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教育均衡最后的“堵点”通了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作者: | 时间: 2020-12-01 | 责编: 徐虹

“尽管我们学校只有76名学生,但近年来,政府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建设经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指标均达标,孩子们如今享受到与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走在湖南省宁乡市东湖塘镇许家坝小学宽敞、开阔的校园,出生于1994年的校长汤敏向记者介绍。

宁乡市副市长陈德奇介绍,自2017年来,宁乡市先后投入37亿元用于学校建设,新建设学校30所,新增学位5万个,在抓学位扩容的同时,高标准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着力打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与“堵点”,全力打通教育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

落实倾斜政策做强教师队伍

许家坝小学只有一至五年级共5个班,却配备了7名教师,其中5名是“90后”,个个本科以上学历。“都是近几年市里统一招聘分配到这里的,尽管学校离城区远,师生也不多,但教师们很有热情,各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家每天欢歌笑语,幸福指数很高!”汤敏说。

“小规模学校大多地处偏远的乡村地区,如果教师队伍跟不上,会越来越薄弱。”宁乡市教育局局长欧正坤说,为此,宁乡通过公开招聘、市外选调、安置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充实边远农村小规模学校,这类学校均按师班比“N+2”(N为班级数)标准配备了教师。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宁乡全市引进各类教师1482名,选送561人到省内师范院校进行公费定向培养。新招聘教师安置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比80%以上;所有公费定向师范生按协议安置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率100%。

与此同时,教师培训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宁乡以五年“360学分”项目为抓手,加强教师培训,建立长沙名师农村中小学工作站9个,充分发挥“送教下乡”的积极作用;在“国培”“省培”“市培”中,优先安排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力度80%以上。2019年度,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开设市级专题培训班,参培学员共200多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业务提升渠道进一步畅通。

设专项资金建标准化优美学校

三桥村位于宁乡市夏铎铺镇,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离城区也不远,然而,多年来村里一直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孩子们上学需要穿过国道线,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村民们很是发愁。

转机出现在2017年,那一年,政府投入800多万元,在村里新建了一所占地30多亩的小学——三桥小学,干净的食堂、塑胶跑道、功能室一应俱全。

当年开学就招了72名学生。“在农村,能上环境这么美、硬件这么好的学校,我们很满意。”该校四年级学生兰旭洲的家长说。

宁乡市教育局副局长喻汉科介绍,宁乡设立小规模学校建设专项计划,从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全市小规模学校提质改造。同时,增拨学校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600元、中学每生每年800元按时拨付小规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对于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

“根据规划,今年宁乡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完成长沙市标准化学校创建,全市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远高于湖南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市内各小规模学校建设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喻汉科说。

“大校带小校”促质量提升

“那几年,眼看着生源逐年流失,心里很不是滋味。”宁乡坝塘镇团山小学校长黄俊杰说,“如今学校越来越美、班班通了多媒体,家长们看到学校变好了,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教师们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了。”

近5年来宁乡市共投入2亿多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所有学校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今年11月,宁乡出台《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决定投资1.2亿元,实现智慧教育“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以上半年疫情期间为例,我们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实现了教学平战融合发展。”宁乡市教育局副局长侯志宏说。

有了信息化硬件基础,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有了更多办法。

宁乡为所有100人以下教学点全部开设了网络联校,平均每周网络授课2节以上,实现优质学校教学资源对薄弱学校的互动式专递课堂。宁乡还在域内落实城区60所优质校带西部60所薄弱校的帮扶工作,实行“大校带小校、名校扶弱校”的联合办学机制,乡镇域内由中心小学和完小牵头,与就近村小组成联合体,形成了“大校带小校、中小带村小、骨干学校带薄弱学校”的学校发展链。

如今,通过不懈努力,宁乡域内小规模学校走上了条件好、队伍强、质量优的良性发展道路,让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子女“家门口上好学校”的目标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