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在甘肃天水举行 近千名嘉宾探讨西部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9-08-12 | 责编: 吴雨航

2019年8月11日,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在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天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和慕华成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图为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论坛现场

近千名与会者齐聚甘肃天水,聚焦西部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

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关心和支持西部教育发展的政府领导、教育学者、一线校长和教师、教育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聚焦西部教育发展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吸引更多的教育家、企业家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思想、人员、资金等各种支持,为推动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消除贫困、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从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在全面消灭贫困之后,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次论坛以“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主题,与会嘉宾分别对西部基础教育、西部职业教育、西部学前教育、新教改下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等问题展开讨论。

来自全国政协、甘肃省政协、甘肃省政府、天水市委、天水市政府等各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

图为天水市市委书记王锐致辞

天水市市委书记王锐在致辞中介绍,天水是教育大市,近年来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已基本解决了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进入了“上好学、学得好”的新阶段,但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天水市教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拓展思维、共商天水教育发展的平台,将对进一步开拓改革发展思路,增强脱贫攻坚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表示,当前西部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是显著增强的,“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西部教育前景美好,大有希望。同时,在主题演讲中,他对西部教育的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也提出诸多建议。

图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在讲话时指出,教育扶贫就是在营造扶志扶智的环境,给钱给物只能解决贫困家庭一时的问题,而且容易导致养懒汉现象发生。要致力于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就需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此,朱永新认为要重点关注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教育保障、加大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等三方面问题。

图为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主席、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汤敏

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主席、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汤敏表示,教师是所有这一切中最核心的部分,怎样通过互联网等新科技手段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的农村学校去。 怎样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师资留在农村, 怎样把已经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培训好, 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用上和用好互联网下的优质教育资源,这都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

图为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

图为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郝远

图为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

图为香港大学原副校长、香港大学荣休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

图为慕华成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汪建宏

发布《中国西部基础教育研究报告》: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部农村教育中的三类学校要特别关注

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在当天下午的“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经验与反思”分论坛中,教育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来自山西、贵州、甘肃等地的一线教育从业者通过实践案例、研究分析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图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在此分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西部基础教育研究报告》。报告对西部基础教育历史、现状、问题和成就都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报告还对西部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报告中介绍,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农村地区“教育扶贫”成效显著。但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大规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减少和为时十年的农村“撤点并校”,西部地区许多县域新的教育格局是“城挤、乡空、村弱”。尤其是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城市化的比例大大超过常住人口城市化的比例,大量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呈现出“城挤乡空”的教育格局。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地区出现了三类特别值得关注的学校:城区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和乡镇以下的小规模学校。三类学校并存,出现了例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都需要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杨东平在演讲中也介绍了促进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优秀案例,例如面向农村儿童做的素质教学——伏羲教育,例如国外的以自学为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哥伦比亚新学校模式等。

发布《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西部“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质量提升与发掘本土特色需并重

在11日下午平行举行的“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论坛”中,主办方发布了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所撰写的《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报告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园所数量快速增长、幼儿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幅提高,西部地区幼儿“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现已得到初步缓解。但当前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质量差强人意,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供给总不足、幼儿园教育质量有限、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犹存。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毛入园率低,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85%,需要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先普及村一级学前教育,从而提升毛入园率。

报告中提到,毛入园率高的省份,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从追求入园机会公平逐渐转为追求保教质量的公平,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在于质量的提升。报告建议,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转换视角,以系统化思维科学设计发展之路;质量提升与发掘本土特色并重;因地制宜分配资源,制定多元化标准;进行文化的反思,从而实现良性发展的循环。

图为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时腾飞

没有西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西部教育的现代化

专家学者探讨西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景

今年是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年,政府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图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

在“西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景”论坛中,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做了专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到,没有西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西部教育的现代化,同样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图为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时宁国主持分论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介绍,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整体招生达到496万。她强调,在职业教育发展量变的同时要尤其注重质的变化。

在职业教育分论坛上,甘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宋贤钧、四川成都市教育科技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文春帆、广西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屹分别介绍了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高质量的教育根本上是以教师来保障,专家学者探讨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的经验与挑战


图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处长宋磊

高质量的教育根本上是以教师来保障的。在下午举行的“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的经验与挑战”分论坛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处长宋磊在演讲中提到,当前国培计划管理的体制与十年前相比更为完善,内容设计更为科学,团队的构成给更为合理,培训的方式更加多元,规划能力不断提升,但课程内容单调、培训区分度较低,忽视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等问题还要正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郑新蓉在演讲中用大量案例和数据分析当前贫困地区学生成绩、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介绍了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表现:连片贫困地区的学生发育明显滞后,山区学生身体发育迟缓检测率最高;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年大量补充年轻教师,老龄化几乎是零,但连片贫困山区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更高;民族地区教师虽然达标率高,但师范专业毕业比例比较低等问题。

图为圆桌论坛一现场:新教改下助力西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图为圆桌论坛二现场:互联网+时代的乡村青年教师成长

图为圆桌论坛三现场:新教改下社会力量助力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的路径

在分论坛上,来自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沪江、洋葱数学、爱学堂、高思教育、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和企业代表也围绕互联网+时代的乡村青年教师发展、新教改下社会力量如何助力西部乡村教师发展和培训等话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