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教 >

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3-05 | 责编: 徐虹

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在对职业生活事件的编码、再认和启动阶段是否具有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魏淑华、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教授宋广文、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大均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附:研究报告(摘选)

一、问题提出

在教师心理研究中,教师职业认同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

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教师的职业认同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也是影响其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职业认同不仅直接影响职业幸福感,而且其他变量如职业压力等风险性因素和心理资本等保护性因素也通过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幸福感等职业结果。提高职业认同水平,有助于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改善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和职业幸福感。

虽然职业认同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绩效与职业幸福感等的保护性因素已经获得以上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职业认同是如何发挥这些保护功能的内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对此问题的探讨。社会认知加工理论是将心理加工和信息传输的理论应用到社会心理研究中,通过研究具有不同社会心理特征的个体对相关社会信息的系列加工步骤中的差异,揭示个体的包括职业心理在内的社会心理的内部发生机制。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具有不同职业认同水平的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进行编码、再认和启动时的社会认知加工特征,来揭示教师职业认同的内部发生机制,以推进职业认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和职业幸福感的内部机制的探究。

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的结果,本文对不同职业认同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的社会认知加工机制提出如下假设:

(1)职业自我图式是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进行社会认知加工的内部认知结构。

(2)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职业自我图式特点导致其对职业生活事件的不同社会认知加工偏向。

二、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的编码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1.对被试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编码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对正性条目的正性编码量和负性编码量存在显著相关,高职业认同教师的正性编码量显著高于负性编码量。

2.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编码偏向分析发现,相比较于低职业认同教师,高职业认同教师在对积极和中性职业生活事件的编码上更具积极偏向。

三、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的再认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1.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对正、中、负性条目的再认量分析显示,高职业认同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相关信息的学习更有效,更少发生记忆偏向。相比于低职业认同教师,高职业认同教师能够再认更多原有正性和中性条目;而相比于高职业认同教师,低职业认同教师将更多新加的中性和负性条目判断为了阅读材料中的原有项目。

2.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再认偏向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类型与原有/新加条目再认正偏向上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高、低职业认同教师在对测试材料的再认积极偏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的启动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1.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不同性质启动量分析结果发现,相比较于低职业认同教师,高职业认同教师在面对各种职业生活事件信息时的积极倾向可能行为都更多;相比较于高职业认同教师,低职业认同教师在面对积极的和中性的职业生活事件信息时做出中性倾向的可能行为更多,低职业认同教师在面对中性和消极职业生活事件信息时做出的消极倾向可能行为更多。相比较于低职业认同教师,高职业认同教师的可能行为倾向更积极。

2.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启动偏向分析结果显示,在面对积极的职业生活事件信息时,高低职业认同教师的可能行为积极偏向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面对中性和消极职业生活事件信息时,高职业认同教师具有的可能行为积极偏向高于低职业认同教师。

五、讨论

根据已有研究,我们作出了职业自我图式是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进行社会认知加工的内部认知结构、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职业自我图式特点导致其对职业生活事件的不同社会认知加工偏向的理论推断,总体来说,三个实验的结果支持了推断。

编码实验研究发现,(1)高职业认同教师的正性编码量显著高于负性编码量;(2)高职业认同教师更多将正性条目编码为正性;高职业认同教师更少将正性和中性条目编码为负性;(3)高职业认同教师在正性和中性条目的编码正偏向上显著高于低职业认同教师。这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显著影响其对与职业相关事件信息的编码,高、低职业认同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相关事件编码特点,高职业认同教师的编码更积极。

再认实验研究发现,(1)无论是对原有条目还是对新加条目,高职业认同教师的再认量都显著高于低职业认同教师;(2)高职业认同教师能够再认更多原有正性和中性条目,低职业认同教师将更多新加的中性和负性条目判断为阅读材料中的原有项目。这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显著影响其对与职业相关事件信息的再认,高、低职业认同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相关事件再认特点,高职业认同教师对职业生活事件信息的学习更有效,更少发生记忆偏向。

启动实验研究发现,(1)在总体的启动量上,高职业认同教师启动更多的正性条目,低职业认同教师启动更多的中性和负性条目;(2)在三种性质条目条件下,高职业认同教师的正性启动量都显著高于低职业认同教师;(3)在中性和负性条目的启动正偏向上,高职业认同教师显著高于低职业认同教师。这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显著影响其对与职业相关事件信息的启动,高、低职业认同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相关事件启动特点,高职业认同教师的启动更积极。总之,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影响了其对职业相关事件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高、低职业认同教师对职业相关事件具有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高职业认同教师的社会认知加工更积极有效。

个体的自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主要与职业自我图式的积极-消极角度有关。具体到本研究,我们推断,不同职业认同水平的教师都存在积极职业自我图式和消极职业自我图式,但低职业认同教师的积极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较高而其消极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较低,而高职业认同教师的积极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较低而其消极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较高,从而导致高职业认同教师对社会信息加工的积极偏向,这是教师的高水平职业认同促进其工作绩效与职业生存状态的(部分)认知机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职业认同水平教师的不同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的高低呢?Bower(1981)的情绪网络理论认为,每一种情绪都在与该种情绪相关的认知网络中被表征成一个结点,当结点被激活时,这种激活将在网络中扩散和传递,并唤醒与之相关的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判断等认知活动。随着相关结点激活水平的提高,当情绪持续的时候,相关信息就更容易从记忆中唤醒。这时,与该种情绪一致的相关信息就表现出较低的阈值,容易被个体加工。同时,一个情绪结点的激活,与之相反的情绪结点就被抑制,与被抑制结点相关的信息不易被加工,表现较高的阈值。面对同一情境,个体某些情绪结点的激活水平取决于个体对不同情绪的敏感性,而不同的敏感性是由不同的个体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有关认知加工偏向的众多研究发现,个体在认识过程中会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产生选择性偏好,这种偏好广泛存在于知觉、注意、记忆等任务中,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会有选择地注意、提取并重构事件,以与自身内在的个体心理特征相吻合。所以,个体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体认知图式阈值高低的一个因素。在本研究中,职业认同即是影响教师不同职业自我图式激活阈值高低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