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他,翻转了“空中课堂”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20-04-22 | 责编: 刘佳

问世间,别离为何物?只叫人茶饭不思!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的一景一物、一人一语都让人牵肠挂肚。当别人还在“睹物思人”、隔空思念之时,北京十一晋元中学的小可爱们有福了!——当你打开电视、电脑,查阅手机、ipad,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全市学生都来听他讲生物课!在名师云集的北京,特别是人才济济的海淀,他凭什么一举“出线”?一起来听“课程达人”李成广的“出道传说”。

北京十一晋元中学生物教师李成广参与北京市“空中课堂”录制

“空中课堂”截屏

空中“云互动”拒绝“满堂灌”

“因新冠病毒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肺部。那些重症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肺部供氧不足,最终不幸离世。人工肺就成了很好的‘救命良药’,我们一起试着制造一个‘人工肺’来帮助患者吧。”与想象中的“空中课堂”不同,李成广的全市云课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共同了解肺部功能、探究人工肺的工作原理、请专科医院专家现场讲座……在这场隔着屏幕的线上云课,学生竟然“动起手来”。

“空中课堂绝对不是换了场景的‘满堂灌’。”李成广说,要让学生真正具备科学实践能力,不能教师光“动嘴”,还要学生“真动手”。即便在线上教学期间,这种核心素养也依旧不能被漠视或忽略。如何落实?李成广使出了他的“拿手绝活”——翻转课程+项目式学习。

“云翻转”考验教师的“看家本领”

“翻转课堂绝不只存在于线下。”在传统概念中的翻转课堂,即学生根据学案提前预习,课上小组学习、教师辅助。整个环节中看似必备的因素——同处一间教室,在空中课堂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但对于李成广来说,其实这是对教师“看家本领”的考验,教师准备工作做足,翻转课堂随时随地都能呈现。

每节云课前夕,李成广会将课程“资源包”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以“人工肺”这一主题项目式学习课程为例,在课程资源包中包括课本里有关肺的基础知识汇总、时政新闻里有关新冠患者的临床表象、人工肺的视频及文字介绍等。在下发资源包的同时,李成广还附带一份自主学习任务单,与资料包内容相对应。在完成两份资料的预习后,学生已经对该内容有了粗略的了解和思考。课上,李成广需要做的是就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答疑,并指导学生动手完成一项真正的任务,在实践中探究科学、掌握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套流程下来,对于李成广而言,像是“蜕掉了一层皮”。“我要求每份自主学习任务单都必要具备3个核心要素:生活性、选择性、真实性。这反之也对我有了制约,所有以往的知识储备都必须推翻重建。”在紧促的线上录课时间表压力下,李成广必须“奔跑”前进,且保证高质产出。

“带队”上阵5天备完全新课

在全市学科教学上线之前,李成广作为名师已经代表十一晋元“出战”区录课教师团。因为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显著,且高度贯彻生物学科的新课标要求,他的做法很快在全区作为典型经验被推广,同时经海淀区推荐到全市,参与空中课堂的录制。在市级录课任务中,他不仅承担初三毕业年级的复习课录制工作,同时还要在群英荟萃的全市初一单元组中担任组长工作。“带队”上阵,这不仅让李成广必须要具备“与时间赛跑”的专业与速度,同时,更要扛起“王者之师”的大旗,把脉整体进度、水平。

从教25年的历程,让李成广养成了假期内备完下学期全部新课的习惯。但全市录课的重担和疫情的实时变化,让他和他的团队必须保持常更常新的状态。5天之内,重新备完一节新课;一月时间,备完6节新课,对于李成广来说,承受着“超载”的压力。每节云课上交区市级教委前,他都把手着“第一道关卡”,保证团队质量与方向。

25年“长跑”课堂是“最后一公里”

市区录课的任务重且急,但对于李成广这位25年“长跑运动员”来说,却恰逢其时。曾在山东任教的他,是省内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在当地已是“塔尖”上的人。从教多年,他以专注课堂、精耕教研为人所熟知。他引以为傲的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正是在这些年的经历中积淀而成的。而线上教学,正是让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跑完了“最后一公里”。

2017年,李成广进入十一学校,这让他的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走出论证阶段,正式投入实践。在十一学校,他将初中生物4套教材打通,按照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重新编制、调整,自成一派。2019年,十一晋元成立,项目式学习由此发芽。“为山区的孩子制作细胞模型”“显微镜下了解癌细胞结构”……一个个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探究与动手实践就此发生。李成广的课堂真正“变形”——学生以作品凝练所得、讲述所学,教师变身“答辩官”听取报告予以点拨。生物之外,史、地、政、理、化、生全学科“变身”,一场项目式学习的“教学革命”正在十一晋元悄然发生。

这些实践似乎都在为今天的在线教学做准备。“课堂是一切教育教学实验的唯一检验标准。”李成广说。经过实战,在空中课堂的“放大镜”下,相信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的创新教学方式将在全市跑完“最后一公里”。

李成广教学分享

年近50“再出发”教育就是青春

回想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日子,李成广坦言,一路勤奋与感恩相伴。从农村中学一路辗转考入县城,后来成为齐鲁名师,李成广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与扶持。如今,年近50加盟十一晋元这所新建校,李成广初心不改,澎湃如昨。

在十一晋元分管教育家学院、教育教学诊断、项目式研究项目的他,同时还要兼顾5个班的教学工作,并担任导师。他笑言:“这与10多年前的他,如出一辙。”但教育就是一次次青春的重现,他也希望在这场“青春的二次邂逅”中,伴学生共成长、见证学校的新辉煌。

李成广与学生在一起

文末“彩蛋”

教师眼中的李老师:团队中的“建筑师”

教龄25年、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这些闪着金光的标签,让李成广当仁不让地成为教师团队的“领头羊”,并组成了自己的“金牌战队”。在这支战队中,青年教师人数众多,挑战与成长并存。

在青年教师眼中,李老师是团队中“建筑师”一般的角色——为课改规划路径、进程、时间节点,把教学的“大楼”搭建好,青年教师具体落实与执行。其中,青年教师王杨绝对算得上是李老师的“金牌帮手”。从十一学校到十一晋元,王杨已经跟随李成广3年有余。这位颇具上进心的有为青年,从未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入李成广的团队后,她更如“站在巨人的肩膀”。多次跟随李老师参与区级汇报、公开课,每节课上,李老师都会特别预留时间,供王杨单独展示。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王杨也视每次展示为难能可贵的机会。展示前,她精心准备并多次研磨,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将课程不断精进、完善。相处3年,李成广评价这位“爱徒”:勤奋、有上进心。更打趣地称道:“如果我是建筑师,他就是最好的优化师。”

李成广组织教师培训

最后,李老师想对你说:

疫情居家期间,希望你们在家开心、身心健康、生活充实且向上!

文字/中国网记者 刘佳

图片/北京十一晋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