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抗疫时期的居家学习指导:语文学习的感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作者: | 时间: 2020-03-06 | 责编: 李颖

   每临大事有静气。在特殊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育者需要冷静思考开展网络学习面临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转变。东北师大附中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近期自行为学生录制了系列学习方法的指导视频,为学生学习助力!

孙立权(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东师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几十年来,有无数的人,包括学生、家长、老师,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我曾撰文予以回答。文中强调,语文学习没有终南捷径,要靠多读、多背、多写。读得多,背得多,就积累了词汇、思想、情感,理解力自然提升,自然而然就想表达、写作。巴金又说:只有写,才会写。海明威说:当你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今天,我不再谈读、背、写的问题了,我想谈谈我对语文学习的些许感悟。

首先,语文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慢”,必须在田园牧歌的氛围中,必须放慢心灵的脚步,才有可能学好语文。如果你像赛跑一样,如果你抱着走路都看表的心态,如果你像高三学生刷题一样学语文,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你只能学个皮毛,你不可能登堂,更不要说入室了。语文学科跟理科有本质区别。理科课堂上,前半节课学习了一个定理、定律,理解了,后半节课出几个题,马上能用这个定理、定律解决问题,学了马上就能应用,学以致用,这才好。但语文常常不是这样,语文学科在学习与理解之间、在学与用之间可能有很长的距离。我举两个自身的例子来说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我在初中就学过,当老师之后也教过,好像已经懂了;但是,直到快到不惑之年的某一天,我靠在床头,才真正想明白这里的“学”和“思”是什么意思:“学”说的是“是什么”和“如何做”,而“思”说的是“为什么”。这两句话是说:整天在那里死记硬背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人家怎么说,你就盲目地跟着做,不用长在自己肩上的属于自己的头脑思考,孔子认为这样会“罔”,即被欺骗;而整天苦苦思索“为什么”,却不去记“是什么”,不去跟别人学,不去行动,孔子认为这样会“殆”,即有危险,走火入魔。只有把“学”和“思”结合,把客观考察与主观冥想结合,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有所得。大家看,从学习到理解,之间经过了许多年。再比如,屈原的《涉江》,我在20岁的时候就读过,特别喜欢里边的“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这两句,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我也自认为都懂,但我从来没在语言表达中运用过这两句诗。直到从教19年后的45岁,有一天我要表达对语文教学的感情时,忽而想到这两句诗并郑重地写下来。我觉得没有其他的语言能比屈原这两句诗更恰切地表达我对语文教学长久不衰、矢志不渝的热爱之情。——这就是说,我20岁时理解的两句话,45岁时才被我运用,其间相隔25年之久。可见,对语文老说,理解了的东西不一定就会运用,从理解到为我所用可能还有很长的距离。语文上的事儿,常常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淀,常常需要等待,甚至是漫长的等待。

其次,语文学习需要会感悟。你不能有一颗无动于衷的心,你得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你得学会“月缺花残,黯然泪下”,你得是一个情种,风情万种。这样才能学好语文。看到草叶上的露珠,你得想到那是小草因为思念太阳妈妈而流的泪。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得悟到:古人对情感的认识——情感是持久绵长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友情是这样,爱情也这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亲情也这样,苏东坡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了,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甚至仇情也如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诗人舒婷在长江上坐船,经过巫山神女峰,穿上的人向巫山神女远远地招手,喊着,拍照,而舒婷用手捂住脸哭了,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些,都是善于感悟的例子。只有善于感悟,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学好语文。真心希望大家学好语文,做一个有中国灵魂的人。

20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