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资源

发布时间:2019-01-25 10:20: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古双瑞 | 责任编辑:段留芳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冰


中国网讯(通讯员 古双瑞)近日,主题为“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全球经验,中国焦点)”的第五届中国幼教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在《公平与质量追求中我国幼教发展信号动力》专场,王冰作了题为《中华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的分享报告。

什么是中华文化?哲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等都有不同的注解。在幼儿园阶段,该如何界定中华文化?王冰认为中华文化也称为华夏文化或者民族文化,它特指的是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中华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这里更明确的界定以齐鲁文化为核心,56个民族创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幼儿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主要立足在物质文化上,精神文化也有,包括国学、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方法论、意识形态等。

在幼儿园开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一个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这个使命,使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中更好地发扬光大。第二个是传承,最好的弘扬是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弘扬。在幼儿教育阶段,传承的任务非常重要,当然也包括创新。第三个是丰富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这一点王冰老师深有体会,他和团队做了大量的中华各地域的园本课程,如中华民族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文化等课程。王冰说,中华文化可以支持我们做非常多的园本课程。

幼儿园的发展在向质量看齐,这就是说我们不是办一样的幼儿园,而是办有自己特点的幼儿园,又是弘扬中华文化,又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成长的需要,也是陈鹤琴老先生说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需要。

面对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选择优秀的、健康的、正面反映生活的、脍炙人口的来传承。避免只能看不能动,提倡活态、生态、动态。

王冰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东西,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教育,要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个人的自信、勇气等品质来自哪里?来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来实现。都说幼师女性居多,园所里缺少阳刚之气,英雄主义精神也可以通过中华文化来体现、传播。中华文化的传承,不排除我们在接受中华文化的过程当中就把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传承下去了。比如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论》等等,这些文化都在我们传承的过程当中可以得到弘扬和光大。

还有,中华文化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历史沉淀下来的肯定是有它美的因素和美的元素。审美有三个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心灵美,最高境界是心灵美。人类的发展其实是在认知的一代一代的传递发展下来的,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历史的先进性让我们了解祖国的伟大和智慧。

中国是文化之邦、礼仪之邦、好客之邦,礼仪就是道德,道德也有礼仪,仁义礼智信,道德感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品质,其实叫知品意行,可以通过我们的中华文化来对孩子进行影响,它具有这样的功能和价值。

王冰说,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离不开三个目标:感知、理解、践行。王冰认为小班主要的教学方向是感知,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接触,中班是理解,大班是践行。它是有层次的,以京剧为例,小班是感知京剧,一天就明白了,你只是让他看看、听听、感知。中班是体验京剧,大班是学唱京剧,这个层次就出来了,感知、理解、践行。

目标是出发点,有了目标,内容如何落地更重要。王冰认为,中华文化当中,主要讲的是幼儿领域的文学,主要是神话、寓言、故事、谚语和歇后语。游戏,艺术和游戏是两个板块,民间游戏如摔泥炮、滚铁环等等这些我们都玩过。很多幼儿园在打造游戏的时候都离不开民族民间游戏。各地都有自己的民间游戏,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课程、一种特色、一种活动来开展。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当中,王冰在找一个新的点在传承,课堂肯定是第一阵地,幼儿园办教育,肯定课堂是第一阵地,其实在环创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室的建造,现在幼儿园很多地方可以考虑功能室。王冰认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没问题,但创新确实还得探索,怎么让中华文化有新的生命力?创新是最重要的。

王冰老师以大量的课程实例向参会老师现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传承,可谓是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