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她是永远不老的神话和传奇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郭其俊 | 时间: 2021-01-21 | 责编: 罗天林

引子

“用一转身离开,用下一辈子忘记。”

2019年4月11日,人大附中现象的缔造者、著名校长刘彭芝用受聘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的方式,拉开了她和她耕耘了45年之久的人大附中之间的距离。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等一众领导出席颁授仪式,可以说,是在用会议的高规格,体现对刘彭芝校长的高肯定和高重视。当然,对于一位一生都献给了一所学校并且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著名校长而言,也配得上这份尊重和尊敬。

体现人大对刘彭芝校长高度肯定和重视的还有聘书扉页上精心撰写的一首小诗:

“人生为一大事来”是刘彭芝的座右铭,她让我想起两千年后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人生为一大事来”,也让我想起两千年前孔夫子。据说,公元前479年的4月11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两千多年来,我们始终无法把他忘记。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点,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是停点。”

足球比赛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运动员的运球,看不见的是运动员的停球。其实,停球才是足球运动员最高超的技术。

刘彭芝担任名誉校长后,就真的拉开了和人大附中之间的距离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了,这应该是一名大智者参透人生后的必然选择。

对于每一个即将“停球”的教育人来说,刘彭芝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走上岗位都是偶然的,离开岗位才是必然的。面对角色的转变,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所以,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但我们还是希望刘彭芝能多出来传经布道。

2019年7月8日,“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第二讲在北京市潞河中学举行,刘彭芝应邀担任主讲人,这是刘彭芝担任名誉校长至2020年底以来,几乎唯一的一次公开演讲。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她的报告依然风趣幽默,一个个故事都精彩励志。尤其是将近4个小时的报告,她连休息都没休息,始终神采奕奕,仅这种精神就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学生们。

不知为什么,刘彭芝出场越少,我们越牵挂她。也许,“哪些经过时间洗礼依然牵挂的人,才真的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物


刘彭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原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青少年劳技教育发明创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等职务,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评论


郭其俊: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教科院及附属学校党委书记,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等职,是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深圳市首位"百万年薪"公立高中校长和公立教科院院长,也是《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国重点推介的高中校长。

印象

01

“她是学科天赋最高的中学校长,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卓越的校长一般都不是培养出来的,学科上的高天赋和管理上的高素养是其成为卓越校长的根基。

刘彭芝回忆我国恢复高考之初其当数学老师时的情景,迎接高考时,遇到大家在校不好解决的题目,教研组长就让她带回家做;她回家后做不出来的题目,就找自己的先生帮忙;自己先生还做不出来的题目,就去科学院数学所找她老师的先生、华罗庚第一代弟子许以超;如果这题难到谁都不会做的情况,有一次急了,她就去找了陈景润。

在中国,恐怕没有第二个中学数学老师,要陈景润才能给予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帮助。所以,不能想象,1989年,她的学生就获得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冠军、个人银牌,这是人大附中历史上的第一块国际奖牌。从此,人大附中迈出了腾飞的脚步。

02

“她是始终跟党走,一生致力于为国培育超常人才的杰出校长。”

在刘彭芝的话语体系里,始终贯穿着一条明线和一条主线。

一条明线就是永远跟党走,刘彭芝说:“习总书记的许多金句我都感触很深,是我行动的指南,也是我践行的力量。”

现在,刘彭芝常放在口边激励自我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一条主线就是一生致力于为国培育超常人才。刘彭芝表示,人大附中第一是起步早;第二是信念坚定,一直坚定不移地抓;第三是方法比较科学,每一步都是经过分析研究以后再实施,然后在实践中不停地调整和完善。

03

“她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是新中国自己的教育家。”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为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组织访谈了“两委一室”主要领导以及历史上为海淀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各个层面的代表,刘彭芝是组织确定访谈的唯一中学校长代表。

从访谈报道中可以看出,海淀区教工委给予了刘彭芝极高的评价。海淀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中说:“有评论说:‘她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是新中国自己的教育家。在她的领导下,七年功夫,居然奇迹般地有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好中学。’改革开放40年,她是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她就是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

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来,刘彭芝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她曾经对老师们半开玩笑地说,“我已经没有‘我’了,我感到自己已经化作无数个细胞,撒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融入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沃土中。”

“教育家”不应该是一个高在云端、高不可及的“圣人”,每一个有这样奉献精神的教育人,都配得上“教育家”的称号。

04

“她是留下很多名言警句和宝贵思想的可爱的‘大姐姐’校长。”

我很喜欢刘彭芝的举例引用。

她的举例有学者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所以,她说:“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拨云见日,发现儿童,只有发现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

我不由自主地想应景几句:“同时,不忘发现新时代新女性的力量,不忘体悟‘人之为人’的‘全人教育’的要义。”但发现,还是刘彭芝阐释的文字充满穿透力和气场!

我也很喜欢刘彭芝的名言警句。

如:

创造适合每位师生员工发展的教育。

爱与尊重是教育工作者长久的诺言。

立德树人是一项人心工程,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心印心、以心塑心、以心传心。

我们的教育,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受人尊敬。

说到底,教育事业就是灵魂事业,教师是灵魂工程师。

我更喜欢刘彭芝的引领担当。

刘彭芝说:“帮助薄弱学校,做好优质资源的辐射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决心和做法。我们认为,办好人大附中,是一种引领;帮扶薄弱学校,则是一种担当。作为人大附中继续发展的一体两翼,在引领和担当的过程中,人大附中将实现优质中学的价值最大化。”

刘彭芝常说,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观察

“教育无国界,但教育家心中有祖国。”

时间回到2013年1月20日,“人大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人大附中综合楼四层报告厅举行,国务院参事室部分参事、海淀区各中小学校的校长书记、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基地第二期校长班学员、人大附中及其联合学校的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和校友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在刘彭芝看来,教育无国界,但教育家心中有祖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教育工作者要思考,要自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有中国泥土的芬芳;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心里有中国情怀,身上有中国印记。这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她进一步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几乎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关起门办教育,不仅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因此,在当代中国教育,在树立中国情怀的同时,还要有世界视野。无论是鸦片战争的被动开放,还是最近30多年的主动开放,开放之后如何科学处理中外关系,就必须是文化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影响至关重大。”

刘彭芝举例说:“东海有圣人,西海也有圣人;中国有优秀文化,外国也有优秀文化。在文化观上,我们必须有一种开放的胸襟。在正确处理中外关系上,我这里好有一比,就像大海,百川来了都接纳,但百川入海后,味道都变咸了。百川来了都接纳,这是有容乃大,味道都变咸了,这是以我为主。因此,正确处理中外关系,我们要做大海。说到底,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把中国情怀与世界视野结合起来,我们就成了大海。”

“在当代中国办教育,当然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这种吸收借鉴不是照搬,更不是西化,而是消化吸收以后的自我充实和完善。作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要学习人家的好东西,我们自己也要有好东西让人家学习。我们的教育大树,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掌握外国各种先进的养护方法,让这棵大树长得更好。我们要通过洋为中用,最终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自觉、教育自信、教育自强。”

刘彭芝认为,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教育家有一代教育家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教育家的最大特征只能是中国情怀、世界视野,只有兼具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教育家才有新作为、大作为,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兼具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当代中国教育,才能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对世界教育事业和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刘彭芝说,思想来思想去,最能准确表达我这几十年切身感受的正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说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虽然很古老,但是它一直与时俱进,有因有革,不断创新,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极高明而道中庸”,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其中最高明的办法是不走极端,注意分寸,把握好度,稳中求进。这两句话,是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克服各种困难的最大法宝。这两句话,既是中国哲学的命脉,也是中国教育的精华。

刘彭芝指出,人大附中能有这十几年的又好又快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因为对“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有所领悟,并以认真实践。具体可以用六句话24个字来概括,即中国情怀、世界视野、有因有革、返本开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

按照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旨趣,人大附中努力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遵循有因有革、返本开新的思路,人大附中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上大胆探索,有继承、有创新,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有时代气息、有面向未来发展空间的教学体系;沿着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路径,人大附中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切实的措施,帮扶薄弱学校共同进步,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联系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陶行知先生认为,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民族之兴衰。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之境界决定了学校之境界,校长之思路决定了学校之出路,校长之思想决定了学校之高度。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面旗帜,将左右学校的发展。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充其量是机械运作的“工匠”,简单重复的“监理”。思想的缺席,就是灵魂的缺席。思想缺憾,往往成为教育不尽如人意的致命因素,办学无思路,实际上是教育无思想。

校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讲,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时代发展变迁所提出的新课题;二是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这二者之中,后者对于刘彭芝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最终意义上决定着刘彭芝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发展方向。

校长的教育思想不会与生俱来,不会静止不变,也不会本能激活。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学习,一把开启生活,一把开启思想。要成为思想先进的校长,首先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在这个因追求新奇而人文底蕴不足的教育生态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态,沉浸于书香墨卷之中,读圣贤经典,与大师对话,实为难能可贵。“茶能醉我何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在学习上就要有坐禅之功夫,磨杵之恒力,反刍之习惯。只有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充实自己,才能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最后,愿我们都能像刘彭芝一样,借教育修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