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高招录取近收官 “从医热”挑高招录线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虹 刘佳 | 时间: 2020-08-31 | 责编: 徐虹

2020年全国各地高招本科批次录取已经进入尾声。今年高考录取有哪些新变化、新特点,各个高校的录取线又有何变动?中国网教育频道记者梳理多校、多地提档线发现,受疫情和新高考政策双重影响,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出现“从医热”,全国各地医学类院校录取线普涨;师范、财经专业冷热不均;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和项目则遇冷,提档线创历史新低。

医药类热度普涨

疫情之年,医药类院校、专业招考热情高涨。今年,各地高校纷纷加大医科类专业的招生力度,得到考生热烈响应,在山东、浙江等多地,医学类都高居投档线榜首。

在浙江,医学专业成为高分考生聚集地。温州大学的眼视光医学专业,录取分数为660分,在省内高校(除浙大外)中排第一。学校的临床医学等,也要求650分左右的高分。学校总体的录取名次,位居省内高校最前列。

在广东,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位都有较大上涨。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最低排位分别提升66位和70位。

在山东,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投档线最高的均为临床医学类专业,山东省属高校投档线最高的10个专业中,有6个和医学相关。

而在宁夏,甚至河北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双非”类型的医科大学录取线已经超过部分211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院校也成为考生的热门选择。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高企,在云南的最高分达到690分,在广东的录取最高分达到646分。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广东的录取分数最高也达到了571分,显示出中医药院校的强劲势头。

师范专业冷热不均

与医学类录取全线飘红不同,师范类招生热度今年则呈现出鲜明的差异。

浙江、北京等地坚挺,甚至部分师范类院校、专业录取位次创新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今年温州大学小学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录 取 的 最 低 位 次比去年分别提升了3168位和2579位。浙江师范大学也有多个师范类专业录取位次前进了两三千名,高分考生明显增多,近半数考生位次在2万名以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业的稳定性一直是学生及家长选择大学、专业的重要因素,但并非第一因素。选择师范类院校、专业的学生增多,是国家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地位的结果。同时,最近刚刚宣布的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制度,对于提高师范教育的吸引力也有助推作用。

       但是,师范院校在北京、浙江坚挺,并不代表全国各地态势,特别是部分地区,地方公费师范生再次遇冷。今年本科提前批次录取中,山西三所地方师范院校全线遇冷;河南地方公费师范生计划2000人,缺额776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投档人数不及计划招生数的三分之一,实属罕见。地方公费师范生再次“遇冷”,也给当地的基础教育敲响了警钟。

财经类院校降温

近年来,财经类大学一直被众多考生追捧,尤其是“两财一贸”——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的录取分更是居高不下。但今年财经类高校的热度有所下降,在江苏、广东、河南等多个省份,投档线均较去年持平或有所下滑。

例如,在广东地区,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档线排名总体都有所下降。而录取分数最高的上海财经大学,文科批次的录取分数也不理想,相比退步较大。同样,在江苏、内蒙古、河南等地区,财经院校也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专家分析认为,此前很多学生都是怀着“既容易赚钱、工作又轻松”的心态来看待财经和商科类专业,脑海中普遍浮现出潇洒的公司白领形象。财经类院校和专业降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考生在报志愿时更加理性,对行业的认知也更加成熟。

部分中外合办大学遇冷

通过高考招生的中外合办大学分数线一直不低,“头部”院校甚至可以比肩“985”高校。但是,受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相当一部分考生打消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导致今年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招生遇冷,提档线创历史新低。

在江苏省“2020年投档线位次下降前十名院校”中,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登上榜单前两名。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2020年在江苏的最低录取位次为第80753位,而2019年则是第34469位,对比今年足足高出46284名。除此之外,在前10名的榜单中,中外合办大学就占了一半的名额。中国网记者 徐虹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