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吴冬梅:我们要尊重儿童,读懂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9-01-25 10:01: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奎 | 责任编辑:段留芳

广东省特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冬梅接受中国网专访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第五届中国幼教年会,我是主持人晓霞,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广东省特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冬梅,吴园长,您好。

吴冬梅:您好,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您来参加第五届中国幼教年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吴冬梅:年会已经办了第五年了,前几年我也是这个年会的特邀嘉宾,所以今年的感触会特别地深,今年是五周年,我总结一下大概有两个亮点、四个特色:

亮点之一,它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时代性的主要体现是大会主旨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公平与质量,还是全球的经验,中国的焦点,这体现了国家的时代要求。

亮点之二,前瞻性充分体现了大会需要把中国的学前教育影响世界的学前教育,把世界的学前教育带进中国的学前教育来,这是具有前瞻性的,这是我认为的两大亮点。

四个特色:

特色之一,在会场的选址上,会场在G20峰会会场,充分体现了会议的级别之高。

特色之二,有20余个国家的专家和代表来参会,体现了涉及的范围之广。

特色之三,此次参会人数已经创了历届的新高,这主要是中国幼教年会的感召力之强。

特色之四,310余场的学术报告,这种学术报告体现的是课程安排的专业性。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同时我个人也觉得,我国学前教育这么多年来虽然说2010年开始,“国十条”开始颁布以后,我们逐渐地被受到重视,但如果从人的终身成长的视角出发,其实学前教育是深深地埋在土壤之下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看到的只是土壤之上的枝繁叶茂,而没有看到土壤之下的扎根与立魂。因此,学前教育一直是属于弱势群体,不被重视,甚至受到忽视。

所以中国幼教一直都是这样的一支队伍,默默地奉献,不张扬不外露的一支队伍,缺乏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我们太需要一个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担当、有信念的组织机构。我们认为中国幼教年会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机构,它不仅有理想、信念,还有教育情怀,同时它还是一个很有号召力,专业性非常强,有发展内涵的专业平台。它给了我们一个国内外互动交流,且能够促进我们共同发展的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了中国学前教育一个展现自我和正视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所以,作为一名幼教人,我们要深深地感谢年会的发起人,同时也要感谢组委会,包括所有的工作人员,这么多年来把全国的幼教人团结在一起,为了我国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他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而且是积德积福的善事,是于国于民于幼教都是一件影响深远且贡献巨大的事情。这是我的体会。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是一线的园长,就想请您谈一下如何提高一所幼儿园的品质。

吴冬梅:提高幼儿园品质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应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去考虑。其实每一个命题都应该是一个课程,那我就总结一下,我个人认为要提高一所幼儿园的品质需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关注国情,立足本土,尊重儿童,同时要重视师资,家园和谐,社区共建,创建品牌,办出特色。

主持人:我发现您非常善于总结。您以上的这些方面在自己的幼儿园其实是有践行的?

吴冬梅:我是广东省两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和专业硕导,我不仅带研究生,而且还有本科生的课程,所以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聚焦本土,利用原本资源传承我国的先进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探索幼儿园“活教育”的发展之路,我的研究方向是这个。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我国先进的学前教育,我们一直在谈学前教育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忽略了我们曾经也有那样优秀的理念,我想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

吴冬梅:这一整天有一场周念丽教授的主场,她讲的就是“活教育”的理论,这就是我国的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创建的理论,这个理论传承了有95年了,但一直被中国幼教人所忽视,中国幼教人为什么会忽视?所以我想对很多中国幼教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和园长们说,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正确和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价值观,不要盲目地跟风,随波逐流,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立足于自己本国的国情、乡情、园情和生情,去创办属于我们自己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这样的话,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也是我们此次年会的主旨,让中国的学前教育影响世界。

主持人:您所秉承的儿童观是什么?

吴冬梅:儿童观就是让教师的心灵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对接。当我们走进儿童世界时,你会发现其实儿童才是人类的老师。

主持人: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是深有体会的,能给我们方向一下吗?

吴冬梅:其实我们幼儿园更多做的是自身课程的探索,就是真生活、真实践和真孩童,真孩童就是希望孩童做他们自己,在这点,其实我有过一定的思考历程,我当时在想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还是做自己?后面我觉得,其实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只要他做了自己,其实就是最好的了。

所以在我们附幼的形象墙上写的一句话是“从附幼起飞,做你自己”这就是我们尊重儿童的一个体现。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真孩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实教育本身真实的样子就应该如此。

吴冬梅:对,所以现在所有的改革和探索都在回归教育的原点,要回归本真的状态。回归本真的状态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学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因为0-6岁是一个人终身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是一个根的教育,这个根没有下面的根就不会有上面的枝繁叶茂。

 主持人:所以像您刚才所说包括陈鹤琴先生很早就提出了非常正确的儿童观,那走过的90多年过程中,这个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开始不是做真实的自己了?这个阶段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回归到这个教育的原点?

吴冬梅: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包括价值观没有一个很好的引领,。我为什么说中国幼教年会是很高档次且含金量非常高的幼教人的盛会,就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幼教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先进学前教育的理念。

我认为,作为一个幼教人,尤其是一个幼儿园团队的领军人物,如果他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就会导致现在流行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所以才导致之前的学前教育现象有一种乱象:什么体制的幼儿园都有,行外人都认为学前教育是很赚钱的一个行当,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也想钻到这个专业来办幼儿园。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自己专业人士的三观不正确,我们没有站稳自己的专业地位,没有用专业来捍卫自己的专业尊严,所以才会导致学前教育变成一个弱势群体,我恰恰认为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当中最重要的阶段。

主持人:其实是有一些功利性的价值形象导致了学前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吴冬梅:但我觉得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学前教育领域,应该说整个教育领域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太功利了。中国总是有一句话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在求学的路程当中,教育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归真。我们如何在求真的路途上最终走向归真,这就是走向教育的原点,我们做人的教育就是做生命的教育。

主持人:那一线的幼教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整个乱象的环境正本清源?

吴冬梅:现在国家已经开始了,我每次参加幼教年会最感兴趣的(分享),每一次我参加年会的分享时间都不是第一天,但我每次都是第一天来参加开幕式,因为在开幕式现场,年会会把全国大数据分析与我们分享,包括这一届年会,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蓝皮书真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都是我们学前教育一线园长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那我们就知道国家现在的导向是什么,现在国家的导向就是要办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这也是2020年我国对学前教育提出的一个期望。

我们作为中国的幼教工作者,就应该关注国情。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个年会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就是这个特点。说实话,学前教育的各种培训是非常多的,尤其到了年底,我们这些做园长的都忙不过来,但不管有多忙,这个年会我是一定要参加的,因为我感觉这个年会的质量,包括所有的政策导向都是与国家的时代要求紧密相结合的。

主持人:您在年会上做了什么样的分享?

吴冬梅:我这一次有两个专题,一个是周念丽老师倡导的“活教育”,大会的主题是让中国的学前教育影响世界。所以它是把活教育的理论做了一个专场,我是专场里面的分享嘉宾之一。

第二,我自己幼儿园的一个专题,就是我刚才说的研究方向,“幼儿园+”活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主持人:您可以把主题的精华内容跟观众朋友分享一下吗?

吴冬梅:陈鹤琴先生的思想“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教儿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的课程理论的核心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附幼创建于1952年,在这近70年的课程探索当中,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理论。因为幼儿教育肯定不等于幼儿园的教育,所以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无法培养一个完整人格的儿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家庭的参与,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在前期的探索当中做得更多的是家园合作,家园的深度合作。接下来进行探索的是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我们不仅把家长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我们还加入了社区资源。

现在我们要探索的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意思是利用可利用的所有资源把学前教育传承发扬光大,让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学前教育,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主持人:我们在访谈的最后,您向对一线的园长、老师和家长说些什么?

吴冬梅:希望我们都能够尊重儿童,读懂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我们跟儿童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不仅仅儿童成长了,我觉得我们个人也更完美更完善了。

主持人:谢谢吴园长,吴园长非常细腻,娓娓道来地给我们讲述了她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解,我们从她的分享中也能够感受到他热爱儿童的一颗心,正如吴园长所说的,我们只有尊重儿童,了解儿童,其实对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成长,那期望我们广大了一线教育人能够以正确的儿童观为导向,在工作中能够尊重儿童,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谢谢吴园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吴冬梅:谢谢大家!谢谢您!

 
中国网官方微信