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都三河小学李莉:“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邓海燕 | 时间: 2019-09-09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9月9日讯(邓海燕)“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学校,无愧于自己。”李莉本着这样的原则,在成都市三河小学数学学科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了近19年。授课之余,李莉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曾获得“武侯区优秀青年教师”“武侯区学科带头人”“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课题二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先后还有7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

image.png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李莉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当着学生的面演唱这首歌的场景,那是她成为教师后的第一个教师节,现在回想起来仍旧泪眼模糊。如今,身为教师已经整整19年了,“身为教师,我心中时常溢满了温暖与感动,这一切都源于对这份职业的喜爱,源于我仅单纯地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这19年践行的教育历程,更是李莉对这首歌的深情演绎。

“特别的礼物”有“特别的爱”

每年的教师节,是李莉感觉最为温暖的日子,一条条来自学生或家长真挚而感人的祝福短信总会挤满她的手机。有一年教师节,李莉收到了一份节日礼物:一位老大爷要见自己。正在上课的李莉急忙来到校门口一看,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提着一箱牛奶执意要见他孙子的老师,他孙子已经上初中了,可是因为上课来不了,所以交代爷爷一定要亲自给李莉老师送来。但是,李莉最终并没有收下这箱牛奶,因为她知道爷爷和孩子都比自己更需要营养,不过自己的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与感动。

image.png


有一天下班,李莉刚回到家手机铃声便响了,这是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家长打来的,说是下午自己在家包了包子,来接儿子回家,顺道给李莉带了些,让她也尝尝。可他们不知,那天恰好是李莉的生日,这也是李莉迄今为止收到最特别的一份礼物。

把关爱化为行动,给予有方法和策略的“爱”

从教以来,李莉记不清自己曾先后家访过多少个孩子,但每一次家访,都让她有不同的收获与认识。2000年的时候,当时在安岳高屋中学有一个叫小君的学生,小君是一个被母亲抛弃、只跟着一位盲人父亲和一位八旬高龄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小女孩。然而一次意外失火,她们家几乎所有家当的都被烧光了,对于这样的家庭,无疑不是雪上加霜。当得知这一消息,李莉便发动全班同学为她捐款。李莉知道,如果她没去家访,就完全不会知道小君的父亲是位盲人,也更不会知道其实他们被烧掉的仅有的房子也不过就是两间茅草屋。

“三河的孩子,近百分之八十的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为了生计,无力监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看着班上孩子们的种种表现,我总担心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和关心还不够。”于是今年李莉又一次踏上了家访之路。

在进行部分辅差后,李莉选择去了小然家。他是班上自觉性较差、胆子却最大的一个孩子。从学校到他家的路上,小然显得特别紧张,几分钟后,便到了他们离学校不远的待拆迁的租住房里。刚进门,他奶奶立马厉声质问小然犯什么事了,李莉随即表明了此次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小然。从那一次家访后,小然犹如换了一个人,自觉性和学习态度大大改观,成绩也在逐步提升。

都说“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然而现实中如果只有爱却少了方法与策略,想必那也等于白爱。为了同时兼顾学校办公室工作以及教学工作,能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今年3月,受区上推进的学本课堂及“自导式”教学变革的影响,李莉积极探索,在教学班内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一次次组内总结与个人总结相结合,孩子们就在这样你追我赶的形势下逐步向前。

image.png


“感谢有学生相伴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他们,才让我的教师生活更为充实。”李莉说,她坚信这样的感动与幸福,将一生与自己相伴,因为她自始至终深爱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