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海内外大学校长齐聚重大 共话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李星婷 | 时间: 2019-10-14 | 责编: 刘昌

10月12日,以“新科技革命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校长论坛”活动,在该校举行。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14所海内外大学的校长齐聚现场,共谋育人大计和新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周旬在论坛致辞中表示,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的浪潮,科技、教育、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大学的使命和职能再次得到拓展,创新发展成为高校在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使命、新任务。

此次受邀参加论坛的各海内外高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综合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论坛上,14位校长就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科技创新与创业以及新工科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思考,共同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校长观点》》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

人工智能一定要和各个学科、领域密切结合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教育模式、知识传播都产生了影响。由于新技术的出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智慧教室、慕课等;学习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大家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传统的教材体系也要不断融入新的科学知识,因此出现了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

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也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就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学科。目前全国已经有40余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100多个高校开办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专业,是科技革命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重塑。所以人工智能一定要和各个学科、领域密切结合,它可以既是应用型的,也是基础研究的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高等教育要与社会前沿技术同频共振

高等教育不能关门办学,必须要深度融入社会,与社会前沿技术同频共振。

西安交大尝试着做了一个西部科技创新港,其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现在西部能源研究院就在创新港,还有一些国家部委把他们关注的、未来需要解决的领域的协同研究中心都放在这里。

孩子们在里面也很开心。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等很多领域的研究都装在里面,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交流,能碰撞产生很多思想的火花。所以学校要主动融入社会,把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担当统一,心中装着天下,做社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

高等教育面临挑战,也有很多新机遇

高等教育具有时代性,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的组织模式也发生着变化。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需要面临很多调整,比如年轻学生会面临竞争和自我实现等诸多诉求,那么大学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浓厚的人文情怀来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新要求。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多发展的新机遇,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双一流”高校建设等。面对新的历史契机,大学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来服务社会,构建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

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打开“三门”

创新时代来临,高等教育要把人才的潜力发挥出来,比如专业工程师要转变为复合型的工程人才,标准化培养要转变为个性化培养,封闭培养要转变为开放培养。

未来的工程人才要具有全球视野,具备创新、合作和服务等意识。因此重庆大学强调科学、人文、工程教育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打开“三门”,即打开教室门、校门、国门,因此重庆大学搭建了“核心+通识+前沿”的课程体系,把国际最新教学成果融入培养过程,汇聚多方教育资源,构建共享型的“学术共同体”平台,以培养通晓国际事务、掌握国际标准、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人才。(记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