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职教 >

中职教师从业体验高于预期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作者: 尹玉辉 | 时间: 2020-08-20 | 责编: 徐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解中职教师群体的从业现状、期盼和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从业满意度调查。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308个地级行政区的630所学校,回收问卷9637份,有效问卷8607份。调查内容包括教育从业期望、学校管理、政府保障和从业总体满意度等4个维度。问卷采用七点李克特量表,每题最低为1分,最高为7分,调查结果用百分制数值表示。

从业满意度测评结果

结论一:教师从业体验高于预期。2019年中职教师的从业总体满意度为58.52分,和2016年相比,下降了3.91分,但仍处于“基本满意”状态。中职教师的从业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教育从业期望,差值为2.97,中职教师的从业体验高于其预期。教师在教育从业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3个方面,学校管理得分最高,为63.84分;其次是政府保障,得分为60.97分;教育从业期望得分最低,为55.55分。较低的教育从业期望影响教师从业总体满意度得分。

结论二:东部教师从业满意度高于中西部。教师的从业总体满意度得分,东中西部呈现阶梯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满意度(62.01)高于中部地区(57.89),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54.89)。教育从业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等3个维度得分在东中西区域上也呈现出相同趋势。从教育相对获得感来看(教师从业总体满意度与教育从业期望的差值,差值越大,获得感越强),东中西3个区域的差值分别为4.46、2.58和2.50,东部依然保持优势。

结论三: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教师从业满意度更高。从学校办学水平来看,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国家级重点校、省级重点校和普通中职校等5类学校中,国家级示范校教师在从业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3个维度上得分都最高,分数分别为58.61、63.28和61.05。

结论四:学历高、教龄长的教师从业总体满意度低。学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和高中或中专的教师从业总体满意度分数分别为54.47、56.62、58.42、62.24和67.76,呈现教师学历越高从业总体满意度越低的趋势。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从业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政府保障和教育预期4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具有显著差异,随着教龄的增加,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从业总体满意度得分仅为54.39分。

取得的成效与发现的问题

发现一:政府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受到认可。和2016年调查结果相比,政府保障维度的得分从52.31分提高到60.97分,维度得分提高幅度最大。中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能够保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发现二:中职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校级管理制度较为合理。按照全国中职教师的从业满意度调查题项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在教师和学校领导关系(77.6)、“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72.31)、学校校风(71.77)、学校领导的领导力(70.19)、学校支持教师参与培训的力度(69.75)、学校期望(69.18)等6个方面,教师的满意度较高。近年来,在政府政策宣传和引导下,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在教师评价、培训和管理方面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机制,教师满意度较高。

发现三:师资建设突出职教特色,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一直以来,地方和学校层面都大力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专业课教师比例。调查发现,61.8%的教师认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非常大。调查发现,教师年龄段越低,专业课教师占总体教师的比例越高,表明近年来中职学校在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结构上的力度较大,职业教育师资素质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发现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低,工作成就感不高。在学生期望上,教师满意度得分仅39.00分,是所有调查题项中分值最低的。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表现出的实际水平,与教师的理想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过低的学生期望,必将对其完善自身素质的愿望和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发现五:教师个体成长机会较少,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平时授课任务重,假期招生任务重”,参训时间难以协调的现象在一线普通教师中较为突出;同时,教师参与研发课程、开发教材以及教育科研和教育课题的机会偏少(50.82),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受限。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途径和机会较少(48.51),企业主动合作意愿低。

提高从业满意度政策建议

提高中职教师的从业满意度需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是转变教师人才观念,建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出彩”的教育理念。尊重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智能结构和心智特点,完善教材编制,进行教学设计,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工作重心放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和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

二是构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由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突出的高校承担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中职教师在职培训项目,吸收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参与本领域专业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纵向上的培训体系建设,对处于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培训内容设计。学校要克服师资紧张现状,统筹安排教师工作,兼顾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参训机会,增加教师参与培训和企业实践机会,持续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和全员轮训制度。

三是完善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中职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结合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利用好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机遇,促进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推动教师立足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加大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中职教师职业专业化,自觉提升其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本研究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益金委托项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及测评”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1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