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教 >

我在家乡抗疫情之中国人的脊梁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湛正深 | 时间: 2020-11-03 | 责编: 罗天林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鲁迅

我常常思索,为什么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绝?我常常思索,为何中国饱历风霜而不亡?我常常思索,为何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在苦难中跌倒又能站起,甚至绵延五千载漫长岁月?我常常疑惑着,直到这次疫情的来临。

疫情来临时,我正在和父亲一起为常年留守村里的老人们修建水渠。趁着中午吃饭的功夫,我看了一下手机推送的新闻。“疫情”两个醒目而又刺眼的大字闯入我的眼帘,心里猛地颤了一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想了很多,甚至有想到自己会不会永远留在这个寒冬。1月22日晚上,我决定做点什么。凌晨2点14分,我写好了我的请战书。在请战书里,我写到:我是一名中国青年,更是一名中共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一、于黑夜中点亮火把,虽千万人吾往矣

两千年前,亚圣孟子写到:虽千万人,吾往矣!冥冥中或有天数,孟子写照了两千年后一往无前的一群勇士,一众坚毅不屈的散发着光与温暖的逆行者。

1月23日,我一大早就到村党委并提交了申请书和特殊党费。然后正式开始了志愿服务。这一天,武汉封城!

村委书记热情接待了我,和我寒暄了几句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书记的话语很亲切,可我却听出了其中的沉重与疲惫。当时我并未过多在意,想着可能只是大家一时不适宜新冠疫情。可后来当我真正开始投入工作后我才知道,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都一直吃住在村委的休息室里。

在我参加志愿服务后不久,越来越多的党员从各家各户奔赴村委,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在村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组建了“红镰”党员志愿服务队。十余名党员的到来,一下子就解决了村上开展“抗疫”工作人手紧缺的问题。对于村民来说,志愿者本来是很新奇的事物,可渐渐地,大家对那些穿梭于各条大小山路的“红马甲”就再熟悉不过了。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几十天里,正是这批身着“红装”的党员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与诺言,守护了我们村三千余名村民。一直到疫情结束,我们村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中说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而我想说,他们不只是勇敢,他们还心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我所在的村子,只是一个坐落于祖国西南的小村庄,可是在这里,在寒冬料峭中,依然有人以一往无前的信念点燃火把,照亮和温暖了所有在寒冬里满怀期待的人们。他们在漫漫长夜里追寻破晓的光芒,可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就是温暖的太阳。

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随时待命,随时出发!

二、凡是人民需要的地方,党旗高高飘扬

有人冲上前线,就有人死守后方。

每一个从湖北尤其是武汉回来的村民都会受到特殊“照顾”,他们每个人会收到村上发放生活物品及防控物资。同时,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在家自我隔离并由驻村医生定期体检。从湖北回来的村民不少,可驻村医生只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在那个全国告急的时候,条件极其艰苦。可就是这样,我们村的驻村医生依旧每天背着他的小皮箱,挨家挨户入户排查,定期开展体检。我曾问过他,这样很危险,你不怕吗?他一边收拾他的小皮箱,一边笑着说:我是医生,还是党员,为人民服务嘛,我不去哪个去哦!说完后又背着他的小皮箱出发了。我望着他因上了年纪有些佝偻的背影,忍不住泪湿衣襟。我们要付出多少,才能有国泰民安,我们要付出多少,才能有山河无恙?那一刻,他是一个站在一线的战士,同武汉的医生护士们一起战斗着。他的身躯,像钟南山一样,坚毅伟岸。

每逢1、3、5都是村民们赶集的日子。往年这个时候正是集市最热闹红火的时候,但今年的集市却格外冷清。除了几个定点销售中心外,其余店铺的大门都紧紧关闭着。寒风吹过时,整条街只能隐约听到几声犬吠。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上级政府很快通知商铺停业,可生活总得继续。在村委领导下,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又进一步扩大,开始承担起统一采购统一运送生活物资的任务。

在党的领导下,这两年家乡发展很快。小时候那条一到下雨天就让我吃尽苦头的泥土路早已成了水泥铺就的宽敞大道,“村村通”实际已成了“户户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户住在偏远山坳的人家,家中只有两位老人、一间独屋。原本要到他们那儿很不容易,可如今,我们很顺利地就把几十斤的生活物品送到了两位老人手上。在和两位老人分别后,我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望着随行带来的党旗,不禁思绪纷飞。一时兴起,像个小孩子一样用脚步丈量了一下公路的宽度。公路很宽,也很平实,踩在上面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我心里满是震撼,小时候踩着满是尘土的土路上学时天天盼望的水泥路,现在竟然修到了每家每户的家门口,哪怕他们住在最偏远的山坳,哪怕这里只住着两个人。

生活总要继续,疫情还未结束,春耕却迫在眉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春耕却是村民生活的根本,不能耽误。为了尽快恢复春耕,我们又接到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尽快组织力量,助力村民复耕复产。

“春耕”两个字因其中带有一个“春”字,我尤其喜欢。在那段满是繁冗和忙碌的日子里,它像是一道曙光,给人们带来生的希望。可愿望十分美好,现实却十分沉重。受疫情影响,条件十分艰苦。且不说我们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的村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连复耕最基本的,诸如“化肥、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在疫情影响下都受到极大限制,运不进来。那一段时间,整个县城,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每个村的村干部们,都愁苦着脸,夙夜忧叹。后来,在多方协调下,问题终于得以解决。一车一车的物资从邻县运来,给大家带来希望和繁荣。

物资问题解决了,可劳动力又成了恢复春耕的拦路虎。在我们村,光是记录在案的无劳动能力孤寡老人就有好几户,加上受到疫情影响主要劳动力无法回家参与耕种的农户,我们村一下子出现了巨大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我是农民家庭出身,可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国家每一年的一号文件总是关乎“三农”问题。民以食为天,手中的粮食就是农民们全部的希望。当我们志愿服务队扛着锄头来到需要帮助的农家时,老人们眼中渴望又温暖的眼神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他一直念叨着:感谢你们,感谢共产党。话很朴实,却蕴含着对生命的期盼以及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情义。

当我的手捏着湿软而又芬芳的泥土,当我亲手种下一棵棵嫩绿的幼苗,当我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时,我终于不再惧怕寒冬料峭。越是黑暗的时刻,越有无数平凡的灵魂闪闪发光。他们或许只有一份热,可他们却着发十分的光。从未有哪片土地比这里更灼热和滚烫,也没有哪的人比这里更赤诚和坚毅。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片被疫情肆虐的土地上,有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在日记本上写到:凡是人民需要的地方,党旗高高飘扬。党旗可以是一面旗帜,也可以是一个一往无前的人、一条绵延至家门口的路、一株嫩绿的幼苗,更是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生活的最坚定的承诺。

三、致以辉煌——中国共产党

我常常思索,为什么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绝。我常常思索,为何中国饱历风霜而不亡。我常常思索,为何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在苦难中跌倒又能站起,甚至绵延五千载漫长岁月。在这个寒冬中,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说到底,伟大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文明,伟大的文明诞生了无数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和人民手挽着手、心连着心,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他们曾是陆秀夫维护一个民族最后的尊严;他们曾是文天祥坚守一个国家最后的气节;他们曾是林则徐点燃一个文明最后的光芒。

而现在,他们是千千万万冲上前线的白衣战士、值班警察、抗疫军医或是留守后方的村镇干部、普通学生,他们共同守望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文明的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人。

在寒冬中,疫情像是魔鬼,裹挟着冷冽的寒风,汹涌而来。

有人哭喊、有人逃跑、有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冷笑。

这时,有人站了出来。他们胸别党徽,身披白甲,大声呼喊着,“别怕,我们在这里”。

在黑夜里,绝望像是深渊,渲染着破灭的气息,扑面而至。

有人悲伤、有人绝望、有人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

这时,有人当仁不让。他们手擎党旗,像是火炬,大声呼喊着,“别怕,我们在这里”。

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书写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千古风流,他们以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讲述着属于这个民族的英雄史诗。

他们说,愚昧和傲慢不是我们的武器,爱才是我们的依靠,像磐石一般坚毅,像流水一样温柔。他们说,我们并不算英雄,人民才是我们的依靠,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说,我们并不伟大,人民万岁,人民至上!

或许我们的双眼会噙满泪水,但我相信终有人逆行追光,为我们抚平旧的伤痛。或许我们的双手会布满伤痕,但我相信终有人带来温暖,为我们带来生的希望。或许我们的生命会从此留下阴霾,但我相信终有人化作太阳,带来划破黑夜的光芒。

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

路终有尽头,但星火永不坠落;疫情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但是为人民服务精神将永世传承。

这会是一篇史诗,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史诗。(作者:湛正深 商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