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青岛理工大学:服务区域需求,培育优势特色,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曾瑞鑫 | 时间: 2020-11-30 | 责编: 曾瑞鑫

中国网11月30日讯 “十三五”以来,青岛理工大学科研经费总额4.71亿元,较“十二五”增长49%;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8项,较“十二五”增长44%;省部级项目316项,较“十二五”增长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人才项目取得突破,首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首次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省级人才项目5项,较“十二五”期间获批数量增加4项。获批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项。

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稳步增长,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1693件,较“十二五”677件增长150%,2020年PCT国际专利首次突破百件。首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发明家,首次获得山东省专利奖,并连续两届获得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首次获得中国专利奖。2020年获得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次获批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

2017年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2018年学校与我国环保领域领军企业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共建“光大-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成为我省首批“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优质企业”,首批山东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获批“山东省高端装备数字孪生与可视化遥操作工程实验室”,并与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等四方联合共建“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联合实验室”,是我省首家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技术的军民融合科研机构。

学校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64项,较“十二五”期间93项增长76%。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山东省科技奖12项(“十二五”7项),其中一等奖3项,打破了“十二五”期间无第一单位省一等奖的局面。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以第一单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在2003年以来再次获得,其中技术发明奖为首次获得。2019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奖一等奖,为自2012年以来再次获得,“十三五”期间以第一单位获得青岛市一等奖4项,较“十二五”增长100%,其中2020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奖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为首次获得。

2020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后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省内高校第7;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43项,比2019年增加接近一倍。横向项目254项,合同经费2201万元,增长率115%。获科研奖励95项,增长率37%,首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67部,增长率123%。

青岛理工大学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实施科技创新标杆工程,依托高端科研平台,围绕国家、区域、行业需求,推动传统行业脱胎换骨和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赋能科研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良好生态助推成才“提速”

1.制度创新改革激发活力

研“堵点”、瞄“痛点”、解“难点”,学校因地制宜、破题改革,先后修订或出台了8个相关制度办法,真正做到“放得下、管得严、服务好”,激活科研新动能。公务卡结算限制放开、科研设备采购“随到随办”,横向经费管理放宽差旅费标准、简化绩效报销流程;开展了“科研提升月”“科技云讲堂”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靶向解读政策、科技服务上门、回应教师关切;优化科研管理系统,开通“线上呼叫”“科技代办”等服务,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实施“高端团队引领工程”“青年科技英才引领计划”,实施“层阶式”“递进式”培养,推动科研教师“抱团发展”“集体成才”。

(1)《重大科研成果(项目)培育办法》

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科技创新标杆工程建设目标,抢抓山东省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重大机遇,以培育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重点培育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一等奖;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2)《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依据,赋予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权,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明晰科技成果转化路线图,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级认定制度,设置成果转化贡献特殊激励。

(3)《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

通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共同组建的独立法人机构,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构建学校创新体系,规范多元合作主体类科研平台管理,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文件出台后,一批显示度高、含金量足的科技成果在国舜、青建等企业以作价入股形式成功转化,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档增效。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科技众创园在孵企业15家,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家。2018年销售收入为2691.39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为4216.32万元。3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层层选拔服务上合青岛峰会,其中青岛同人建筑防火有限公司被峰会消防前沿指挥部指定为青岛唯一的消防远程监控汇总平台。以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了学校社会贡献度,展现了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4)“12350”计划

学校启动“高端团队引领工程”,挖掘出10个高水平团队和有较强研究基础的重点研究方向。推出“标志性成果培育工程”,遴选培育20个冲击高水平科研奖励团队。启动“青年科技英才引领计划”,遴选30名40岁以下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论文、奖励的青年人才纳入杰青优青培育计划。打造“成果转化助推工程”,启动高价值专利库建设,完成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遴选与储备。实施“科研平台提升计划”,建立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科研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精准服务、全程培养、多元评价,一系列有温度有抓手的硬核措施,构建起良好的科研生态,让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工作。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贺可强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侯东帅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山东省杰青项目;云乐鑫教授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2020年入选青年泰山学者。

2.推进112高端平台建设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科教改革攻坚行动,学校出台《青岛理工大学高端平台建设112计划总体建设方案》。瞄准科技前沿,聚合学校数字信息、建筑创意、环境保护、智慧城市等学科优势,实施高端平台建设112计划。即筹建一个中心 —“数字孪生大科学中心”。打造一个平台—“建筑创意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两院合作落地—推进“光大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落地。

“数字孪生大科学中心”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十强产业中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赵正旭院士领衔的信息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中国唯一的航天装备三维数字孪生系统,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国家安全及军民融合战略,助推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动我省在航天信息可视化领域的快速突破,实现国内领先发展。

联合韩国海事海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外7所大学及青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9家企业联合创建海洋建筑与环境产学研合作联盟。以青岛理工大学为核心,与市北区政府共同构建“环青理工绿色建筑生态圈”。校园周边集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绿色建设、地理信息等上下游关联企业85家,打造成没有围墙的百亿元产业集聚平台。“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建成建筑创意、能源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试验田”。“光大-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依托学校在水污染控制、环保节能等领域科研优势,与光大国际联合打造集研发、检测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的二噁英环保检测中心,立足山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3.启动“百名博士进百企”计划

为使科技成果精准服务地方发展,学校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启动“百名博士进百企”计划。学校遴选青年教师107人次,深入78家企业开展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工作持续有序开展,在梯度维度和区域维度上均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百名博士进百企”计划对青岛企业的科技咨询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服务青岛企业特派员73人,占比70%;服务青岛企业数54家,占比64%。2020年实现社会服务横向项目326项,科研经费6106.39万元;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7项,其中,专利共有专利权49项,专利许可/转让专利57项,专利作价投资1项。学校扎根青岛、服务青岛,未来实现“一企业一博士”,助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依托人才与平台优势,激发优势领域内生动力

学校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着力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科教产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学科优势”科技创新“双引擎”,赋能科研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人力和技术支持。

1.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伟俊院士、贺可强院士领衔的土木建筑团队,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解决绿色建筑设计与智慧建造、重大岩土工程灾害控制、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滨海交通工程长寿命服役等难题,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2.服务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李长河、郭峰、兰红波等6名全职泰山学者组成的机械工程团队,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激光制造与精密绿色加工、微纳增材制造、摩擦学与表界面工程、装备智能监测与噪声控制等领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3.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国家突贡专家毕学军等组成的环境学科团队,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中德总理签署的政府间合作重点示范项目—全球首例“半集中式”污染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系统;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了南水北调、南四湖治理、北京冬奥会等重点工程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区域特色引领创新项目“落地”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一企一策”为国企党建提供智库支撑。

学校围绕城市建筑数字化技术、城市建筑智能建造技术等领域,叠加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城市建筑云CIM平台,建成城市BIM 3520万平方米,数据价值超过2亿元,已在全国7个城市推广应用。

学校科技成果“聚异氰胺酸酯噁唑烷酮/聚氨酯/环氧材料及制备方法”填补国内空白,以作价入股方式在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应用推广,被列入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推广应用目录,在首钢集团、青岛人防、青岛地铁、招远金矿等多个国防地下工程设施投入使用。投资8亿元建设的POZD新材料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POZD新材料100000吨,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

学校自主研发的核桃破壳取仁、壳仁分离自动化装备,实现了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 到生产一线创新创业的成功迈进。装备开壳速度快,破损率低,帮助农户减轻负担,为核桃产业发展带来利好……2019年9月,央视《我爱发明》栏目播出的《巧取核桃仁》专题报道。

学校自主研发的系列新型纳米轻质建材,和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在相同密度时,强度可增加2-3倍,重量减轻40%。同时具有高效节能、防火防水及隔声等性能。该建材还具有保温结构一体化、工厂预制生产、现场快速插接施工等优点,响应了国家建筑节能的要求。该项技术2020年已在青岛鑫隆集团投产,2020年营业额将在一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