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成都棕北小学牵手藏区,让情怀与梦想在高原生根发芽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小野 | 时间: 2019-03-29 | 责编: 闫景臻

  棕北小学副校长李宁强:让梦想在雪域高原起航

  中国网3月29日讯(李小野)李宁强是成都市棕北小学的副校长,是两个孩子的父亲。2018年的夏天,作为第五批援藏队员,他踏上了前往白玉支教的征程,让梦想在雪域高原起航。

image.png

  武侯区第五批援藏干部报名工作启动的时候,李宁强作为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小随军的他在青藏高原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见证了老一辈援藏人的无私奉献与顽强付出,藏区的蓝天白云、藏区朴实善良的民风都令他难以忘怀。那时,李宁强的女儿才刚上幼儿园,正是需要照顾和陪伴的年龄,在家庭与理想之间,他不免踌躇。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李宁强随其余24名驻村队员翻过折多山,一路西行,来到美丽圣洁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李宁强到达驻地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怀孕的消息,从每一次产检到孩子出生,李宁强的妻子都是独自面对,不能照顾,不能陪伴,李宁强的心里充满愧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援藏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不辜负组织和家人的支持。

  不忘初心,教育扶贫播种希望

  2018年7月,李宁强以驻村队员的身份来到了甘孜州白玉县最偏远的灯龙乡。离开学校,来到乡村,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农牧民家庭,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image.png

  到了乡下,跟着乡长到了一户农家,昏暗的房间里坐着两个小女孩正在破旧的窗户边读书。“见到我们进来,小女孩们放下手中的书,站起来,怯生生地说了声叔叔好就站在了一旁。”她们身材矮小,估计只有三四年级的样子。李宁强顺手拿起课本,才发现一本是五年级上册语文,另一本是六年级的课本。乡长介绍,这是一个建卡贫困户,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在藏区,许多这样家庭的孩子都早早的辍学了。“我对孩子说,我也是老师。明显感觉到孩子的眼神亮了,对我也更亲近了。”接下来的几天,只要一有空李宁强就到孩子家中坐坐,把随身携带的作文书送给她们,解答一些她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和他慢慢熟悉了,“就想好好读完书找个好的工作,给爸爸看病,把家里的房子修得更漂亮。”听到她们朴实的话语,李宁强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在逆境中不放弃梦想,多么坚强的孩子。8月的一天,小姑娘特地跑到李宁强的驻地,兴奋地说:“老师,要开学了,我们要到县城读书了(白玉县规定,小学4年级起,区乡学校的孩子们都集中在县城小学上课)。这段时间你教会了我们许多,谢谢您!”李宁强默默地在心里祝福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乐观向上,实现梦想。

  8月底,乡中心小学也开学了,孩子们陆续回到校园。李宁强说他第一次到灯龙乡中心小学就被震撼了。装修一新的校舍,孩子们在一个小哥哥的带领下大声的朗读着藏文,虽然他们的穿着显得简朴,但亮闪闪的眼睛分明充满着对读书的渴望。“晚餐后,我看到孩子们排着队在河边洗漱,我走过去摸摸河水,虽然还是8月,但河水已经冰冷刺骨。我问孩子们,冷吗?他们害羞地小声回答,不冷。”带队老师说,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学校,孩子们至少能够学到基本的卫生常识,能有书读。

  “援藏圆梦”,助白玉教育早日脱贫

  作为第五批援藏队教育组的组长,虽然大部分时间李宁强都在村上,但身为教育人,他特别关注白玉县的教育发展。因此,只要一有空,李宁强就到白玉县各学校了解情况,调研学龄儿童入学情况,汇总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困难。短短的4个月,他就和同事们走访白玉县一完小和中学,并随教育局同事到安孜乡小学、麻绒乡小学等十余所乡小检查参观,加深对白玉教育的全面了解。每次回到县城,他都和教育组的同仁交流体会,商讨工作,努力协调对接,联系志愿者组织帮助贫困学生,帮扶白玉教育早日脱贫。

image.png

  “援藏圆梦,我始终无怨无悔,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努力践行着一名援藏队员的责任与使命。”此时,李宁强仍坚守在白玉,坚守在那片需要他的土地,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其实,李宁强仅仅是棕北小学牵手藏区的教师代表之一,而棕北小学与藏区的情缘,源远流长。

棕北小学副校长肖宏:不轻言放弃,为藏区教育脱贫助力

  肖宏是成都市棕北小学的副校长,2005年赴甘孜州白玉县支教一年。2006年被共青团成都市委评为“优秀志愿者”。

  “想到孩子们坐在破旧不堪的课桌旁声嘶力竭读书的样子使我心痛,看到那些失学儿童背着竹篓回头凝望你时眼中的无助与迷茫使我心揪,而在那些我不知道的小乡村有着多少穷苦的孩子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得不与他们渴求和向往的教室做诀别,这更使我心痛不已。来自异乡的差别,反而加深了我的依恋之情,想努力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可时光短暂,该如何做起?” 肖宏说,希望下一批支教老师与当地老师一起,共塑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的不朽丰碑。民族地区的教育的确在经受考验,路途的延漫催老了一代又一代授业者沧桑的脸,但都不轻言放弃,只要通过共同努力,一切会好起来的。 

棕北小学杨科:用实际行动温暖藏区孩子的心

  杨科是棕北小学的教师,2014年起赴甘孜州白玉县支教两年。2017年被评为“感动武侯”十大人物。在白玉,原本是体育老师的杨科不仅经常客串“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管着孩子们的吃穿——“杨老师,还有没有衣服啊?”“我妈妈让我把衣服分给了妹妹。”于是,由杨科发起的“成都——白玉爱心捐赠”活动又有了第二批、第三批……

  如今,这条专为藏区孩子捐助学习和生活用品的绿色通道已经建立起来,两年间已募集到总价值约143.3万元的物资,其中包括1万4千多套过冬衣物,价值1万多元的文具用品,价值4千多元的体育器材,4千多册课外书籍……杨科说,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而除了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外,他更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打开通向外界的窗户,“对孩子们的爱,也许不在乎我能教会他们多少,更多是让他们看到一种希望,一种学习的动力。”

image.png

  除了甘孜州白玉县,棕北小学教师送教的身影,还活跃在甘孜州九龙县、理塘县,阿坝州诺尔盖县、九寨沟县、理县、马尔康县……语文教师郭依梅、官蓓、苏静、张蕾,从识字到口语交际,从阅读到习作,从绘本阅读到群文阅读,棕北小学的教师引领着藏区的孩子和老师们,感悟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传承着中华优秀经典文化。成都市棕北小学教育人的情怀与梦想,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土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