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北师大教授杨娟:新高考下,高报指导师面临二次转型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8-25 | 责编: 李颖

2020年,是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年。在新高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大背景下,新课标、强基计划、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同步推进中,与之相关的升学、规划等行业,也亟待转型、变革与创新。

在此背景下,第六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活动日前开幕。活动期间,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和中国网教育频道主办、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三十人论坛承办、爱培优协办的“2020年新高考升学规划高峰论坛暨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三十人论坛启动仪式”,于8月20日在北京同步举行。

本次论坛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娟,以《新高考下,生涯规划师的二次成长》做主题演讲。杨娟认为,新高考改革推动了生涯规划师的二次成长,也进一步要求规划师需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

以下内容,根据杨娟演讲整理而来,略有删减,相关内容已经过其本人确认。

image.png

(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杨娟)

高报指导师的第一次转型——生涯规划师

高报指导师的第一次转型是什么呢?许多做志愿填报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就是招生比较难,怎么让家长接受我们的服务,帮助学生报志愿;第二个问题是产品特性导致业务短期爆发,淡旺季明显。一年就忙几个月。

第一个问题,家长自己买一个简单的测评账号,通过系统也可以报志愿,为什么要花几千块钱找高报师?原因是我们可以通过咨询帮学生更好地规划。比如,同样的一个分数,是选人大的金融,还是去上北大的考古?到底是冲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热门专业,这不是系统能解决的问题,是高报师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在新高考下,我们可以进行选科规划。无论是3+3还是3+1+2选科模式,怎么选、选什么都是家长比较焦虑的问题。因为选科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能填什么专业。

掌握了职业规划和选科规划这两个方面,可以称之为高报指导师的第一次成长,就是成长为生涯规划师,帮助学生进行规划,而不是简简单单按照分数报一个志愿就行了。

高报指导师的第二次转型——学业规划师

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有什么不同呢?传统的生涯规划概念等同于职业规划。1908年在弗兰克.帕森斯的领导下,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职业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来找到适合的工作。到了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

那么,学业规划的对象是学生,其中中学生对规划的需求更大一些。

原来针对大学生和职场人士进行职业规划,应用的是生涯理论,比如职业测评等工具。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实并不完全适用。现阶段,中学生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所以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学业规划更加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学业能力。

近20年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个方面是家庭的教养方式,所以家长也要学习;另外就是学业规划关注的三大因素: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树立比较明确的目标;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么从这三个方面来去培养孩子呢?我们研发了系列课程,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内部动力比外部激励更有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成就性动机帮孩子树立学业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认知性动机,孩子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就要鼓励孩子去做,再辐射到其他的项目或学习领域中。第二,非常重要的是要打破非理性信念。比如,很多孩子觉得我天生不适合学数学,天生不适合学语文,那就难以学好。但是如果他意识到方法更重要,他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去改变学习现状,就更愿意付出努力。第三,增强自我效能感,让孩子有成就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关于学习方法,我们也有整套的学习体系。比如,如何制定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如何执行和调整学习机会,进行时间管理等。我们还有高效记忆、提高专注力、情绪管理、学习思维、关注最近发展区等一系列方法。把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孩子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学业规划师需要具备五种能力

学业规划师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为学生规划未来学业发展的能力;第二,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力;第三,传递高效学习方法的能力;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能力;第五,帮助家长跟孩子进行沟通,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

当学业规划师具备这些能力的时候,就实现了第二次的成长,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能给孩子规划目标,还能告诉孩子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期待把这个理念传达给更多人,通过教师培训等方式让所有的规划师都学会这个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