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巡礼七十年•旧物话新语① | 你响起谁不曾立即狂奔而去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刘昌 | 时间: 2019-09-19 | 责编: 刘昌

   

编者按:忆物以寄情。2019年,新中国迎来建国70周年华诞。在70年间,那些应时代而生的物件儿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旧物话新语。在教育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老物件有了“新传人”。

那些承载着同样功能的新物件,一定也是历史长河中的“过客”,但它们承前启后,是见证70年教育飞速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一代代教育先辈通过实践凝结而成的产物。

从本期起,中国网教育频道将正式推出【巡礼七十年·旧物话新语】专题,品味老物件,聚焦新时代,以物抒情,为共和国庆生。

你响起谁不曾立即狂奔而去

“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周礼》

树影斑驳,阳光灿烂,笑声烂漫。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漫步或嬉戏校园。骤然,钟声震耳,回荡在操场上、楼道间。一时间,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落座桌前。时光荏苒,从木铎金钟到手摇铃再到电铃,变了的是承载发声功能的物件本身;不变的是,教育的规范、崇高和深沉的仪式感。

登梯爬高把钟敲

20世纪40年代,在那个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老一辈的学生们都是听着振聋发聩的校钟声长大的。校钟大且笨重,多是悬挂在高树上。每当敲钟人卯足劲把钟锤敲起,那震耳欲聋的钟声响彻四方。那样的声响,填满了一代人的学生记忆。

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就有一口这样的校钟,它也成一道最响亮的痕迹烙印在无数学子的青葱岁月里。据学校相关教师回忆,这口校钟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随学校从河北省阜平县搬迁至当时的北平城算起。时任教务处通信员史清亮曾是它的“敲钟人”,与它有着最“亲密”的回忆。在阜平县“打钟时,我是非常紧张的,唯恐估计得相差太多。”在史清亮的回忆录中,他提到了一两件“敲钟人”的趣事。其中一件,就是要“观天象”。由于当时的物质资源匮乏,全校只有一个从张家口带出来的老钟,总是走不准,三天两头停,光靠这个老钟是不行的。“敲钟人”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按着太阳照的影子划记号。天气晴朗还好,每当阴天下雨,才是考验“敲钟人”的关键时刻。有一次,史清亮夜里突然醒来,以为天快亮,提前敲响了钟,结果大家上完早操后天还没亮,后来才弄清楚,原来是他打错了钟,不仅闹了笑话,还影响了教育教学安排。可见,敲钟可是门手艺活儿。

除了“观天象”,敲钟人的另一项必备技能还有“登梯爬高”。一零一中学从宝钞胡同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部校区搬到如今的圆明园校区后,这口校钟就挂在一棵大树上,每次打钟都要借助很高的梯子爬上去。虽然校园面积足有30个足球场大,但校钟浑厚而响亮的声音仍旧可以响彻校园。

直到80年代,这口校钟才迟迟“退休”,而它也成为一种符号,勾起一代学子们的共同回忆。如今,每年新学年的第一天,校钟都会再次“上岗”,校长敲钟明志,以示继承传统,发扬教育精神。

多彩乐曲一触即发

在学校中控室的电脑上,存储着各式各样的电子铃声,每当上课时间到,这些经过前期编程处理的电子铃声将会自动播放,无需人工操作。如今,这样的技术,已经覆盖全国多数中小学,仅仅是校园铃声也无不彰显着智慧校园的成果。

在一零一中学,《致爱丽丝》响起的时候,就是上课指令发出的时候。这首世界名曲,经过全校学生推选,以悠扬的乐声回荡校园。虽然智能取代了人工,名曲取代了校钟,科技为校园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加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无论技术如何创新,铃声响起,对于学堂的敬畏,就该让每名学子肃然起敬,一心求学。

参演人员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教师王冬、李晨

特别鸣谢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策划/文字:刘佳

拍摄/视频编辑:刘昌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