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你遇到一个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过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读屏时代的大学生在读什么书?经过时间之尺丈量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否还能在当下得到天之骄子们的垂青?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从3450份有效样本中对阅读素养、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三个方面对上海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进行测量。
由此,既能窥得一些大学生阅读现状,也能产生些许思索。
何为经典
时间是位批评家。它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淘洗出精品,经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诠释和理解。
我国的史书典籍不可胜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定义是什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认识,相似却略有差异。
早在民国时期,梁启超、鲁迅和钱穆等都曾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开列过书单。1923年梁启超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约160种,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其中包括《论语》《孟子》《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李太白全集》等28部;1930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包括《唐诗纪事》《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12种;1978年,钱穆列出7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兴起和不断推进,教育部、新闻出版署等相关部门以及一些省市的相关机构也纷纷推出阅读推荐书目,如教育部推出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新闻出版署每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地方性的如《成都市中小学生阅读经典推荐书目》等。与民国时期相比,当下的阅读推荐书目增添了很多近现代的经典作品。
在这次调查中,课题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定义为“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阅读,如古文、传统节日、各种民俗、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传统历法、中医读物、中华传统科技读物、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以及近现代有影响的经典作品,等等”。
而调研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
阅读经典现状堪忧
是否读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有共识。
现今,全民阅读活动已在各地广泛开展,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经典阅读的现状深刻影响着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曾长期在北大开设《经典导读》的公开课。他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涵括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两部分,人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人格。这不是通过基础课就可以解决的,那通过什么来实施呢?“我认为就是要读经典。”王余光说,“读经典的好处,首先能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如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都没有读过,何以谈到认同?”
读经典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益的。“很多老师,愈加感觉到今天的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不让人满意。年轻人的表达能力受到消费主义和平庸主义的污染,有庸俗化的倾向。网络语言的消沉已经很难承载中国当下厚重的文化。”
读经典的另一个益处,是价值观的形成。王余光说:“并非读经典就会照搬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但在文化的传承中,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不断的选择,来选择与新的时代相适合的价值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在这份调研中提到,首先是经典阅读的广度不够。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即便是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扫描和捕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的调查,当代大学生浏览短视频的比例高达83%,其中56%为重度依赖,34%为中度依赖,只有2%为存在于移动短视频之外的独立个体。
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轻人文陶冶,使得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
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研二学生丹丹,她表示,近期看过的传统文化经典只有《红楼梦》《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一个和课程相关的《伤寒杂病论》。
当问到丹丹身边的同学都在读什么时,她发来豆瓣阅读Top250。记者翻看这个榜单,发现现当代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居多,《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小王子》《白夜行》《活着》《围城》等作品名列其间。“我觉得我们不怎么看传统文化经典,一则是有阅读门槛,二来也缺少宣传和指导,没有在学生中形成潮流。”
丹丹的回答在这份调查中得到某种程度印证。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经典阅读素养方面,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本阅读能力中等,综合阅读能力偏弱,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需要更多专业化的支持;在经典阅读动机方面,“社会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一要素,“个人发展”是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二大影响因子,这表明大学生为“他人认同”和“兴趣偏好”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的动机强烈;在经典阅读行为方面,上海大学生偏爱历史文化、古典小说诗文类传统读物,偏爱夜晚读书,每周阅读时间在2小时以下,选择纸质阅读略高于数字阅读,大部分学生有付费阅读意愿,三分之一的上海大学生每月经典阅读支出集中在100元以下,近半数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
经典使心灵有所归依
读经典好处众多,但在学术界也有不同声音。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卿曾参与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标准的制定。他认为,读经典当然重要,但经典的阅读好比跳水比赛的规定动作,拉开选手差距的在自选动作上,“自选动作是什么呢?就是所谓闲书,就是在经典之外好玩的”。
“雪夜孤灯读闲书是多么美的意境。”方卿引用外山滋比古《乱读术》中的句子:“若我们只阅读某些类型的书籍或是阅读范围太过局限,会让我们的头脑逐渐失去创意思考的活力,而且会逐渐倾向模仿性的思考。”
但无论是跳水、体操还是阅读,规定动作都必须完成。经典不是死的标本,它是活在当代,而且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使心灵有所归依。
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在大学生中甚至全社会推广经典阅读,充分发挥经典阅读在文化传承和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呢?调研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高校应该在推广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发挥更大作用,大力普及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其次,各界要协同营造支持性的经典阅读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有学者如此表述经典的力量。
愿这种力量强一些,再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