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阿尔山教育帮扶系列报道——从“0”到“21”从“观望”到“期望”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武欣 | 时间: 2019-05-15 | 责编: 徐虹

阿尔山分校学生到北京二中游学

“我希望能去外地上大学”,“我想去北京,因为那里有书本上的长城、故宫……”每每问起阿尔山市孩子们的理想,他们都会有千言万语想要告诉你,但汇成一句话就是:走出家乡,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这个地处偏远的城市,大部分学生不曾离开过这里,环境制约着他们的思想,也因此使他们对外界充满着渴望。

为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树立远大志向,东城区教委以此次“京蒙协作”为契机,与阿尔山市教委联合开展“游学”活动,先后两批次邀请阿尔山分校高三师生走进北京二中参观、学习。在此期间,北京二中还专门选派69名骨干教师,分文、理科为孩子们进行高考科目的授课与指导。

在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课程活动中心与东城区明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来游学的孩子们亲自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与东城区特色校本课程。

“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作为此次帮扶团青年教师干部之一,德育副校长马清原已驻扎阿尔山分校近一年之久,为了给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他顶着太阳跑遍了校内校外的所有场地,皮肤被高强度的紫外线晒的黝黑,同事们戏称他是“包公色”。但让他欣慰的是,在与当地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已稳步推进,成果依次开花。

社团篮球课上,马清原给学生讲解运球技巧

每周三下午,马清原都要早早来到运动场,因为这是社团固定的活动时间,除了德育工作,他还负责篮球社团教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双肩挑”,工作既涉及学生精神层面,又涉及他们的身体健康。

“刚来时,看到这里的宽阔的运动场、即将竣工的篮球馆,我很兴奋”马清原回忆道,完备的场地让他萌生出开办社团的想法。“再加上学校有很多多才多艺的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帮助孩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如今,学校社团活动从无到有,陆续开设了写作、书法、管乐、美术、剪纸等21项活动,宽松自主的选择空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使老师们获得了成就感。

社团活动之素描

为了让阿尔山的孩子们与北京的孩子一样,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中教育集团还将3D打印、科技创客、京剧社团引入阿尔山分校,并邀请北京的专业老师到校指导学生训练,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收获了喜悦和自信。

有一件事一直让马清原记忆犹新,回忆起来感动不已。去年寒假,住宿生都已回家,但为了准备参加阿尔山市春晚,一名京剧社团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从600里地的家出发,坐了一天半的绿皮火车,风尘仆仆地赶来参加彩排,孩子没有休息半刻就投入到了表演中,虽然疲惫但眼中却迸发出 光彩家长则默默预定了宾馆,安排好了住宿。

在国门歌唱祖国

教育帮扶为阿尔山分校带来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不光体现在老师和学生身上,也深入到了家长内心:起初是观望,后来转变成了关注,现在赋予更多的是支持与期待。家长态度的转变,让老师们欣慰不已,“只要他们认可,一切付出都值了”。摄影:刘毅、徐鹏、马清原、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