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博物馆?西安曲江第二小学这样做课程融合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6-10 | 责编: 李颖

image.png

作者简介

阎利娟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校长,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西安市支持少队工作好校长”“雁塔区名校长”“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在省市和国家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创建全国首家校内博物馆,被陕西省文物局正式批准加入国有博物馆行业,并面向社会开放;研发并开设的博物馆课程成就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每个课程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由汗水和智慧铺就。

课程与地域优势的融合,让学校发展有特色

国外儿童在博物馆上课非常普遍,博物馆就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美国有近400家儿童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强调“互动”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科学、艺术、人文的有机融合,同时在体验中贯穿勇气、合作精神等人格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

有“博物馆之城”美誉的西安,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博物馆遍地开花,仅曲江便拥有36家博物馆,博物馆资源十分丰富。既然西安有这么好的博物馆资源,我们就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些资源,让博物馆成为学校,让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宽广。我校与西安15家博物院签约,建立了博物馆课程校外研学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分主题、定制化的“博物馆探究研学”活动。

课程与文化高度融合,让学校成为博物馆

博物馆人很多,也缺少专业的儿童讲解员,孩子们没办法深入学习。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每一处、每一景都应成为孩子们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博物馆,将每个教室变成了一个个小博物馆,与校园文化更好地融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建立校内博物馆,让学校成为博物馆

在曲江管委会、教育局、曲江税务局的支持下,2016年10月,我们有了西北首家校园儿童博物馆,随后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也参与进来,民间收藏家霍玉成先生、省妇联网校的王承军老师、曲江文化局小小博物家项目的负责人张和鑫老师,对二小博物馆的建设及博物馆课程的实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目前,二小共建起了7个主题博物馆,包括“城市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儿童税法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VR体验馆”“儿童军事博物馆”“雷锋纪念馆”。

2.建立班级博物馆,使教室成为博物馆

学校每个教室在家长们的支持下也布置成有研究主题、有实物陈列、有文字介绍的博物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讨论研究,并在班级和校园里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

如果您现在走进二小校园,便会看到校园处处博物馆、处处图书馆、处处体验馆、处处艺术馆,博物馆课程和校园文化实现了高度融合。您会发现学校的门窗、走廊、教室、墙壁、角落,整个空间都在讲故事,孩子的故事、老师的故事、校长的故事……

课程与教育规律的融合, 让课程落地更科学

1.课程的基本构架

博物馆课程是什么课程?很多同行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它既不是研究文物的,也不是研究历史的。严格来说应该叫博物课程,它实现了课程间的高度融合,我们也希望通过它达到以下目标:

a.打破课程壁垒,实现课程融合,实施项目主题学习;

b.积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c.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d.促进学生思维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

二小博物馆课程作为特色校本课程进入课表,有专职教师上课,覆盖所有学生。校内项目主题研究课程立足于学生兴趣和年龄特点,以在西安建都的朝代为经,以事物的发展变化为纬,织就了一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创造的体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研究内容从史前到周秦汉唐明清,课程分三个阶段实施,课前收集资料自主研究,课中讨论分享,交流提升,课后研学展示、拓展延伸。

2.课程的样式

我校博物馆课程体系多维而立体,具体由校内项目主题研究课程、体验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和校外研学课程四大板块构成,以分层设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的实践体验活动,为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使孩子们近距离触摸人类文明,感受人类智慧,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1)丰富的校内项目主题研究课程

一年级:史前时代“生存挑战”主题

史前时代是人类发展中最漫长的“童年”。学会生存,是我们的祖先最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史前时代的生存挑战开始,一年级的小豆豆们将房屋建造、植物栽培、动物驯养、石器制造、陶器烧制等神奇的故事写进了漂亮的班级博物馆日志里。

二年级:周秦时代“物尽其用”主题

文物打破了时空界限,架起了古人与今人沟通的桥梁。二年级的学生物尽其用,从“鼎天鬲地”“车行天下”“兵兵有礼”“钱世今生”等相关物品展开博物馆学习。借物看事,看风云更替,看历史兴衰;透物见人,见古人心血,见今人智慧。

三年级:汉代“风流人物”主题

风流人物数不尽的汉朝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宝库。在班级博物馆里,他们阅读英杰故事,也了解那些可能被历史尘埃遮掩住的普通人,感受汉朝这个家庭观念、世俗生活、民族和国家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的独特魅力。

四年级:唐代“无问东西”主题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四年级从京都物语、新罗攻略、大话天竺入手,将天南海北的文明智慧在班级博物馆中荟萃,在比较中品析唐王朝的繁荣开放、自信从容。

五年级:“城市记忆”主题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皮影剪纸、面条锅盔、一街一巷、一门一楼、一村一院,都是西安城珍存的记忆。从城市重要的防御功能入手,五年级的同学们用眼睛观察、脚尖丈量、手指描绘,用心去解读着深藏在城市里的精彩故事。

(2)多彩的校内博物馆体验课程

学校老师和热衷博物馆课程的社会人士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校内博物馆实践团队。精心设计、认真实施了校内七大博物馆体验课程,引领二小的孩子们在探究和实践中爱上博物馆。2017年9月,学校精心组织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内职业体验馆红领巾现场招聘会”,吸引了更多对博物馆好奇和热衷的孩子,积极加入到博物馆体验课程的实施和组织中来。

①丰富多维的体验课程

校内七大博物馆的实践课程分别由“我的博物馆”“藏品我来管”“展览大家看”“文创真好玩”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又设计了《理论学习课》《案例分析课》《实践体验课》和《业务交流课》等四节丰富有趣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构架为校内博物馆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综合有趣的课程体验

学校邀请热心传统文化和社会、自然科学的有识之士,共同实施校内博物馆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讲解、发现和探究充分感受博物馆实践课程的魅力。

地质专家李俊,民间收藏家霍玉成,陕北人艺术馆书记、副馆长、著名书法家王振家,优秀复转军人王承军,纷纷走进二小的校内博物馆,为孩子们讲解藏品,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非遗物品,让孩子们共同探讨、切身体验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精妙与神奇。

孩子们在老师和专家的组织与引领下,了解了博物馆的藏品,丰富了知识;积极参与各项博物馆活动,通过“博物馆是什么地方”“我们的博物馆应不应该收费”“我们的博物馆如何面对采访”“我们的文物应该如何保存”“我们可以做哪些文创”等主题探究活动,转变了学习和思维方式,学习自主、快乐,思维更开阔、多元。

(3)精彩的主题活动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地域、人文、科技优势,定期举行大型博物馆主题活动,结合“校内博物馆建成日”举行了博物馆课程开课活动;结合“世界地球日”举行了地球科学博物馆开放日活动;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邀请陕西十余名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二小的孩子一起互动交流,孩子们通过18个非遗项目的参观、体验,进一步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018年5月中旬,我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陕西考古研究院、西安半坡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大明宫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联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博物馆周系列活动”。各文博单位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学习内容,认真设计、扎实开展了深受孩子喜爱的实践体验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半坡博物馆特意为二小孩子们带来了珍贵、精美的文物仿品,博物馆走进了校园,文物走进了校园,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们心里,我校的博物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社会反响强烈。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主题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领域,丰富了情感体验,提升了综合素养。

(4)扎实开展的校外研学课程

在完成每一期博物馆校内课程的学习之后,博物馆任课教师都会在周末分批次组织学生前往校外博物馆实践基地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学生在专业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参观学习,认识、了解文物,增长文史知识;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有趣的实践、拓展、体验活动,进一步感悟历史和人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前往半坡博物馆、钟鼓楼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富平馆陶博物院、秦二世遗址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研学活动,共计80余次,参与学生2000余人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领域,转变了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与教师的融合,让教师成长无边界

二小博物馆课程在老师们不断的思考、学习、实践中,一步步完善,一天天成熟。课程设立之初,老师们便勇敢地迎接挑战,攻克了诸如课程选择、学习过程指导、组织引领课堂、班级博物馆建设等难题,满怀激情地进行课程的探索、实践与创新。

为了提升课程质量,学校定期邀请知名院校教授、博物馆优秀讲解员为老师、学生及家长举行了多场专题讲座和报告,同时组织老师们分批次前往半坡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不但提升了老师的人文素养,更带领老师走出了最初的迷茫,内心逐渐清晰,脚步更加坚定,对传统文化更加热爱。就是在这样的学习、实践中,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感受博物馆课程的魅力。在师资短缺情况下,我们又另辟蹊径,邀请博物馆的资深讲解员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上行前课。

二小博物馆课程自实施以来,以丰富新颖的内容、科学生动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博物馆课程开设以来受到各级各类媒体报道100余次,社会反响极好。

博物馆课程作为我校实践智慧教育最核心的校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为二小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推开了一扇门,点燃了一把火,让他们更加智慧地学习、生活,拥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活跃的思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未来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真正实现了学校无边界、课程无边界、课堂无边界、时空无边界、成长无边界。

(校长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