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田国英:逐梦非遗四十载“文化标签”融日常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21-03-03 | 责编: 刘佳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田国英:逐梦非遗四十载“文化标签”融日常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以“健康、品德、人文、科学、艺术”五大素养为核心,全面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多元开放的“康+”课程体系,依据国家基础、精品拓展、自主选择三大类课程,划分为“体育与健康、公民与社会、阅读与人文、科技与创新、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所有领域,更是“艺术与审美”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坚持“以美促德,以美育智,以美强体”,以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探索‘剪纸课程与学校文化融合的模式研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学校文化浸润学生心田。校长田国英如是说。

“普及+提高”传统文化常态化

在学校,传统文化浸润日常,课堂才是最有效的载体。在北医附小,传统文化课程已经遍地开花,以“基础课程普及化、拓展课程校本化、自选课程社团化”的方式,“普及+提高”双管齐下。

首先,是基础课程全员化。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必修课程,田国英介绍,学校始终遵循“学科渗透、多学科融合、全员参与”原则,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程,体现“全员育人”理念。

此外,是拓展课程校本化。剪纸、经典润心是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目前,教材已经在全国发行。在北医附小,学生全员参与、每周一课,融多学科知识、多领域文化为一体。此外,京剧课程进入低年级课堂,男女分班上课。“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田国英说。

第三,自选课程社团化。田国英介绍,学校开设经典诵读、非遗等传统文化社团16个,学生600余名。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建设,学校精心搭台、精细规划、精准培养,学校给孩子们创设了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大舞台。经过精心筛选,雕版印刷、面塑、榫卯结构、石头画、棕编等11项非遗项目作为学校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为有效推进课程实施,学校还特别聘请非遗专家指导课程实施;组织全体学生走进稻香湖非遗城体验课程;非遗小达人走进社区、敬老院、学校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力求使非遗文化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文思雅趣、巧艺匠心能够入脑入心,在学生心中播洒下“爱非遗、护非遗”的种子。


手巧心灵 人人会剪纸

在北医附小,人人一把小剪刀,剪出心中巧思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文化标签”。剪纸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精品课程,也采取了“分层、分类、分学段”的三类实施法,促进课堂优化。

针对剪纸,学校出版了系列教材,而新版剪纸教材覆盖1至6年级。“每年级主题、内容不同,改变了之前单一的技法学习,转变为剪纸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教材的重点突出体现目标引领课堂教学。”田国英说。具体到各年段:低年级主要学习折剪基本花纹,运用这些花纹装饰设计简单形象;中年级增加掏剪剪法,设计简单纹样组合、稍复杂的自然形象;高年级增加大量名家作品赏析,主题创作设计。剪纸教材的优化完善,使每个年段的课程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融合,在培养学生心性、提升剪纸技艺水平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剪纸也已经通过学科课程、主题研究课等形式,排进学生日常课表中,如:思品课学习了解我国剪纸文化;数学课结合剪纸学习轴对称图形;美术课剪画结合创作作品;语文课结合剪纸作品进行《快乐校园生活》小练笔;英语课用生动的剪纸帮助孩子学习单词……剪纸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语言”在各类课堂上通用。此外,学校还通过“主题研究课”探讨跨学科整合研究的重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评价跟进,田国英提出,采取知识技能与课堂表现、基本作业与作品创作、参与各级交流展示活动相结合等,通过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在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田国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