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5日讯 (记者 刘佳)“前段时间,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引起了大家的探讨。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好犹豫,老人摔倒你就该扶!”在全国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的前一天,经典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原创成员重回母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当他重提歌曲创作背景,和那个深受雷锋精神所鼓舞的年月时,已是耄耋之年的他难掩激动之情。
韩荣实老先生与学生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闪创”红歌“上线”风靡全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昨天上午9点30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千余名师生齐聚操场,用闪唱的方式向雷锋致敬,共缅先烈精神。主席台上,还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与他们遥相呼应,共唱一首歌,他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原创参与者之一、十九中1944级校友韩荣实先生。
听到操场上阵阵歌声回荡,仿佛又让他回到了56年前3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上聚集的那个下午。“《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手迹‘向雷锋同志学习’。从上午10点传达精神,到下午2点在天安门广场聚集游行,我们战友文工团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韩老先生回忆,在3月5日之前,“雷锋”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直到看到毛主席的题词,雷锋的事迹才大量地浮现在他们眼前。“我们反复学习着他的事迹,看他的《雷锋日记》——在火车站台换乘会帮着擦地、为带小孩的妇女打伞……这些事迹都让我们觉得,他并不遥远,而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战友。”这些事迹也同样反复徘徊在词作者洪源先生的脑海里。“他说,在读雷锋事迹时就一个词一直在脑中萦绕——榜样,就这样,歌词的第一句话就这么完成了,这句话也变成了歌名。”从接到创作任务,到整首歌曲创作完成,洪源和曲作家生茂仅仅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之后的午饭时间,包括韩荣实在内,大家就照着黑板上的歌词跟着学唱,直到当天下午2点,在天安门广场集合时,由战友文工团编写完成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响彻整个广场。
“广场上不仅有我们,还有总政、空政等很多部门的同志。因为歌曲朗朗上口,活动结束后已经有很多同志能唱上一两句了,就来找我们要歌词。”至此,这首“闪创”红歌一经“上线”便一炮打响,作为原作词者的洪源也开始了忙不迭的手抄歌词工作,抄好歌词为各单位送去,供他们学唱。另一边,合唱团指导员的韩荣实也走进电台,在广播中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正式让这首“红歌”在全国风靡。
韩荣实老先生与师生合影
毕生甘做雷锋精神的“活广播”
从1963年至今,雷锋精神仍旧影响着已经年过八旬的洪源、韩荣实先生。“走到哪儿我就把雷锋精神宣传到哪儿。”韩先生说。这与他们的红色成长史息息相关。
同住海淀,甚至隔街相望,韩荣实和洪源是一同长大的发小儿。1944年,俩人同时考入培元学校(现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但在大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求学之路也颇为坎坷。1948年,解放军挺进北京,当时已经转战至东城区育英中学(现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洪源和韩荣实自觉被解放军感召,同年弃学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并成为文工团的一员。随同朱德总司令共同征战,铁蹄踏至太原、兰州、银川、朝鲜等多地。作为征战“鼓号队”,他们曾一同制作过锦旗、标语,为战士们呐喊、助威。昔日的作战情谊,让他们不仅有了难得的默契,更让他们对共和国有着难以言表的深情厚谊。据韩老先生透露,解放后,洪源先生还曾在天安门广场中多个要地站岗,这一经历更让他对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每一次作词、每一次落笔都一气呵成。
正是因为这样,《学习雷锋好榜样》不仅一挥而就,更兼具朴实、深刻的意味。这首歌也成为洪源诸多原创歌曲中的经典,被世人吟唱。他们也成为了雷锋精神的“活广播”,走到哪就把雷锋精神讲到哪儿。“雷锋精神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它应该化成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每天践行。”韩先生说。为他人捡起掉落的物品、公交车上为老人妇女让座、学生自愿擦黑板、教师义务为学生补习……雷锋精神就在每天的举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