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很快将会出现大量需要“机器人技术”的局面,因此,机器人系统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及维护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也将是社会急切的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传承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传统优势,结合学校工科专业多年沉淀的经验与多类型工科学科的支撑,于2019年重磅打造“机器人工程”专业。该专业精确瞄准智能制造业和服务类智能机器人,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实现“毕业便精准就业”的无缝对接。
良好的办学底蕴+优质的合作伙伴
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作为全川同类院校中率先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依托电子科大雄厚的师资、硬件条件和课程指导,以及在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原有优势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支撑下,新开设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新开设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还得到了来自行业的强力支持。据了解,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已与智能制造领域大型知名企业开启了校企共建的联合办学模式,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共同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培养过程实施、培养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培训、实践课程的开发到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企业还将提供行业高精尖人才与企业工程师参与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
电子工程系系主任许宣伟教授说,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的学生机器人协会早在专业开设前已多次参加全国性机器人比赛,与多所985、211大学同台竞技,多次闯入全国总决赛并夺得多个奖项。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将与企业紧密合作、完美对接,创建“校企深度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行业新型人才。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新开设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首要注重的便是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面向行业,强调因需施教,突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层次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特点。
此外,在“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将以CDIO主动教学方法中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核心,通过对社会、技术、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方面进行分析,将实际项目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适应于未来机器人工程设计发展的创新人才。
许宣伟介绍说,机器人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专业,知识涵盖面广,要求学生具备的专业理论要扎实,实践创新和动手能力要高。为此,该专业将立足校企协同培养,重点突出以“项目+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大一大二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大三后期,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细化专业方向,强化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实践实训。
精准、高端的就业环境
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还将同时开展“证书培养”,将行业专业证书设为必修项,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拿到行业专业证书,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行业从业能力。此外,在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模式中,学校为企业提供“孵化平台”,企业为学校提供“出口平台”,这为毕业生拥有高质量、广平台的就业环境提供了机会,也精准实现了“毕业便就业”的无缝对接。
据介绍,随着国家智能制造业的发展,不久还将出现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不一定从事机器人的整体研发,它可能会专一于某个器件,比如它的传感设备、控制设备,或者中间计算系统等机器人的分系统。这些将出现的新兴产业,将对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有着大量需求。因此,未来“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就业不仅不是问题,而且高端就业、精准就业将伴随学生成就自己的梦想。
招生情况
对于“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学校将会多方面考察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2019年本专业招生名额为110名,优先考虑工科报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