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中国网教育频道、北京聚赢恒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重构教育生态·共绘未来蓝图”2020年第九届中国网好教育颁奖盛典举办,盛典对一年以来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做出总结与反思,共商未来前进方向,并鼓励和表彰了这一特殊时期做出贡献的教育机构和人物。
圆桌论坛环节以“解构投资者视角,拥抱教育产业新趋势”为主题展开讨论,由国金投资的投资总监范昊坤、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谈文舒、天使湾创投合伙人汪震宇、蓝象资本合伙人周爽四位嘉宾对此话题进行精彩的观点分享。
以下为分享的全部内容:
2020年互联网几笔最大的融资均发生在教育行业,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的热捧还会持续多久?
范昊坤:2020年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比较热闹,尤其是K12大班双师的头部企业,他们之所以受到资本的追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空间足够大,二是自身模式逐渐成熟,三是疫情的催化,四是二级市场对已上市企业的认可。
究其根本,一个有需求、有规模、能创造长期价值、有市场认可的赛道,其中的头部企业必然会成为用户和资本的共同选择。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首先教育行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用户需求始终存在。在线学习的用户习惯已经逐渐养成,未来又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那么,只要能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在价格与价值上有效创新,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有足够的天花板,在线教育就会持续受到资本的喜爱。
谈文舒:首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看清楚最近资本重仓教育的动因和目的。最大的动因当然是新冠疫情,这波疫情带来两个结果:第一,线上教育的渗透率从之前的15%涨到了35%,相当于所有在线教育企业免费刷了一大波流量,而且随着疫情的反复,这种流量红利还会持续存在;第二,很多线下机构在这波疫情当中没有挺过来倒闭了,他们的倒下之后留出来的市场空白,在线教育企业也有机会瓜分一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就嗅到了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就是在短期之内,通过砸大钱,在线上教育赛道再砸出一个“阿里”或是“京东”的机会。
所以,如果第一,真的如我们这些资本所愿,这个赛道的战争在两年内达到目的了,头部2到4家巨头瓜分了接近70%的市场份额了,那自然也不敢有资本再砸钱了;或者第二,疫情的红利不能继续了,而且资本砸钱没有拿到相应的用户数目增长的话,这个热度可能就要慢慢消退了;最后还有一个可能,我们刚刚提到疫情带来的是线上渗透率的提升,但其实在线教育企业想要有大副收入增长、想盈利,其实是要看的正价课的付费用户数目和续费率的,如果在现在大水漫灌的情况下,这些核心指标不能有一个持续的优化过程,我觉得大家可能也会观望吧。
从具体时间上预测,我觉得疫情的威胁完全过去,再加上这一波流量投放的结果慢慢显现出来,应该会到2021年的3、4季度。
汪震宇:不知道。但是我们注意到在纳斯达克市场,去年这一波在线大班课的“旗手”跟谁学,其市值已经从最高点312.7亿美元跌至115.7亿美元,回撤幅度高达63%。
我们仍然相信教育是一门好生意、长久的生意,也相信在线教育势必形成一定程度的集中,更相信在线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机构的标配。
我们可能不同于市场的观点在于:
第一,在线直播大班课作为一种服务形态的价值和效率很有可能被过度放大了,其商业模式上的短期成功,是否意味着同等意义上用户体验的成功,以及中长期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和探索;
第二,即便是在线教育,最终也很难形成类似电商的高度集中市场格局。这一点取决于教育的重服务和非标属性、用户天然追求差异化和比较竞争优势、以及用户人群分层的极大丰富性,包括学习成绩、自主性和自控力、付费意愿和能力等等。
第三,基于上述判断,所谓K12在线教育的终局,可能言之尚早。在线教育头部企业阶段性受到市场追捧,毫无疑问是好事,它们就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但另一方面,也需以平常心看待,潮水退去,谁能游得更长远,更重要。
周爽: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市场,但是教育行业的互联网化、科技化水平非常之低,基本还处在工业时代,远远不能满足为1.8亿中国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需要。在线教育使我们看到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解决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的希望,所以有大量优质的创业者涌入,我认为会持续的有优质资本对教育行业更加关注。
教育行业的融资市场出现极度的两级分化,中小机构应当如何赢得资本关注?
范昊坤:近一两年中小机构在融资方面表现一般,主要是因为在五、六年的快速发展后,现阶段市场几乎已经尝试了所有能尝试的创新模式,很多资本看好或者发展迅速的模式或公司都已经脱离了早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早期项目或中小机构能够引起的关注程度确实相对以往较低。
此外,大部分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都容易陷入内卷的状态,比如现在热门的K12大班双师在近两年内就很可能进入一个存量竞争的时代,市场增速下降,巨头之间的博弈会更加激烈,相关领域的中小机构也一定会被殃及池鱼。所以,对于中小机构,我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选好赛道、避开红海、不要盲目跟风,找到合适自己的模式、有机会的话选择错位竞争,不断优化结构,创造真正的价值。先满足活着,再满足活好,如果天花板也足够高,这样的优秀企业,自然容易赢得资本的关注。
谈文舒:其实,我个人觉得,现在离终局,也就是在线教育这个战场的战争结束还很远,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教育不像购物、娱乐,对用户来说它是机会成本远大于金钱成本的事,所以用户习惯的迁移,包括口碑的建立不会有那两个赛道那么快,现在全国1.5亿K12学生,正价课的付费人数不超过1000万人,实际上比例还是很低的,所以中小教育机构还有的是机会,也许未来的一个技术创新或是模式创新就会带来新的一波机会也未可知;第二、K12的教育在看得到的未来都不会完全线上化,公立教育可能永远还是会以线下学校教育为主,那也就是说你很难垄断流量,永远会有很多线下获客的机会。
那么,我对中小教育机构有哪些建议呢?第一、做好自己,抓住教育的本质,好好教书育人。教育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服务,它不像可以电商贩卖的工业化产品,大厂有供应链优势;更不像游戏,大厂做得品质就是香,大机构有流量的优势,有品牌的优势,但是小机构管理半径小,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灵魂,你只要认真服务好,家长自然买单,你自然会名利双收;第二、做好线下+线上的综合服务,现在国家已经把体育课纳入了中考,未来还会在公立考试系统当中加入更多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很多东西是线上解决不了的,那小机构能解决好,就找到了破局点。
汪震宇:不仅仅是教育行业,也不仅仅是一级市场,大家看看二级市场上“核心资产”的走势和其他80%股票走势之间的强烈反差,就不难理解。
这大概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趋势——资金不断流向确定性的增长、壁垒乃至垄断。反过来说,对于初创企业,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可能并不友好。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几点建议:第一点,在市场竞争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有何不同?究竟创造何种独特价值?只要根本点站得住,就不怕它浪滔天。第二点,做好自己,先用心、埋头做成一个好的生意。好生意的特征——满足特定用户需求、形成强用户粘性和好口碑、可持续发展、逐步抬高竞争壁垒。第三点,在融资上花更多时间精力。
周爽:不是所有的教培机构都需要追逐风险投资。中国教育市场里有价值的、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做一个小而美的线下教育机构、做一个高质量的小众教育品类,只要用心运营,把教学质量搞好,都会有自己的市场。没有科技加成的教培是低风险、强运营、现金流稳定的成熟商业模式,他们本身并不适合风险投资,也不该盲目跟风学样。
教育行业的下一个机会将出现在哪?
范昊坤:未来的机会,可能会源于某些因素的变化,给现有赛道带来创新的可能、催生新的需求,比如我们经历过的,微信生态和小额支付成熟带来的知识付费,比如人口结构变化可能会带来的老年教育,比如技术的成熟、政策的改变。
也可能没有什么具体外因,但有人做出了某种价值链上的创新,巧妙降低了用户成本或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可能是某些教育理念的深化及渗透,比如STEM教育的普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和早幼教向三四线城市更大规模人口的渗透等等;有可能是优质稀缺资源的高价供给,也可能相反,是令其平民化的创新;还有可能是一些资源与业态的重新整合;更多则可能是以上几种情况的结合。而重点在于,这些机会将始终建立在真实需求与价值的基础之上。
国金投资一直都在关注教育领域的创新机会,在少儿英语、STEM教育、早幼教、职业教育等不同赛道也投资了诸如久趣英语、兰迪少儿英语、神奇科学家、优贝乐、刺猬教育、青书学堂、豆乐儿歌等教育或泛教育项目。未来,我们也仍然会继续秉承初心,发现美好,投资梦想家改变世界!
谈文舒:我们认为还是成人教育这个赛道。从目前这一轮投资来看,绝大多数的资金确实砸到了K12赛道,这是有道理的,K12领域的教育是刚需,而且线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K12教育在线化里面的问题,最大的两个问题:第一、K12教育既有知识的传授,也需要督促,督促孩子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线上化最大的问题就是隔着一个屏幕,督促基本上是无力的;第二个问题,在K12阶段,即使是教育质量完胜线下培训,家长仍然需要控制孩子的使用屏幕总时间,因为这个阶段是近视的高发年龄。但是,到了成人阶段,上述两个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而且,随着90后和95后逐步走上社会,我们认为这种投资自己、提升自我的教育产品会得到年轻人更多的接受。
汪震宇:我们深信,教育行业的机会仍将层出不穷。因为这是一个长长的雪坡,因为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未解的痛点。
相对而言,我们关注几个方向:K12和素质教育赛道,线上线下融合、兼顾了在线便捷性和可扩张性与线下学习环境营造的服务形态;基于数据能力的个性化教学;成人教育刚需型赛道的在线化智能化探索;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周爽:蓝象是教育科技投资人,我们相信只有科技加成能够持续的创造超额收益。下一个机会可能是当在线教育的效率足够高、成本足够低,开始进入广大的下沉市场;也可能是通过教育硬件的发达,使得音乐、体育等新的素质教育品类更好的OMO化;也可能是AR/VR在教育领域的成熟,带来升级的教育体验。
教育领域并不是一个高科技行业,蓝象持续关注其他领域比较成熟的科技和商业模式进入教育领域的时点并且进行投资,因此每一波新的科技在教育行业找到落地场景的时候,都会有一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