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4月3日讯(记者 刘佳 刘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校一直秉承“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方针上,学校特别遵循精心、精致、精品“三精”办学方针,主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操作和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同时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建设院校之一。
今年,学校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为1050人,招生途径分为自主招生、统招、3+2中高职贯通培养、5+2贯通培养、外地招生等方式。
观点一:生源缩水导致招录下降
近十年来,学院招生计划大致保持1050人左右,近几年,招生数量逐年下降。比如,2017年计划招生970余人,去年减少到903人,招录比方面也随之缩水,从2017年的93%下降至去年的87%。
主要原因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受独生子女和疏解非首都功能两大政策的影响,北京市适龄青年报名人数在逐渐下降。
观点二:“两会”红利为职教“正名”
近年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非常的可观,从今年年初咱们国务院发布的职业教育二十条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的这种多次点名,红利非常的可观,而且这是实名助威的一种方式。这些红利的政策是高职院校师生们期盼已久的事。这次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层次,从国家层面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仅应该有中职、有高职、乃至今后有本科甚至研究生,打通了多年以来一直智库职业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历的层次。这对职业教育的战线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事。
观点三:职业教育志在培养“工匠”人才
对职业教育冠以“差生教育”的名号,是戴有有色眼镜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是智商低,而是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不能突出他们的特长,但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也许他们是普通院校学生的“劲敌”。
每年,在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入学典礼上,学校都会开展鼓励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职业院校,如果能将这样有所长的学生培养成才,那么,职业院校的成就感也是很强的。
观点四:人才培养立交桥是职教“拐点”
对于在学士学位前增设“副学士学位”这样的提议,实际是向传统教育体系靠拢,只是过渡之计,但对学生评价的关键不是学历,而是用人单位和社会。
打通职业院校的上升培养通道,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才是破题的关键。桎梏职业院校多年的是学生的职业上升通道问题,现在职业教育最高只有大专,上升通道有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家要把人才培养立交桥进行落实。
观点五:职教学生要进入“考证时代”
学分银行主要是讲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到学校的体系当中来,包括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在社会培训等,任何一个学习的经历和过程都可以像存钱一样转换成学分,存在学生的个人档案里,然后相应换取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凭。
1+X证书制度,实际上是职业院校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种评判机制,1指学历毕业证书, X跟每个学生的工作的职位和职业有直接关系,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课程设计、专业设置考取各种职业方面的证书,用人单位还是很看重的。
观点六:5+2贯通培养备受欢迎
5+2贯通培养,是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然后进入到职业院校,学生要完成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然后进入大专阶段,与此同时,再结合本科院校学习,总共7年。这也是国际上的一个潮流,像德国的双研制,德国的很多中学生基本上毕业的时候70%以上选择进入职业院校,所以这种贯通培养,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经过实践证明,各个学校招生也是非常理想的,很受欢迎。
学院特色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前身是北京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成人高校,2006年转制成为普通高等院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一直秉承着质量为本和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方针上,学校特别遵循精心、精致、精品“三精”办学方针,主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操作和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同时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搭建了战略平台,叫做“一二三”,即一体两翼,三足鼎立,也就是说致力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两翼一边是学历教育,另外一边是社会培训;三足鼎立是三大专业群,这个专业群依托于我们传统的优势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这个专业不仅在北京市,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与此同时,学院还在打造第二个板块,就是特大型的城市安全运行,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型的城市,城市安全运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包括燃气、热力、自来水、电梯等等社会的各种保障,包括像城市轨道交通,像地铁,这都是与一个城市密不可分,像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地下管网的检测专业都是第二个板块的主力专业。第三,学院近2年特意打造的,而且是和北京市的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密切相关的,就是社会服务。
计划招生1050人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今年的招生计划仍然是1050人,从总体上看跟往年保持持平的状态今年招生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自主招生,目前已经开始了;二是统招,与高考同步;此外,还有特殊渠道,像3+2中高职贯通培养;以及外地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