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统整资源,开发课程——实现乡镇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8-25 | 责编: 李颖

乡土资源的丰富多样性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但现状是乡镇学校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不是很尽如人意。近年来克一河小学在开发本土课程,实现内涵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我们的认为乡镇学校应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认真分析学校发展优势后,做大做强优势项目,让优势变成特色。

优势一:乡镇学校规模小,鲜活灵动,容易创新教育形式,进行特色教学。发展小而精,小而优的学校,更好地体现乡镇小规模学校的价值。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增长点,破解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我校将实施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作为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及时引进呼伦贝尔市小班化教学实验,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通过行为调节提升学生学习心理品质,培养自主发展学习主体意识,以“文化正情志 小班育个性”为育人达标策略,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走出了一条“小班化办学引领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我校以“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为突破口,以强化科学管理为切入点,采取“优化教师结构、优化育人环境、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外活动”四项工作策略,以“聚焦课堂,构建小班化教学新模式”为工作主线,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深入落实“三个控制、三个扩大”(控制课时、控制作业量、控制资料,扩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展示才华的时空),努力实现“小班化教学”六大特色(学生发言人数多、实践环节多、合作机会多、个别辅导多、反馈信息多、学生被认可赏识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在全旗质量抽测中,连续8年综合指数排名每次都在全旗前三名,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通过实验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优势二:师资力量充沛,教师安教乐教。一流的教育有赖于一流的教师,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我校的教师主体来源于林业局归属学校,2008年之前,学校属于森工企业办学,因当时学校多,教师多,多校合并后,更加凸显师生比例高。政府层面,落实了义务教育教师乡镇补贴,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安教、乐教。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成为学校的核心任务。

抓住了教师的发展,就找到了教育向上提升的密码。为此,我们构建教师成长五大工程,发现教师,成就教师。针对当前教师的成长问题,我认为,一般化的培训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化时代已经效果甚微,也不受教师欢迎,学校必须通过各种富有创意的活动,形成一种成长文化,在这种成长文化氛围里,教师会不由自主地、甚至身不由己地跟着大家一起成长。我校构建了教师成长文化的五大工程,分别是:对话教育专家,提升教育境界;开展心理锻造,强化团队意识;培养民间科研意识,开展小课题研究;倡导读书文化,培养书香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价值引领、专业引领、思维方式引领,帮助教师实现人生和谐安宁的美好境界。团队发展和共同进步,促进了学校内生发展。

优势三: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价值特色。

内蒙古大兴安岭,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大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特色,风景如画皆美景。春天冰消雪融、鸟语花香;夏日云雾缭绕、百花胜开;秋日天高云淡,五彩缤纷;冬日林海雪原,九数寒天。克一河小学坐落在群山怀抱的青山绿水之中,拥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物产、人口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生产生活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因素,有利于开展社区化、生活化、乡土化的教育。

对于乡镇小规模学校的未来发展来说,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小规模学校的短板也是“小”,因为人少,经费少,财力不足,还需要积极调动和争取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我的做法是八方借力,巧用东风。先后积极争取了“北美外教进课堂”“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乡村少年宫”“希望图书室”“希望音乐教室”“西部阳光青葵花”“佰特公益”等十余个公益项目,将公益课程资源与乡土资源统整,共同助力学校发展。

——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的实践课堂

乡镇小规模学校置身于乡野之中,与大自然亲密相处。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地理特点,在校园设计上,打破学校和乡村社区的边界,将学习空间扩大到学校以外,将乡村的自然、文化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体现乡村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

虽然学校管理者都知道研学旅行对于的儿童成长的价值,但是由于安全事故频发,许多校长不敢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承担风险。因为我们加入了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伊利集团发起的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有了《伊利方舟全息图》的指引,我们不再裹足,而是大胆地走出校园。春天我们举办杜鹃节;夏季,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秋天,在树林里上摄影绘画课;冬季,开辟白色课堂……森林公园、消防队、防火办、小河边、山脚下都成了我们的安全大课堂。四年来,我们共组织研学旅行12次,呼伦贝尔森林草原,山川河流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甚至走出大山探索千公里之外世界。

2015年暑期开展“‘剩’者为王”森林勇士探险活动,成为建设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以来最早研学之旅,打开校门,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快乐地飞进森林、山岗。

有走进消防大队的最酷的研学之旅。

有走进五彩森林最多彩的研学之旅。

有来到防火防汛处最有林区味儿的研学之旅。

有在结冰的小河边和洁白的雪地上最冷的研学之旅。

有相约布苏里坐满两节车厢的规模最大的研学之旅。

有“魅力满洲里,快乐草原行”最具异国风情研学之旅。

2018和2019国庆节,我们对大名和蓝田进行了深入探访,“携手大名(蓝田)手拉手,方舟共筑中国梦”,在大名和蓝田教育局的支持下,让大兴安岭的山里娃有幸近距离感受到浓郁的中原文化,成为最远的研学之旅。

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争议。怎样才能让研学旅行成为“行走的课堂”?我们依照伊利方舟全息图的指引,守住安全底线,从安全管理、理论构建、研学过程监控、研学成果总结四个维度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完善的研学课程体系。实现了让课堂走起来,让童心飞起来,让教育活起来!

2018年9月我们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加了“方舟护我访大名,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动,通过与河北大名实验小学“手拉手”、互赠书法作品做见面礼,参观大名博物馆,在名家书法绘画作品前流连忘返,在圆明园赏菊吟诗,到万亩山药基地捡山药豆、挖山药、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参观北京大学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写研学日记。2019年9月我们再次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加了“红领巾献礼共和国,方舟伴我游古都”研学活动,通过与蓝田洩湖镇宋庙小学“手拉手”、参观蔡文姬纪念馆,攀登王顺山,在大唐不夜城寻访诗仙诗圣,前往西安旅游胜地兵马俑、华清宫寻古迹,赏篆刻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外教花开,北美外教进课堂

英语师资相对薄弱,是乡镇学校普遍存在的困难。我主动网罗资源,三年前就申请到了VIPKID乡村公益英语课项目,这是VIPKID在线少儿英语与马云公益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公益组织合作,为乡村学校提供免费外教直播课。2017年3月,我们的孩子们就幸运地迎来了第一堂北美“外教直播课”。山里娃拥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跟着黄头发蓝眼睛的北美老师说纯正的英语。从不敢开口到敢说爱说,从羞于发言到跟外教流利对话,北美外教课堂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英语口语能力,着实让山里娃“洋气”了一把。

我们还深度参与了项目组的公益活动,2018年12月,VIPKID教务老师邀请我校学生参与公益捐画,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爱心、梦想,画成一幅幅图画,教务老师收到画作后把孩子们的作品在公司拍卖,拍卖的所得钱款为乡村有需要的学校购买摄像头,让更多乡村儿童有机会上外教课。孩子们踊跃参加,把自己稚嫩的画寄给项目组,可喜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共拍卖了2千多元。活动之后,VIPKID的教务老师把孩子的作品制作成精美的明信片,寄给了孩子们留作纪念,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画作被铅印,感到无比自豪。六月,李凯同学接到了远方的电话,VIPKID公司希望把他的画印在环保布兜上,助力乡村教育的公益的思想借这方小小的布兜传播开来。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爱,传递爱,谁能说这不是最好的教育呢?

——乡村少年宫项目助力多彩拓展课堂

我校致力于形成“个性发展、百花争艳”的拓展特色格局,倾力打造必修学科的拓展课,我们深感学科拓展更具系统性,学科特色更具生命力。择师生优势智能、统整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能力,形成拓展课程的资源合力。初步形成了学科拓展的特色框架——“七彩课堂”。 

例如:我们坚持“群众体育与趣味体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相结合,学校管理与社团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基于“健康第一理念”,夯实阳光体育“底座”,树立趣味体育“标杆”,我们做强趣味体育特色,以趣味体育带动阳光体育蓬勃开展。每个学生都有装着活动器材的“健康袋”,大课间活动除了保留传统的跳绳、踢毽子等项目外,乒乓球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在鄂伦春站稳了亚军的领奖台。还开发呼啦圈、轮滑、qq球、曳步舞等趣味新型体育项目,更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学校的课程改革扎根于乡土文化,课程体系中既有国际化的综合主题项目,也安排了桦树皮手工制作、叶贴画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特色课程。这样系统设计,不仅对学校管理,而且对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学生的成长方式,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学校建立了十余个课外艺术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绿树叶”标本小组、“爱折腾”科技小组、“玩转瓶盖”小组。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爱折腾科技角”、“绿树叶文化墙”、“瓶盖地图板”上,蛋壳、卵石、米粒、碟子、甚至酒瓶都为师生所用,创作出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展示在橱柜上。脸谱墙上,一张张栩栩如生、个性十足的京剧脸谱,很难想象他们是出自孩子之手。我校班班都有“百灵鸟”合唱团,“白天鹅”舞蹈队,有“航模”社团,“神剪刀”剪纸社团,“中华书法”社团,乒乓球训练队,小足球队、轮滑队……校园的各个角落活跃着队员的身影。

每天下午课后一小时是社团活动的时间。走进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书法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着翰墨飘香的快乐;体育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同进行足球、乒乓球的训练;美术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画着;合唱小组同学美妙的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舞蹈组的同学用扎实的基本功告诉我们也许未来的舞蹈家就在这儿诞生……

学校定期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体育比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咏与朗诵比赛和各种学科竞赛;还定期举行科技日、文化艺术节。优化“月月演、周周练、阳光体育、十岁生日、毕业之旅、”等活动品牌。固化“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系列节日,成为学校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每年“六一”艺术节集中展示学校艺术成果,“七一”在常乐广场向各界群众奉献精彩节目,成为克一河地区不能缺少的文化盛宴。 

——借力希望图书室,建设书香校园

缩小城乡差距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手段就是让乡村的孩子爱上读书。乡村的孩子爱上了读书,就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我们倾力营造书香校园,用书香滋养乡村孩子的精神世界。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第一是建立读书领导机构,为“书香校园”提供组织支持。第二是建立图书柜,为“书香校园”提供物质保障。我们积极争取乡村少年宫和希望工程图书室项目,三年投资6万元为图书室更新图书3000余册。我们的孩子人均拥有新书16册,我认为这个数字是最令人欣慰的,我们将教室变成书室,每班建立红领巾读书角,并通过“献一本读百本”献书活动,丰富图书角资源。第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书香校园”营造浓郁氛围。第四给诵读活动规定晨读时间,为“书香校园”提供时间保证。第五加强阅读教学研究,为“书香校园”提供智力支持。第六开展读书活动,为“书香校园”提供动力支撑。第七是“阅读之花”评选常规化,为“书香校园”建立激励机制。

女童保护公益组织的性别教育课、西部阳光青葵花等公益项目、百特公益财商教育,都让我们乡村师生收益。但是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意识欠缺

如果一个人对一项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那么就很可能会阻碍其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乡镇,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的原因,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都是比较零散的,有的只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模糊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意义,因而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进展困难,缺乏支持力度。

(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它需要各群体的同心协力,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农村地方偏僻,消息传播相对缓慢,因而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欠缺,开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占用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从而导致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积极性不强,来自家长的不支持也是他们认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考试并没有多大联系,相反还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相对缜密的逻辑思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但是,目前,由于乡镇教师学习渠道狭窄,年龄老化,缺乏课程开发的热情,这就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举步维艰。即使已经进行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的,其研究成果总的来说还缺乏深入的探究。

(作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小学校长    樊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