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北京建筑大学挂牌三大新型研究机构 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虹 | 时间: 2020-07-13 | 责编: 徐虹

中国网北京7月13日讯(记者 徐虹)7月12日,北京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化发展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三个新型研究机构揭牌成立。新型机构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互育共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化水平,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揭牌仪式上,学校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赖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为学校战略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科发院:提升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硬实力

北京建筑大学科学发展研究院(简称“科发院”)把握国家、首都北京和建筑业发展形势,强化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国家建筑业发展,聚焦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机遇,聚力优势学科方向,创新驱动城乡建设科技快速发展,打造面向世界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中心、建筑科技创新中心和建筑大数据研究中心,全方位提升学校科技硬实力。

据悉,科发院除科研管理服务机构外,设有长城文化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土木工程与绿色建造研究院、环境与生态修复研究院等研究院所。揭牌仪式上,《北京建筑大学面向未来城市的科技创新研究计划(2020-2035)》正式发布,提出城市设计与建成遗产保护、绿色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生态修复与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智慧城市与精细管理、城市治理政策与制度创新5大计划,36个研究方向,内容涉及北京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与利用、健康环境设计、现代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等问题。

国发院:走出一条建筑味十足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作为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成立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化发展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旨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化办学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

据介绍,国发院将实施国际创新平台、国际合作网络、国际人才培养三大发展计划。打造“1+N”个高端国际创新中心,以“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为核心,打造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创新中心、未来水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城市时空信息国际创新中心、防灾减灾国际创新中心、医疗建筑多学科国际创新中心、新能源国际创新中心、寒区工程国际创新中心等多个高端国际创新中心,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孵化与产业转化、技术与产品输出和培训。

文发院:打造北京建筑文化思想新高地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将发挥建筑文化研究特色,致力成为文化领域的研究高地与智库机构,建设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围绕北京老城改造、胡同街区及四合院保护、中轴线、长城文化带、北京水文化、北京古桥遗产保护等方面,发挥智库专家作用,开展对策咨询研究,为北京城市发展资政建言。

未来,文发院将围绕“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北京红色建筑文化、建筑文化的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建大精神与文化形象展示”五大发展方向,注重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融合、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搭建服务北京文化发展的平台,培育建筑文化新思想,筑牢百年老校文化根基,为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供学理支撑与对策建议,做建筑文化新思想的倡导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源。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要通过组建三个新型机构,推动形成政治生态、创新生态互育共进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北建大科技创新硬实力、立德树人软实力和办学治校治理能力。要把北建大“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的办学特色凝聚在“十四五”期间,学校打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和大数据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思考问题、指引发展,一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文化引领,厚植文化底蕴,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营造富有文化情怀的良好育人环境;二要有利于融入首都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找准突破点,增强公信力,依托具体科研项目,充分发挥专业特色,解决好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三要有利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从供给端对教学科研模式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创新,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教学科研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