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刘学兵:“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的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6-30 | 责编: 徐虹

作者简介

刘学兵 历史学博士,特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所谓“后疫情时代”,是指新冠疫情得到基本的控制,但还没有完全结束,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对学校教育而言,“后疫情时代”可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大规模返校复课时算起。从那天开始,学校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疫情时期“停课不停学”的认识与实践:不能简单的把课堂教学搬到线上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至少有192个国家部分或全部关闭了校园,开展居家在线教学,受其影响,有15亿多学生无法到校园学习,这个规模占到了全球学生总数的91.4(UNESCO)。我国受疫情影响,有2.7亿学生也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居家线上学习,这就是教育部倡导的“停课不停学”。

(一)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基本形式

1.网络在线学习:以互联网为支持媒介,具有时间异步性,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适用于高等教育。

2.网络直播学习:以互联网为支持媒介,时间同步为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适用于各个阶段。

3.学生自主学习:以互联网为支持媒介,具有时间异步性,课堂学习呈现学生主动学习形态,适用于各个阶段。

4.电视空中课堂:以广播电视为支持媒介,时间异步为主,课堂学习呈现学生被动学习形态,应用阶段以基础教育为主。

(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成就和问题

特殊时期的特殊学习方式必然带来教育新成就。对中国教育界从观念上到手段上都是的一次大冲击、大变革!引发了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思考。其次,随时随地异步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受众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可记录、可回放。教学活动数据丰富,可调查、可反馈、可研究。可以说,“停课不停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也产生一些教育问题,如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应急状态下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就全球范围而言,都是比较突出的。由于居家时间过长,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焦虑感比较严重,在线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每天面对电子屏幕对视力影响较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受限。针对教学质量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居家在线学习的质量如何保证?如何评估?

(三)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对策

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以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东师南湖校)为例,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为“停课不停学”提供有效范本。

1.必须把对居家线上教和学的师生的人文关怀放到首位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相关理论,学校必须“先马斯洛,后布鲁姆”,必须把对居家线上教和学的师生的人文关怀放到首位。疫情期间,东师南湖校通过微信平台推送《面对疫情,全体师生戴上“心理口罩”》《校长刘学兵博士给教师的四条建议》等系列课程,时刻关注师生心理、关怀师生发展。

与此同时,学校组建一支特长鲜明、幽默风趣的教师团队,以个人或团队脱口秀方式,开设“空中聊天吧”,进行点对点心理辅导,树立学校和教师的智慧形象,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牵手若尔盖”“吾爱武嘉——携手武汉汉铁中学”等特殊形式的云班会,与疫情前线、帮扶对象直接连线,将爱国情怀教育、致敬英雄、防疫抗疫的先进工作人物事迹等融入“云队会”中,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彰显东师五向少年向善而歌的精神风貌。

2.必须把“家校共育”放到重要位置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和学校的协作尤为重要。为实现疫情中的“家校共育”,抓准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好时机,东师南湖校特别推出疫情下的定制版的线上《智慧家长课堂》、《五向少年微习惯课堂》,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给予家长朋友特殊的指导,努力营造学习型家庭生态环境。

3.必须把“教学质量”放到关键位置

为高质量开展居家线上教和学,东师南湖校提出“停课不停培、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系列举措。就学生而言,第一时间组建线上班级社区,利用嘉兴智慧教育云平台、学海BYOD联云课、钉钉软件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教师则通过线上研课,精准助学,探索“居家学习背景下的线上班级社区建设与管理”、“4+1”空中教研等,研究线上教学的策略方法。其中有《疫情防控下打造“空中聊天吧”引导学生正确心理建设的策略研究》、《五自五助:小学抗疫主题居家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等三个课题成功通过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

4.必须把“五育并举”放到突出位置

学校利用多种平台,丰富完善线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美术组教师通过空中课堂和美篇推送,以当下发生的战“疫”事实为学材,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体育组通过微信推送倡导学生开展每天居家平米运动。音乐组通过学习单、录制微课,设计了爱国篇、器乐篇、影视欣赏、古典歌曲、音乐游戏等好玩有趣的内容,寓教于乐。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家庭实验室(CPBL)”项目成果丰硕,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张扬。

同时,学校通过团课队课、道德法治课,将致敬英雄,热爱祖国,尊重自然,遵守规则,珍爱生命,团结互助,人类命运,共同担当等主题融入学生居家学习生活,让学生在传承与认知中赋予时代动能。

二、“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的应对策略:更不能简单的把线上教学搬到线下

开学复课是一场关乎教育,更关乎生命的挑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线上教学移到线下,要研究“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的应对策略。当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是一本“无字之书”,我们看不到未来的结果,在这个不确定的“后疫情”时代,只有持续自我进化,不断更新,才能更坦然地拥抱未知和未来。

(一)基于泛在学习的智慧校园重建

从国家层面而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八大基本理念、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等政策的出台,已然为智慧校园建设指明方向。针对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人人拥有至少一种便捷可用的移动终端成为必然要求与趋势。

东师南湖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构建智慧校园。5G+智慧环境构建、AI+智慧课堂建设、O2O智慧资源汇集逐渐成为智慧校园建设新风尚。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图谱重构

所谓“课程”即“课”与“程”的高度融合,包括两个维度、六个要素。“课”包含理念、目标与内容;“程”则包含实施、评价与管理,这六大要素也是一份规范的课程纲要的基本元素。东师南湖校针对“课”与“程”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解读,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确立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五向”课程体系。


课程愿景构建:从智慧走向未来(以智慧创未来)

课程目标定位:从知识走向素养(关注全人发展)

课程内容设计:从碎片走向系统(重塑课程谱系)

课程实施样态:从壁垒走向跨界(实现跨界贯通)

课程评价考量:从单一走向多元(全面而有个性)

课程管理保障:从经验走向文化(引擎带动辐射)

“五向课程图谱”的确定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纲领性指导,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东师学子、红船少年”提供强有力的课程保障。

(三)基于线上线下的学教衔接创新

1.让疫情期间的学生差异显性化

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检测、调查、分析进行学生学情全息摸底,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整体情况,精准分析学情,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列出学科普遍性存在问题知识章节清单,让疫情期间的学生差异显性化,为下阶段制定复学计划提供真实案例,确保线上教学与复学后线下教学无缝衔接。

2.让“后疫”时期的学教计划科学化

(1)统筹已完成的线上教学内容与原定教学计划的衔接

全息摸底为统筹已完成的线上教学内容提供有效范本,对于“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和复习,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进行新的课程教学。特别要加强对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的学习指导和关爱。

(2)统筹复学后课程现状与本学年结业要求的衔接

复学后的每堂课对于本学期而言都尤为珍贵,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集体研讨章节整理、专题复习等教学环节,备课过程以基于学习目标分步达成为导向,时时反馈补学效果,精准有效跟进每一环节。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高效完成学期教学工作夯实稳固根基。

3.让“后疫”时期的学教衔接个性化

学校采用“分类辅导、扬长补短、导师制、兵教兵”等教学手段,对学生产生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分别施策,提供学生个性化选择,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4.让“后疫”时期的学教方式混合化

(1)建构双线混合精准衔接课堂模型

学校在原有精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BYOD载体,推陈出新建构了线上线下双线混合精准衔接课堂模式。利用BYOD移动终端,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精准入学、精准定学、精准导学、精准互学、精准展学、精准诊学、精准推学、精准固学八个环节,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结,形成精准衔接教学闭环,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 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 电脑、手机、平板等。这里指内嵌在线学习平台的移动终端。

(2)实施双线混合精准衔接课堂教学评价

双线混合精准教学分别从“少教多学”、“智慧导学”和“技术运用”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和评估。例如,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入学是从老师进入教室说:“同学们好——请坐”开始的,而双线混合精准教学的学生入学前置到了课前,通过前置任务,让学生唤醒旧知,预习新知等,使学生能初步厘清知识脉络,反馈疑问,从而为教师定学和诊学精准定位。

联通主义让教育的意义和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更容易实现。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必然选择。个体与外界建立有价值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单向传输的局限,信息不再仅由教师单项传向学生,学生也可以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教育生态中的紧密闭环,兼容并包,实现学教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