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专家齐聚罗湖,共话家庭教育 “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闭幕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曾瑞鑫 | 时间: 2019-10-29 | 责编: 曾瑞鑫

中国网10月29日讯(记者 曾瑞鑫) 10月26、27日,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在深圳罗湖会堂举行。约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以及关注家庭教育的各界人士云集罗湖,围绕“家国情怀与儿童成长动力”会议主题,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活动主会场设在罗湖会堂,同时在罗湖小学、翠北实验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北斗小学、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翠园初级中学设立了6个分论坛,于27日上午在罗湖会场闭幕。

罗湖小学校长邱洁苡结合分论坛的主题“家庭教育的时代特征”,从当代家庭现状中存在的典型困难展开,讲到学校在区教改精神的指引下,在自身学雷锋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五种核心品质,并通过家校社三个领域的各种活动来实现“一体化”大德育,以强化家校合作、助力家庭教育,对应解决当代家庭存在的问题。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上海成人大学校长袁雯(前排中间)参观罗湖小学校园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上海成人大学校长袁雯提出,我们该用怎样的家庭教育帮孩子铸好根基这一议题。针对现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度焦虑的问题,她强调家长们要明晰什么是对孩子终生有益的家庭教育。


走进翠北实验小学,与会嘉宾们首先参观了翠北“父母夜校”课程展览、“一米阳光”系列课程展览、教师和学生图书馆等翠北家庭教育课程成果的展示。翠北教育集团总校长、翠北实验小学校长李巍就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与经验进行分享,阐述了“共建共享‘课程超市’、共情共事共成长”的家校共育理念。

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卫在翠北实验小学分论坛做主旨发言

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卫旁征博引,站在全球的视野剖析了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困境,强调国家的未来与繁荣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努力,表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云晓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强调给家长赋能的目标导向要正确,应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应是生活教育而不是知识、技能教育。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杜科夫分享了学校对于“注重家校共育,培育健康完整的未来人”的创新探索。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婧娟、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长邱彩萍等6位专家学者,分别以学校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的“三重门”“一家一课程”“家校合作中静悄悄的革命”等为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分享,共同为家庭教育献言献策。

北斗小学校长彭美珍就北斗小学在推动家教合作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围绕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方面,如开展“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开发,参与学校活动决策和教学实践活动等,对北斗小学的家校合作成果及案例进行了展示。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明琴表示,罗湖“教改”在2019年已进入2.0阶段,推进“一体两翼”育人模式改革,家庭教育即为其中“一翼”。她希望与会领导与嘉宾能对家庭教育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对罗湖家庭教育改革提出宝贵的意见。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李隼就学校概况、教师发展、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党建及团队工作等五个方面向观众阐释了学校的清水教育理念,即坚持纯真似清水的价值目标,培养如水千变万化般丰富的关键能力。

翠园初级中学校长周小荣从政策依据、学校概况、翠园学生特点、家长特点、实践做法几个角度介绍了翠园初级中学家庭教育建设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发展过程。

深圳市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宾华希望全区其它学校能借鉴翠园初级中学的做法,精心设计调研,了解学情。他表示,只有真实了解现状、深入调研分析,才能深化家庭教育改革。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做主旨发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首先在27日上午的主论坛做主旨发言。他讲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表示,家风、家庭传统是健康家庭的基础和灵魂。王学典提出健康的家风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老爱亲;二是睦邻友群;三是守诚敦礼;四是崇学爱劳;五是倡俭戒奢;六是报国奉公,正因为如此,在诸多的传统家风、家庭中,都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爱国意识、责任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做主旨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从孩子的青春期会遇到的问题引发思考,她表示:青春期相对于儿童期,它对人的发展是另外一个无可比拟的阶段,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她提到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勾勒出一个健康幸福人的大致模样是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有生活目标、自我接纳、自主。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历程要为未来幸福生活奠基,成人要相信他们具有无限的潜能,把孩子当作成长中的个体,允许青春期孩子们去探索和创造。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做主旨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对比了国内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出了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关建议。他强调对家庭教育理论指导现状的世界性批判。现实的情况要在学校和家庭走到一起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要在学校教育学(班级授课制理论)理论之外,要在心理学和心理学之外寻找能为家长和教师所共同接受的教育理论。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父母、老师、同伴等),具有强大的、相互作用的结构性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孙郁做主旨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孙郁深入研究了鲁迅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著。他表示,从儒家的思想来看,鲁迅特别看重周秦汉唐文化亮点的存在,但是宋明以后的儒家思想,他认为把人固定在一个秩序上,不知道生命在进化的途中,今天的子就是未来的父,一切应以幼者为本位,而不是相反,作为父亲不能把利己和权力放在首位,提出要理解孩子。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教育学博士王水发做主旨发言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教育学博士王水发强调,关于家庭教育,都有一个基本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三个教育形态当中,或者三个教育体系里面,过去都认为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教育是很成体系的,专业化程度是很高的,但家庭教育相对是缺失的,社会教育更是无序的。事实上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王水发谈到要构建四点思考。第一是加强家长教育,第二个是弘扬家国情怀,第三个是推动家风建设,第四个是保障家庭教养。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做总结性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做了闭幕式总结发言,在谈到如何开启儿童成长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少年时,孙教授认为四大因素是儿童成长动力中特别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动力是体验,体验被定义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一种途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人模式。第二个动力是榜样。父母与教师的榜样力量将影响孩子一生。儿童的学习是观察学习,从模仿开始。第三个动力是目标,不断地发现和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孩子选择目标的时候不能只说坐办公室里面的,不可误导孩子轻视劳动者和平凡岗位,而是在适合自己或社会需要的劳动岗位上做出贡献。第四个动力是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儿童的成长动力一定要在习惯上落到实处。

主持人: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主编杨咏梅

专家对话:从左至右分别是杨咏梅、洪明、关颖、刘荣青、熊少严、鹿永建

在专家对谈环节,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主编杨咏梅作为主持人提出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在这两天的全国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上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观点?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家国情怀与儿童成长动力”,在座的代表分析一下当初你的成长动力是什么?有没有一点跟家国情怀有关?我们该怎样指导家长做好父母?参加沙龙的代表分别就以上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洪明认为“家国情怀与儿童成长动力”首先是讲儿童成长的动力在哪里,每个人的动力都来自于每个人对未来命运改变的渴望。随着人的社会化进程,感觉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包括我自己现在的职业选择过程中从事教育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把个人的命运有意或无意联系在一起,那么就形成内动力。这次会议给我的收获很大,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信心,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深圳,先行示范首先要走在先行,走在前面,还有理念的建设,王水发副局长的讲话充满着辩证的思考,充满着理性思考;第二个是制度设计。新时代家庭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问题,我们理论工作者的思考还需要继续前行。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表示,中国已经大跨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婚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美好的,养育不仅对社会有利,对孩子有利,学校有利,而且它本身就是美好的。养育对于养育者本身是大美。如果青年人都明白这样的婚姻知识、婚姻体验和生命背景的话,他们会勇敢地进入婚姻,去克服婚姻中的困难,达到美好,将来会渡过老龄化的高峰,进入更稳定的社会。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关颖主要从“为儿童和父母成长赋能”的主题展开分析,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关系,实际上家庭教育就是亲子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另外一方面,所谓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就是儿童权利的实现,体现家庭在里面发挥的作用。家长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编审,广州教育学会副会长熊少严从如何通过家庭参与的家校合作研学旅游,给孩子从人格、知识各方面的成长带来更多的进步;从准备过程到方法,以及对家园合作从理念、架构到课程、到管理保障等做了很好的研究和展示。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讲到当今天这么多人坐在这里深刻讨论家庭教育的时候,其实这就是文明发展进步的追求和显现。如何让家国情怀能够推动甚至转化成儿童成长的动力?儿童0-3岁的情感教育和语言教育是最重要的,而且脑科学也是,所谓三岁看大。这么重要的关键期,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能否呼吁把产假延长到三年,保证每个孩子的成长,这是民族的幸事。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家国情怀与儿童成长动力”的主题,阐述了儿童成长动力包含的因素,培养孩子具有家国情怀的路径,家庭教育的内涵和方法。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良好的家庭建设、家风传承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沃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