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征文】少年游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陈俐晴 | 时间: 2020-12-24 | 责编: 曾瑞鑫

[编者按]在这个开局并不顺利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痛苦、恐慌、感动,有过泪水、有过欢笑。当中国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时,所有人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居家隔离”、“健康码”、“上网课”、“直播带货”,一个个新鲜的词汇,正逐步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工作模式和学习习惯。

旨在记录来华留学生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度中不平凡的经历,促进不同国家青年一代的人文交流,展示各国来华留学生风采,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来华留学生的积极响应,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中国网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官方网络媒体支持单位,特刊发部分获奖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三等奖作品《少年游》

【印度尼西亚 】 陈俐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南京,是在我初中的时候第一个知道的中国城市。老师朗诵着杜甫的诗句,向年少的我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南京的悠久历史,少年的思绪渐渐飘出了课堂,仿佛来到了那个细雨蒙蒙而又波澜壮阔的古老城市。

年少时的向往来势汹汹,在我心底埋下了深深的憧憬。半年前,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这片土地。

初来乍到,我惊讶于中国便利的交通、快捷的消费模式。可最让我感觉震撼的却是遍地可见的汉字广告,那么招摇,那么热闹,争先恐后地冲我欢呼着,像是在告诉我:“恭贺你,终于来到了中国!”一时间,满满的成就感扫去了我对未来的不安和彷徨。

这里的物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今天订购的物品至多三天就能收到,退货退款服务更是完善得让我能十分安心地在网上购物。当然,最令我感动的当属于中国人的热情善良。当我一时沉迷于网购不能自拔时,取货点里一堆小山似的快递给了我当头一棒。正当我决定一趟趟慢慢将快递搬回自己宿舍时,也许是因为看到我为难的表情,一位中国学姐跑来主动施以援手。得知我是留学生,她更是热情地向我介绍南京当地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景点,而我也受到学姐的感染,放下心中的拘谨,开始与学姐谈天说地。就这样,我交到了第一个中国朋友。

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不只在中文发音上得到了很多纠正,更多的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中国学生的思想多偏向于成熟独立,在我们彼此交换自己的阅历后,我开始迷上了和他们交流的感觉,我的很多想法也潜移默化地逐渐开阔起来。思想上的共鸣,更加拉近了我和中国朋友们的距离。为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他们常常带着我去参观一些著名景点,切身实地感受这里的文化与风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认识南京的第一站。我永远忘不了参观时的感觉,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震撼。暗影室内播放的访谈内容更是让我泪如雨下,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并不是理所当然,它是需要我们去维护、去争取的。至今,纪念馆墙壁上镶嵌的八个大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仍历历在目。

那天,我揣着一颗沉重的心灵回到了宿舍,我思考了很多。我希望我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一切,也只有拥有足够的能力才可以做到如此。我很喜欢《少年中国说》里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当国家足够强大,才可以庇佑少年的心之向往;而作为青年的一代足够强大,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心之所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济世破壁,务实拼搏,才是我辈青年的应有之态。我想,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