差异的,这样就能保证多元化,而不是像机器做出来一模一样。

于是,我体会到,这种让大家既团结协作,又有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劳动,已经超出单纯的劳动。它更多的关注人的培养,培养面向未来的,既有合作能力、又有个人素养,既强调合作、又有独立创造力的人。

话题三:

劳动教育与课程、项目、活动的结合 

王素: 刚才谈到,有一种劳动类型是公益性的劳动。此外,我还特别地感兴趣,咱们学校学生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劳动,和现在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同时,这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

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项目式学习,它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而且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解决问题,是综合性的学习。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或许都能在这样的学习中实现。

当然,对学校而言,比较有挑战的是课时紧张,尤其是高中。那么,在学校当中,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劳动教育同现在的学科教学、创造性的项目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在课程上或者学习方式上做一些新的探索。我们也看到,国外有一些相关的做法。以芬兰为例,在芬兰高中的“创新型学校”,学生高中时期就能拥有与社会工作相关联的实践机会,这得到世界的推崇。

刚才您也谈到了,我们学生的义卖活动虽小,但意义很大。如果和课程相结合,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真实世界,是否能更好地进行类似财商培养等方面的培养?

我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小时候,我也在长春读书,当时就读的学校搞了一个校办工厂,组织我们做浆糊。做浆糊,也为社会创造价值。我读初中的时候,就读学校也有一个校办工厂,组织缠小变压器。以前,我们也有学工学农的活动等等。

其实我想跟您探讨的是,您觉得未来教育中,学校是否有可能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为学生创造一些跟社会实际工作相关联的机会?这样,劳动教育既是课程,又是劳动,还是学生活动。

因为完全依靠社会资源是不便的,路途较远导致花费时间较多,与学校本就有限的课时有一定冲突。所以,像校办工厂等形式的出现,当然有更好的形式,是否也对探索学校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有所帮助呢?

邵志豪: 校办工厂的历史应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东北师大附中有好几十所校办工厂,因为需要生产劳动创收,现在校办工厂已几乎没有。

我们首先是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将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通用技术结合起来。

高一、高二的学生,必修通用技术。同时,我们将通用技术学科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拓展到STEM课程,教给学生更多的基本劳动技能,也培养他们对现代化技术的探索,更多地想让学生体会到,未来劳动是一种学科融合的劳动、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

我们在高二年级给学生开出四个必修的模块:一个是服装设计模块,一个是汽车模型设计,还有木结构设计与创作、智能家电的控制系统。

实际上,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在这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中,学校是主阵地。因为学校给学生的教育更为系统化,既有理论的提升,又有能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要落实劳动教育主阵地,核心就是要课程体系来保证。

除了必修课程之外,我们也探索开设了很多选修课程。比如学校开设厨艺课,鼓励学生做菜肴,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营养学等元素。

以重阳节为例,教师教学生做重阳糕,并让他们带回家给老人吃。代代相传,这样的劳动教育还体现了优秀文化的传递和传承。同时,我们也结合其他的校本课,开设节能车、陶艺等课程。

其次,我们不断在探索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像刚才说到的“商业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我们学校很早以前已经开始探索“学生超市”。随着时代变化,现在我们把“学生超市”改革成了“文创超市”。学校专门为学生拿出一个教室空间摆放商品,让学生结合政治学科中的经济常识,进行服务性劳动、创造价值。

其中有些商品是学生的闲置物品,可以租用、交换或卖出;更多的商品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比如陶艺课做的陶艺作品、学校的吉祥物、学校标志的笔记本等文创物品。

学生通过和厂家商谈、进货、清理,进行基本的商业运作。年底向学校汇报时,学生有很多状况:有商品积压卖不出去赔钱的,也有商品储备不足脱销的。综合来说,一年大概盈利5000到6000元,随后全部捐给学校的慈善基金会。这样的服务性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经历、体验更重要。

还有,大家普遍认识到,理化生实验课程中,学生基本实验用品的整理、归类及实验室的清扫等,都是最基本的学科劳动。

现在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也专门设有劳动教育的文本阅读,历史、语文等文科学科更多地从学科角度向学生传递、传承劳动文化、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精神。

不同的学科,都可以做到劳动结合来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这样可以避免单独为劳动教育拿出课时,也克服了课时紧张、活动多等问题,以免教育不断地做加法。其实我们更希望促成融合。

王素: 东北师大附中真的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因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发生变化,我们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态度、价值观和能力。这样的培养,势必让学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随之改变。

因此,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的课堂内发生,学校还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能够解决真实问题的场景。

当然,这种场景可能是服务类的,也可能是创造性的,有些可能是跟学科结合的,有些可能是跨学科的活动,还有些可能是社团类的活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是力图通过不同的学习场景、学习任务的设定,来综合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跨学科的融合,或许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课时紧还需要复合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把这种劳动和其他学科要培养的思维、创造性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未来的学校有很多的变化,也非常值得期待。我相信,东北师大附中的有益探索,也能为其他学校提供非常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话题四:

如何解决劳动教育的师资问题 

王素: 我还注意到,在您的调研当中,其实也谈到了当前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当下的劳动教育没有专任的教师,授课可能也缺乏专业的培训,不知道如何来设计活动,也不知道如何来设计方案,或者创设劳动场景。所以,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可能面临着重重困难。

培养上述教师,根本上可能会从师范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等入手,但都需要时间的。在当前情况下,如果通过教师培训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您觉得开展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政策的支持?重点应该培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负责劳动教育的教师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邵志豪: 劳动教育实施起来,更多地也在考验学校和老师们的设计、创意。学校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成长创设。

我举一个特别实际的例子,我们学校和大学共同为学生搭设了几条人才培养和的通道,其中一条是鼓励学生在大学教授指导下,完成一个人文社科项目的调研,并撰写论文。我们就把劳动教育的元素真实地融入在里边。

比如学校在对接教授和学生时,只给予学生教授的电话号码,学生联系教授是学生自己的事。短信怎么发?邮件怎么写?这就是面向未来的学生可能要体验到的劳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劳动并不需要远距离的联系,现在就需要教给学生,如何和教授第一时间联络?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和教授一起讨论选题?如果确定为社会调查类选题,如何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调查的数据需要统计、整合、写成报告,报告怎么去征求老师的意见?

结题后,我们还会带给学生一些未来走向社会需要的劳动意识,比如,教师节的时候,学生怎么给老师寄一张贺卡?这是最基本的师生联络。

又如,学校会将学生的优秀论文编辑在一起出版一本书,这本书由学生送给老师。怎么送?怎么感谢?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任务式的、项目驱动式的劳动教育。

这样的项目研究,不仅教会了学生与人相处,还教会了学生勤奋努力地钻研学术劳动,也教会学生怎么与人沟通,用自己的勤奋、劳动让他人感受到,帮助自己是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的。我认为,这些对于培养现代社会中面向未来的人才,是很重要的。

学校也开发、联络了吉林大学,共同做理科的项目研究。我也看到很多团队开题、结题。有一个是同眼科领域的教授一起做的项目,其中有很多的调查。

这些可以让学生更开放,鼓励学生走出去,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师资问题。其实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都是劳动教育的师资,都是学校可以利用的。成人都可以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导师,因为我们都是劳动人民。

那么,给学生一定技能讲授的同时,更多地是传递给学生“我们也是勤勤恳恳劳动才创造了现代美好生活”这样的观念。

第二,这之外,真要把学校劳动教育扎扎实实做下来,还是需要专职教师。专职教师的劳动教育,为高质量的、高端的、面向未来的复合性劳动课程开发提供了一定基础。

但是,现阶段单独培养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肯定是有难度的。其实可以找相近学科的老师转行、兼职,或者转岗。

比如,我们首选的是物理老师、物理实验员、计算机老师。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还有从职业技术学校聘请所来的。学校的两位年轻老师都是从物理系毕业生招聘培养起来的。

适当的劳动教育专业培训,主要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操作性的培训,让教师把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的操作性的东西放在前面。

因为,有可能学科老师把操作性的东西放在辅助。那么,现在调换一下,让教师把操作性的东西放在前面,把理论性的知识作为辅助。

比如,学生做彩灯时,电路连接要连灯泡。物理老师可能会画图纸、画电路图来分析串联、并联等,劳动教育技术老师则更多地要讲解实际的操作,怎么把电线拧紧、把绝缘胶带缠好?怎么安插灯头插座?其实,这是技能教学的内容呈现的置换问题。

第三个,很多任职劳动教育岗位的都是兼职的老师。比如,我们学校开厨艺校本课的老师,是学校食堂营养师,并不是专任的教师。学校以前也聘请过职业技术学校的厨艺教师,但是因为一周就一次校本课,对其工作也会有干扰。

所以,我们就鼓励学校的食堂营养师授课,他既有营养学的基础,也接受了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指导,能够较好地结合自己的厨艺任职。

至今,他已经开设了三年课程,学生也很喜爱。我们可以广泛地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更好地做到劳动教育。

如果需要政府支持呢?

一方面,需要资金的到位,教师培训、教师招聘、专职老师增加编制、兼职老师的待遇、课程空间的开发建设等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为这部分老师提供专门的培训机构,不断设立一些面向未来的课程。比如STEM理念的培训、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先进的工厂,参观、学习、了解,把新的课程纳入进来。

最后一方面,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培育,也需要政府把地区或地方的工匠、劳模、先进工作者作为课程资源组合起来。

随后在该课程资源平台进行学校和劳模之间的双向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劳模不清楚去哪里传达劳模精神;学校也不用通过个人、家长等渠道去联系、邀请;对学生而言,也有更真切的感受,真正是做到身边的劳动者最光荣。

我认为,多方面进行解决,可以较好地补充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

王素: 刚才听您讲如何解决师资的问题,实际上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教育供给的社会化解决。比如,让高校、职业学校、整个社会上相关的人员成为劳动教育教师。

第二种是培养专职教师。这不仅需要提供政策相关的支持,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这种培训,一方面是技能性的培训,我认为还有一方面是,设计活动的要求使得与未来学习方式更加相关的工具类、方法类的培训也被需要。

政府如若能够提供资金和资源,促成劳动资源平台的建设,这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和您交流非常开心,也期待东北师大附中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将来大家能有更多的交流。

邵志豪: 我的建议里也提到,劳动教育应有一个教学的交流平台,便于大家了解具体的做法,因为劳动教育肯定是更能体现出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课程。

王素: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实咱们有很多国家建设的资源平台。这个资源平台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甚至包括一些实习渠道指南等。

这些资源其实都可以放在劳动技术教育的平台上,对学校之间、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大家在平台上,既可以学习他人,也可以找到同伴,可以进行更好的社会资源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