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提升学习质量的基本要素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4-05 | 责编: 刘佳

要提升学习质量,必须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成效的内外因素,加以综合分析研究,采取的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方案、学习步骤和学习技能。学习不能是盲目地学,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条件精心策划自己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笔者通过三十五年的研究及大量观察与实验,发现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潜能、学习心态、学习总结、自我调节等七个方面,理清思路、严谨思考、探究规律、学会学习,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一、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知道要去哪儿,才有前进的方向。有多少人一生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终身无所作为,未能实现生命的价值。要提升学习质量,首先你必须要确立明确具体的、有挑战性的和促进发展定向的目标。

目标界定。一个人的学习若没有目标,其行动就是盲目的、没有结果的,如同船在大海里面航行,若没有目标,船永远也达不到彼岸。但为什么有很多同学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却执行不下去呢?实际上,学习目标从科学的概念来说有很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做得不够的话,有了目标也是没用的。简而言之,学习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会发挥作用。

第一个条件,明确具体。明确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从小被灌输长大后要干什么,如果我们说要当科学家,父母会很高兴,但这就解决问题了吗?事实上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目标不明确不具体。所以,你要定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目标不能是模糊的,它必须操作性很强。举个例子,比如说,“请你去学习”这就比较模糊,怎么才能明确具体呢?“请你用20分钟完成这个作业,不要出错”,这种指令的操作性就很强,这是第一个特征。明确具体的第二个特征,大目标中应该有子目标。比如,想当一个科学家,要出国留学或者考研究生、考大学,这些目标可说是一个大目标,如果这些大的目标只是说一说,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它很模糊,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大的目标应该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这样一步步实现各个子目标,最终才能实现大目标。第三个特征是,要明确各个子目标完成的时间。用多长的时间完成多少任务必须是明确具体的,父母一般喜欢对孩子说,你长大当科学家吧,你将来当解放军吧,你未来当公务员吧,这样的目标都很模糊,其实是不起作用的。

第二个条件,有挑战性。即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通过努力拼搏、坚韧坚持,才能实现它。目标过易过难都不合适,过难则会完不成,使我们丧失信心;过易,缺乏挑战性,很难起促进成长的作用。

第三个条件,目标定向。学习目标主要有两类定向,一类学生,学习目标的定向是为了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多掌握一些知识技能,提升思维的灵性,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下更好基础。这样的学生不怕困难,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其原因就是想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另一类学生,目标定向是为了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学生往往成绩好,父母高兴,老师会表扬,其目的为了实现自我心理满足。这种取向不太注重智力的发展、思维的开发,其学习目标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这样的价值取向、目标取向是有局限性的。为了掌握知识技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发展而努力学习,才是优秀学生的共同特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呢?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其名称是“用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考察不同类型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类型分为四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哪种类型起作用,哪种类型不起作用。测试对象为高中学生,分为四组:一组是自我监控子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间,学生会一直关注自己的子目标完成得怎么样。第二组是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学习时间,关注自己学习用了多长时间。第三组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总目标,例如,要考上大学。第四组是让学生什么也不想,原来怎么学,现在就怎么学。最终这四个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学习成绩优于其他三组。这个经典实验说明了,明确具体的子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大目标的实现。

同学们,对于学习而言需要制定每一个学期的学习规划,每一个月的学习目标,每一个星期的学习安排,每一天的学习流程,让每一天的学习都成为最好,学习的规划才能有效落实,最终达成目标。

二、学习状态

通常我们认为宁静、忘我、轻松、专注、充满激情的学习状态属于最佳学习状态。处于这样一个状态时往往有较好的学习效果,能促进我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与发展。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确保环境安静有序,从而使自己在宁静的氛围中能够独自思考研究,进入到快乐学习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最佳状态是宁静、忘我、轻松、专注、充满激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一种神驰状态,此时看书效果特别好,解决问题效果最好,学习效果也最好。有人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观察研究了两百多名艺术家,发现那些真正有成就、陶醉于艺术的艺术家是完全沉浸在艺术世界的。学生也是这样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约40%的时间在专注忘我的学习,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只有约16%的时间在专注忘我的学习。

教育中还存在一些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智慧缺失,加班加点过多,玩疲劳战术的情况,甚至还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情景,造成同学过分紧张焦虑,压力过大。这些都不是发挥大脑功能最有效的办法,甚至阻碍大脑功能的发挥,也将阻碍最佳状态的出现。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学们要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做成长的主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彼此欣赏、相互激励、民主协商、精神愉悦、蓬勃向上、注重效益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同学们才能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学习效能也将提升。

在青春活泼的中学时代,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时我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只有专注忘我、激情愉悦地学习,只有心灵宁静、沉浸与学习之中,大胆思考与探索,才能有效挖掘潜能,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

三、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什么样的动机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呢?

第一,树立以学习为乐的理念。人类总是不断追求着快乐,避免痛苦,这是一种本能。快乐学习往往使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学习效果也好,并使人感到愉快,所以学习遵循人类一种本能,以学习为乐是将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的学习动机。我们要树立一个理念,在学习效果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感到愉快学习的时候。若你感到不愉快,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也符合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二点,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表现在一个人很愿意探索事物、探索知识,同时又伴随着非常愉快的过程。要重视培养这种学习兴趣。当一个人产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他会学得津津有味,也将为此自主投入身心精力,去钻研和探究他感兴趣的事物。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所看到的天才往往是对某一领域有强烈兴趣和完全入迷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是庸人的特征,真正的人才,必须对其事业和相关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甚至入迷。

第三,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导学习、维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内部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精神力量,它是决定学习成败最为关键的因素。只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动力,方向明确,无论是否聪明,都会因为有巨大的内部力量而创造出卓越的成绩。而动机较弱的人,往往会一事无成,这也是优秀学生和学困生的重要区别。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动机,一类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即外在激励引起的动机,比如:表扬、鼓励、分数、名次、物质、金钱的奖励等;内在动机是内部心理因素引起的,更多指的是学习活动本身或学习内容引起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感觉到有兴趣,学到这个内容感觉很满足、很自信。大量的研究指出,强烈的内在动机更容易让人享受学习的乐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享受,能让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人就会坚持不懈地学。这种内在动机是成就大事业或取得大成就的内在的力量源泉。

当然这样也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了,应该表扬他,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以物质奖励的方式,甚至有的家长说:“你若考好了,我给你买一辆汽车”。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便是: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这种做法符合所谓的过分肯定理论。过分肯定理论认为,过份使用外部激励,如买汽车给孩子作为物质激励,就会损害其内在动机的形成,渐渐导致孩子内心丧失学习的欲望。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如何使用激励的手段,需要认真推敲,需要三思而后行。当然,我们也不必谈“外在激励”色变,适当的外在激励是可以的。事实上,表扬、鼓励大有技巧可讲。但不论何种形式的激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四、学习潜能

所谓的学习潜能分为很多方面,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学习成功的内在核心潜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我的稳定、总体认知和评价,包括潜力、认知能力、情感特征和行为等,同时还包含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的价值观。自尊是指人们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利的意志。自尊感强烈的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较有信心,也经得起失败;自尊感弱的人,相对来说也较畏难,在困难面前是闻声先倒。如果一个人有积极的自我形象,也会对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能力感到自信,这种自信如能得到充分激发,便能对学习的进步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成功案例:一位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班上处中等水平,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状态欠佳,缺乏自信,学习策略技巧也用得不好,所以学习效果不好。在家长、老师的配合指导下,开始运用形象控制法调整自我。一是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轻松下来,使自己以一种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并且通过训练增强他的自信心;二是设定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适当调整学习方法及策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以后,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后来成为班级学习的领跑者,最终竟考上北京大学。类似的成功例子有很多,这说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策略相结合,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而且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激发潜能。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其潜能都是巨大的。孩子的学习方式就像他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你越是很好地认识到这种方式,你就越能帮助他成功地学习各种知识。以生命激情学习、以科学方法学习,努力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勇于挖掘自身的潜力,你一定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美好!

五、学习心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连续五年对全国300多名各省高考最高分考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及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各省高考最高分智商并不突出,但心理素质过硬。王极盛认为,现在高考考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学校已经把过关了,高考考的就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是通过考题考察,而是通过高考这样特定的情景来考察。高考就是考实力,考心态,二者同样重要。

心态究竟有多大力量呢?有一个著名的试验,一个死囚被蒙眼关在一个屋子里,实验者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首先将你的血管割开,然后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紧接着实验者打开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实验者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大家可能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死囚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是被恐惧的心态吓死的。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心态就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它决定你的生死,决定你的成败。放诸到学习这件事类比,即可想象,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如别人,处于这样长期的心理暗示,学习效果会是如何?从这个问题,我们便可引申出:那么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超越自己。这个世界上最难战胜和超越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想超越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你会缺乏足够的自信;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弱点,你不可能超越自己。例如,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够强,那你就要刻意地学会记忆的科学方式:如记忆时看一看自然景色;不让青春期的痛苦影响你的记忆,把你的痛苦及时写出来;把你要记的大声说出来;记忆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预测你有好的记忆力;记忆时,用身体语言对记忆内容进行强化;记忆时应坐在课桌前记忆,因为考试是坐在课桌前考试。多记忆一些公式,多花时间背诵课文,复习生字时要学会分析字形结构……如果你做题目不够细心,常犯粗心类的错误,那你就要学会分析做过的错题,以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当你发现自己在一点一点地改变时,你就在慢慢超越自己了,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可能超越别人。

体验战胜困难的快乐。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困难和失败、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批评和指责等。这时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如果看不到这些问题积极的一面,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味郁闷苦恼,最终会使自己陷入深渊。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敢于挑战的毅力,当你慢慢把问题踩在了脚下,逐渐踏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时,你会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欢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进步与快乐,从而提振了学习的自信心,又会以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脚下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关于心态的意义,美国的拿破仑·希尔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如果具有稳定的心态,就会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同样,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心态,就会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所以说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将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调整好你的心态,你就会发现学习活动是充满乐趣的。让我们荡起勤奋和兴趣的双桨,驾快乐之舟在学海中破浪前行!

六、学习总结

自古以来,总结归纳的方法便被广泛使用。《论语》中提到的“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反省总结,“温故而知新”则是一种系统总结。这种学习方法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中都很重要,在理科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定期对学过的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可以得出普遍的知识规律和学习经验。我们自主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使我们的思维更清晰,条理更分明,培养我们的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而这正是提升核心素养素、发展关键能力所强调的。

归纳总结要时常化。归纳总结要时常进行。“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总结归纳不仅不会浪费学习时间,相反的,还会提高学习质量,巩固学习成果,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常进行归纳,定期对学过的学科知识作以系统的总结,可以得出普遍的学习规律或学习经验。可以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加以提炼。这样,就可以巩固阶段内的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果,阶段性验收,从而使我们更扎实地掌握知识。在内容上,一个知识点要归纳总结,几个同类问题要归纳总结,每一知识板块要进行归纳总结,每节课要归纳总结,每一章要归纳总结,每册书也要归纳总结;在时间上,每一堂课要归纳总结,每周要归纳总结,每个月要归纳总结,期中期末更是要归纳总结;在总结内容上,学习内容要归纳总结,学习态度要归纳总结,学习方法也要归纳总结。总之,一定要重视归纳总结,做到时时归纳,处处总结。

归纳总结形式要多样。不仅要经常进行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时还要注意总结形式的灵活多样。总结的方法不一而同,可以是用语言概括;也可以是列表、画图、做知识树、结构表;甚至可以自己推出新结论、总结新定理。

学习总结是对某一阶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做出检查、分析、评价后,形成的一种总结样式。学习总结要检查学习计划执行完成情况,例如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是否按学习计划的制定执行。学习总结还可用来交流学习经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自信,对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七、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不单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走向自我完善的桥梁。何谓学习的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随时监督自己,评估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正,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过程中,充分协调发挥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节好心态、调节好身体状态、调节好学习方法、调节好人际关系等等,自我调节完善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进而从做学问到做事情再到做人方面,也不断地反馈自己,反思自己,逐步走向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潜能、学习心态、学习总结、自我调节是影响学习成败和成才的七大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要素,符合新时代提升核心素养与发展关键能力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如果培养好了,就能使我们正确理解并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有效提升学习质量,练就各种本领,为终身发展奠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