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成都市太平小学“莫言班”:一个关于深度阅读的故事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小野 | 时间: 2019-12-10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12月10日讯(李小野)“读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我一直喜欢读书,我也希望我的学生热爱读书。”成都市太平小学教师、武侯区新教育种子教师侯超俊说,以前她只是在迷茫中探索,并没有系统地规划。直到遇到新教育,加入李镇西老师的工作站,打开了视野,看到很多优秀老师对读书的热爱和探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是课程,我要用我的方式,点燃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热情。”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侯超俊激动不已,那是她研究了三年的一位作家。上课时,她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莫言吗?”孩子们竟一无所知,侯超俊决定带领他们走近莫言,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莫言班”就这样产生了,“莫言班”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识莫言

天马行空的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不是儿童文学作家,了解他从哪里下手呢?侯超俊带着孩子们制作关于莫言的小报,来了解他的本名、外貌、生平经历,以及他的代表作等等。并通过寻找莫言的家乡来了解他,家乡对莫言和他的作品影响深远,他笔下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发生在他心中的故乡--“东北乡”。

blob.png

刘琦是个特别认真的孩子,以她为首的小组在寻找莫言家乡时,十分认真,她在《红高粱家族》里看到有大片的高粱;在《生死疲劳》这本书中找到了:高密的县城中心广场上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到这里来聚会,来迎接新年倒计时,广场上面有一座高高的铁塔,铁塔上面有不断变换的数字……她们找了很多资料,发现高密根本没有“东北乡”这个地方。高密没有那么大的广场,更没有什么铁塔。

原来,莫言的“东北乡”只在他的故事里,它和真正的故乡相似又不同,它是虚幻的但又来自于现实。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了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他所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

读莫言

自读、静读、精读,各种读

侯超俊精心挑选莫言作品中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与他们分享,并针对不同内容的作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blob.png

午间评书——老师读;课余品读——独自阅读;静读时间——每周两次,师生共读;“特殊读书日”——表现特别好的学生,可以代替老师当一次午间评书的广播员。

侯超俊回忆,记得那是个冬日的中午,平时有点调皮的小吴,因为上课举了手获得了一次午间广播的机会,只见他拿着书站到讲台上,脸上带着骄傲,眼睛中点点光芒闪烁,平时调皮大王,连读语文书都不怎么开口的孩子,今天要广播啦!大家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默默地等着他开口,谁知他开口刚读了几排字,大家就都被他逗笑了,原来他太激动一开口便结巴了,连声音都在颤抖着,脸涨得通红,大家都以为他要放弃了,谁知他坚持着,磕磕巴巴地读了近20分钟,可能连他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捧着书读的这么投入,想来这“高光”的时刻,会让他无比珍惜和难忘。

画莫言

“画”出读后感,进行二次“创作”

孩子们读了一段时间莫言的作品,有什么收获呢?侯超俊组织“莫言班”举行了读书交流会,孩子们将作品中打动自己的、印象深刻的部分画出来,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

blob.png

婷婷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善良、乐于助人。在读《一匹误入民宅的狼》时,她总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包括这匹狼。“所以你看,她把这匹狼都画得多么‘萌’。”侯超俊介绍到。

blob.png

同样是绘画的高手,兰兰则强调画面的色彩,她说“蓝色代表忧郁”,所以她创作了《枯河》,她在作品中运用了很多蓝色,而且颜色逐渐加深,是因为主人公小虎最后被打死了,所以画面显得压抑、沉闷。

论莫言

“乐观、善良”“别人不太懂他”

“几学期下来,随着孩子们对莫言作品的了解加深,渐渐能感受莫言的魅力,并对这位作家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理解不见得深刻、独到,却有着孩子们自己的思考。”侯超俊说,这也是“莫言班”阅读莫言除了感受大师,触摸经典之外的一点收获。

blob.png

小玉同学认为莫言是个有想象力、乐观的人。因为他写的故事有时候会很夸张,能把一件小事,说得很神奇;也因为他小时候生活得很艰难,能够成为作家,可见他是个非常乐观的人。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为《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首诗,在小陈的眼中,莫言是一个别人不太懂他的人。她认为莫言是一个受过伤害、但依然善良的人,正如她自己一样。小陈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妈妈,甚至有时也会波及她和弟弟,后来妈妈带着弟弟走了,把她留给了爸爸,她没有自暴自弃,不但努力学习,还学会了照顾自己甚至爸爸。也许在她的心中,也渴望有人懂她、爱护她、关心她。

blob.png

“小李有一个学工程的爸爸,记得一年级家访时,他爸爸就教他在电脑上绘图,那可是个精细活,小家伙画的十分专注。”侯超俊说,因为这种专注,让小李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也让他读书时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所以小李认为,莫言与曹文轩的小说中都写了小孩,但他们笔下的小孩却大不相同:莫言写的孩子都怪怪的,长得丑,穿的脏,没有朋友,他们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生活在苦难里。例如,《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不像人,简直就是一只猴子,《红耳朵》里的王十千有一对十分奇怪的大耳朵……

演莫言

改编故事,献礼母校

临近毕业,孩子们还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了改编,“编剧”们不会写剧本,就模仿课文《荆轲刺秦》,进行分角色编写,还不时拿来和老师、同学讨论。侯超俊笑着说,最有意思的是小庞等几个孩子成立了导演组,不仅在班里征集演员,还成立了道具组,自己动手制作“斧头”“狼头”等道具。

blob.png

“有一次试演,扮演小猪的几个群演同学,学着小猪的样子一登场,全班笑成一片,主演捂着肚子笑得上不了场,就只有导演急得直说‘别笑了,好好演!’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声,导演还要给演员讲戏,还真是有模有样。”回忆起这些有趣的经历,侯超俊也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经过一番努力,最后“莫言班”将整个故事表演给全校师生观看,当作他们献给学校的毕业礼。


侯超俊说,“莫言班”让孩子们走近莫言,打开了孩子走进经典的大门,与伟大的作家对话,与不朽的作品对话;走近莫言,探索学习的新途径,学会探讨,学会思考,相信这会使他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