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适合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践行“适合教育”办学理念的思与行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校长派 | 时间: 2020-06-30 | 责编: 徐虹


作者简介:蔡祖泉,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首批二级校长,深圳市“十佳校长”。2012年8月,参加深圳市福田区面向全国校长公选,调入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任校长,2019年5月调入福田区百花小学任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33年来,撰写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论文有100多篇分别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家》和《广东教育》等10多种专业刊物上发表;参与编写的《小学生安全教育指导》《民族文化教育》等地方教材正式出版发行;出版著作有《高效课堂“破冰”之旅》《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英伦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五部。曾先后荣获省级“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教学名师”和“中小学教育技术专家”等荣誉称号。

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提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见,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21世纪人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办学理念。那么,什么是适合教育?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如何践行“适合教育”理念呢?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温暖、一种关怀。“适合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强调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倾向性还给学生。总之,适合教育就是要吸纳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精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适合教育”理念下,学校要形成以下教育共识:一是不用好和坏简单的标准界定学生,不用简单的方法教育学生;二是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三是用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心态面对学生,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四是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讨问题、展示成果、交流思想与共享智慧的大舞台;五是让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化作一种资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化作一份资智,使优秀品质的自我养成化作学生一生的资本。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全能发展和持续发展,走向幸福的人生。

要践行、落实好“适合教育“这一办学理念,真正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并付诸行动。本文以园岭外国语小学办学为例,谈如何从建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途径、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课堂、建构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课程、提供适合特殊学生转变的咨询辅导、实施适合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阳光评价等领域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思考。

01

建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地方。教育本身就是以文化人,以高雅入心。学校进行校园文化设计建设坚持的原则是:理念文化从有利于学生发展来提炼,视觉文化做到符合学生特点,制度文化力图简洁实用、学生能够接受,环境文化必须让学生喜欢和从中受到浸润。

学校独立办学以后,重新确立了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校风、学风,创作了校歌。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学生文明公约,站在学生角度设计制作各种温馨提示;建成了富有童趣的学校中英文网站、少儿博雅电视台,成立了少儿博雅文学社、少儿博雅艺术团、篮球、乒乓球队等;编辑出版了《爱的教育经典国学读本》《悟甦心灵 快乐学堂》《快乐法语》等校本教材。

近几年来,学校借教学楼、运动场重建和综合楼改造之机,根据学生的认知、兴趣特点和外语学校特色,对整个校园环境文化重新进行了设计建设。校门口“榜样墙”上张贴着每月评选出的“星级学生”照片,希望“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运动场四周墙上设计制作了以“运动与健康”为主题的浮雕,围栏上制作了奥运项目图标及冠军图文介绍;一楼架空层的四面墙上分别设计制作了“热爱祖国”、“放眼世界”、“园外学子”和“园外小舞台”卡通主题墙,所有柱子上全都展示学生书画作品;教室内外的展示栏中全是学生的作品和学习、活动相关照片资料等;所有楼道里都设计有各种造型的图书角,摆放着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供学生课间阅读;博学楼的每层楼按照五大洲的文化主题,在每个教室门上设计一个国家的图文介绍,楼道的梯步上喷绘学生常用的中英文单词和短语等。真正做到让校园每面墙、每根柱子、每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能育人,都很温馨。让校园文化根植于学生心灵,从正面影响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02

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途径

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立德树人”。为了探索新时期、特区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创新适合学生的德育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园岭外国语小学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充分发挥行政人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员工、家长、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作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让全体教职工明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让广大家长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形成育人的合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教育,自我完善。

学校确立了把“博爱”教育作为德育核心。开展“爱”的教育系列活动,用浸润式教育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世界和热爱自然等。

一是开展“奉献爱心 关爱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学校善于抓住时机,开展“奉献爱心 关爱他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学校得知雅安发生地震以后,1300多名师生在操场上举行了“情系雅安 爱满园外”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向雅安灾区人民捐款68248.8元,学校把这笔捐款送到了重灾区对口学校雅安市芦山县芦阳小学。2013年“六一”前夕,学校师生为喀什十八小捐赠了6000多册图书,为40个班建成了图书角。学校每年举行“捐赠爱心压岁钱”活动,全校每年共收到爱心捐款4万元左右。

二是每天利用“晨读午写(午看)”渗透“爱”的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爱”的教育主题,精选编辑出版了《爱的教育 经典国学读写》校本教材一套(6本),发给学生每周利用三次“早读”和三次“午写”时间让学生诵读和书写与“爱”有关的经典诗词。同时,每周还利用两个中午各15分钟组织收看少儿电视台播放的《学校新闻》《才艺展示》《美德少年》《科学探秘》《人与自然》等电视专题节目,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三是实施“星级”评价,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几年来,园岭外国语小学注重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作用,每天安排文明监督岗值日学生对各班学生“文明、学习、守纪、卫生、节能”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量化评价,每周进行“五星班级”“五星学生”和“进步学生”评选表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教育和自我完善。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感恩、责任、爱心……成为发自学生内心、触动学生灵魂的内在修养和教育自觉。

03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课堂

课堂即学堂。只有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只有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只有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五年来,学校把“转变教学方式,构建自主高效课堂”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导学模式,并把《小学“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实施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作为广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申报立项研究。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经历“自学(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练习(检测反馈、巩固拓展)”“三环六步”,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快乐高效、全人发展”这一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自信心,体验到“我自主我快乐”“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我快乐”“我成功我快乐”。

努力探索体现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全体学生全人发展的“四生课堂”: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所有教学活动都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起点不是知识、终点也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在快乐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拓展练习的“生态课堂”;倡导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自主去探究学习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并应用于生活的“生活课堂”;学生能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的“生长课堂”。

04

建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课程

根据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园岭外国语小学着力建构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实施“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类学校课程。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需要自主开发,主要服务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将这一课程模式确定为“1+X”课程模式。对于国家课程“1”的优化,我们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及发展需求进行适当整合,从而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而“X”就是思考怎样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学校根据特色定位和学生实际,开发了以下几方面的课程。

一是利用外教和购买课程资源,开设小语种和科学课程。作为外国语小学,学校在开设好英语课程的前提下,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各班开设了一节西班牙语和法语课;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小语种特别有兴趣,还开设有日语、法语、韩语和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兴趣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在三年级每个班每周开设了一节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教育中心的科学课程,由台湾老师授课并提供学习用品。

二是利用学校资源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经典国学读写、心理健康教育、快乐英语等课程。学校编写了《爱的教育 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和《悟甦心灵 快乐学堂》心理教材和《法语》《西班牙语》等校本教材供学生使用。

三是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设艺体和科技课程。学校已开设了3D打印、管乐、京剧、舞蹈、合唱书法、英语戏剧表演、篮球、乒乓球、国际象棋和围棋等特色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

四是坚持开展学生喜欢的“五节”活动。五年来,坚持每年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和国际文化博览周、数学周及“园外好声音”等系列活动课程。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得到展示锻炼,收获体验快乐。

05

提供特殊学生转变的咨询辅导

每所学校都有一部分特殊学生,比如: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管理不良、自信心缺乏、亲子关系不良等,更是需要学校特别关注他们。

一是实施“关爱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项目。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除了极少部分源于先天遗传因素,更多的是缘于自我人格建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学习压力、同学交往、意外伤害等后天因素。而对于后天因素所导致的心理问题,早期专业心理技术的主动介入,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觉察引导不良心理倾向,修复构建积极心理基础,最终为学生重塑健康人格,获得美好的人生。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我们发现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惑的学生背后的家长,或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是措手无策无技可施,他们都急需心理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给予相对专业的指引和援助。因此,学校于2016年10月,与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达成技术合作,启动了“关爱师生心理健康”项目。

学校对这些特殊学生建立详细档案,安排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专家每周三进驻学校,全天为家长、学生和老师们咨询服务。同时,每期还为全体教师、学生进行团队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等。让这些特殊孩子得到适合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得以转变,健康成长。

二是启动“闪避球”项目训练。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学校决定在继续做好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的基础上,对特殊好动的学生开展“闪避球”项目训练,一是可释放学生过多的能量,增强学生体质;二是通过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树立学生规则与边界概念;三是提高学生观察和专注力;四是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和谐,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训练开始前,咨询师们召集参与训练的学生们围在一起,讲规则,说奖励,排好队,分成组,做足了准备工作。训练刚开始时,部分孩子不太熟悉,一时不太适应,但是通过咨询师们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耐心指导,真诚鼓励,慢慢地,学生们玩得越来越起劲,动作越来越灵活,笑容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高,一旁观看的家长们也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喝彩。

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特别是哪些特殊的学生,学校一直在努力,让这些特殊的学生各方面能有所改进,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06

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阳光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高的过程。学校根据深圳市2014年6月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综合素养”培养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推行综合素养阳光评价,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资料收集,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成长电子档案,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作品展示和生活轨迹,相应的作品放进成长记录袋或成长档案中,全程跟踪和记录学生体质、心理、学业、品德等各类素养提升情况。各班也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设计了小组和个人综合素质评价表,每天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综合素养阳光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性;坚持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长相结合;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八大素养”实行等级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我对自己说”“小伙伴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和“老师对我说”四项内容。通过实行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促进学生“八大素养”的全面提升。

七年来,学校努力践行“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的办学思路,使学校发生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特色突出,取得的成绩显著,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供稿丨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