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教育部:确保公办义务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19-07-09 | 责编: 刘佳

中国网 北京7月9日讯(记者 刘佳)如何确保“五育”素质教育政策落地?如何合理配置地方教育办学主体构成?在今天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明确主责公办义教学校占主导

在地方教育生态环境中,如何合理配置公办义务教育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和关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明确回应,要确保公办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做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其次,强化考评督导。国家制定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最后,强化责任追究。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没有承担起主体责任的地方,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

“五个强化”确保素质教育落地

《意见》在确保素质教育扎实落地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以“五个强化”做出了系统概括。

一是强化育人理念。教书育人理念先行,理念非常重要,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育人理念。如何强化育人理念?首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把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树立起来。《意见》把科学教育质量观概括了四句话“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在实施过程中,通俗讲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打好。二是强化体系构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此次特别补足“劳动教育”的短板,这是创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强化课堂变革。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这次《意见》提出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变单纯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推进课堂革命,让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学得活一点,实效大一点。四是强化评价导向。要建立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义务教育评价标准体系。一定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的倾向。五是强化组织保障。首先要明确在发展义务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党政的责任,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要担负起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责任。其次做好统筹,至少三个统筹,统筹教研力量,校长、教师一起教书育人;统筹管理力量,各个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统筹社会资源,家庭和学校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