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在京圆满落幕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何宗焕 王兴华 | 时间: 2020-11-23 | 责编: 曾瑞鑫

2020年11月21日~22日,“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世纪华天大酒店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创始人、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顾之川,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作主旨报告。有关省市教科研人员、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大学生代表,围绕“阅读改变教育”的主题作大会发言。本次论坛还进行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发布。

温儒敏针对会前收集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关注的24个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涉及识字写字、群文阅读、习作练习、诗词教学、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情境创设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他强调,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要按照教学梯度施教,不能层层加码,不要搞提前量;语文学科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不是两条并行线,而是相融交叉;要注重课内外大量阅读;识字教学要坚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古诗文教学不要过分索解,不必逐字逐句讲解阐释,要重视当堂成诵,减少不必要的课外负担。

顾之川针对中小学生如何学语文的问题,提出了讲好语文课、多读课外书、听说读写并重、参与生活实践等四条学习途径,强调要引领中小学生养成享受阅读、善于思考、积极表达交流、自主学习、随时阅读的良好习惯。

李希贵指出,未来需要成长型人才,成长型人才应具备三种思维方式,要用好三种成长助推工具。他认为,成长型人才要善于寻找内归因,不断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倡导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学习,以此破解工作和生活难题。

来自教研和教学一线的代表,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分别就阅读与教学、阅读与书香校园、阅读与生活、阅读与人生在论坛上作专题发言。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院长李庆华,结合潍坊市十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讲述了以阅读推动、改善教育教学生态的有效经验;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室教研员刘颖异,就深度阅读对语文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了阐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长王永彪,介绍了语文主题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提升、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作用;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提出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教师李永强,分享了与孩子学在一起、乐在一起,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经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学生姚张卓玥结合本人读书成长的经历,阐释了阅读的力量与价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蒋承副教授,发布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他简要介绍了蓝皮书的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内容,指出蓝皮书既是学术研究,也是社会贡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北京大学中文系与语文教育研究所将继续推进高校师生走进中小学校园活动,积极参与语文教材建设和中小学教师研训活动,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做出更多贡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一线语文教师等共5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超过50万人次在线上观摩了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